驾着五菱闯大唐
驾着五菱闯大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驾着五菱闯大唐 > 第47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第47章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加入书架
书名:
驾着五菱闯大唐
作者:
南山得虫子
本章字数:
5908
更新时间:
2024-11-12

虽然陈昀一直坚持说是娶妻,但正式的朝廷官方文书上写的还是纳妾。

老婆没有什么意见,但陈昀很是愤怒。

老婆孩子奶奶师父聚全了,陈昀认为已经可以躺平。

陈昀也不想再找第二个女人,如此这样不好吗。

奈何李二凤在私信里恫吓,说是已经给陈昀安排了一个正妻。

万恶的封建官僚家长制落后集团,难怪会被阴险的资本主义所取代。

资本家,再把打工仔当牛马,也不会干涉打工仔的婚姻吧。

可在封建君主的眼里,自已连娶什么样的老婆,都有规定。

你李二凤这么霸道吗,娶个老婆都管,陈昀欲哭无泪。

麴雨薇倒是表示无所谓,她觉得这样真不错,自已有了合法身份,还是大唐贵族的如夫人。

不过据奶奶说,朝廷按如夫人给了麴雨薇,一个乡君的诰命,算是给足了陈昀的面子。

奶奶可是宫里出来的,对礼法很熟悉,安慰陈昀,这已经很不错了。

本来按照陈昀现在的官职和身份,正妻应该是四品诰命,比老奶奶的还高。

纳妾能给诰命,已经算是李二凤看在陈昀功劳巨大的面子上,格外开恩。

陈昀只能无奈接受,人贵有自知之明,别仗着自已立了点功,就可以肆意妄为。

孙思邈算了算良辰吉日,武德七月初一是个好日子,就定在那天办喜事。

按照唐礼,只是纳妾,陈昀不敢违抗大老板李二凤的命令。

婚礼严格按照礼制,迎娶麴雨薇。

朝廷派人下来监督,礼部的官员表示,陈昀是贵族,婚丧嫁娶填增人丁,都必须记录在案。

后世陈昀和老婆结婚时二十六岁,在大唐足足推前九岁。

十七岁的陈昀迎娶了十七岁的麴雨薇,虽然官方认定的是纳妾,但陈昀还是办了一个风风光光。

陈昀耍了个心眼,按照后世的礼节办了婚宴,这总不会逾制吧。

礼部侍郎杨誉无可奈何,这什么怪婚礼,自已没见过啊。

这算逾制还是没逾制?

算了,这位年轻的官员,简在帝心,自已犯不着惹这不必要的麻烦。

陈昀现在财大气粗,整整办了三天酒席。

秦王府旧臣和识趣的大唐旧臣,知道陈昀办喜事,都专门派人送来了礼物。

皇帝和太子都派人送礼了,打工仔还能不送?

十六岁的伯爵,还不是靠父辈门荫,纯粹靠自已打拼得来的功劳。

只要不犯大错,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大家都是朝堂上的老江湖。

谁不懂谁啊!别人已经送了,自已岂能落后于人?

认识的不认识的,陈昀整整腾了两间屋子当做府库,存放礼物。

光金银财物,陈昀感觉自已这辈子可以不用再努力,躺着吃都够了。

大唐武德九年七月初八,太子李世民接受禅让,在东宫显德殿登基称帝,大赦天下。

昭告天下,尊李渊为太上皇!

改元贞观,属于李二凤的时代正式来临。

唐历七月,已经是现代阳历的八月份,陈昀种的春小麦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陈昀提前给长安的李二凤去了信,让李二凤派人前来见证。

陈昀种了十亩春小麦已经成熟,今日开镰!

礼部的杨侍郎又来了,同行的还有工部屯田司崔姓郎中和司农寺李姓少卿。

原州高级司仪李孝斌再次上线,主持了一场盛大的开镰仪式。

马贼带来的胡女们被陈昀全部接收,搞了一个原州歌舞团。

自已老婆充当舞蹈老师,教会了胡炫舞和以及后世的千手观音舞。

被拉来仪式现场,给大唐的老少爷们表演。

有些不良的登徒子刚要伸出咸猪手,就被隐藏在人群中的衙役和护卫抓走了。

去盐场或者水泥厂服劳役,不给钱那种。

在陈老师的教导下,工匠们早把鞭炮和烟花搞出来了。

开镰仪式现场,那真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山人海。

陈昀按照后世的活动开场仪式,办了一场典礼。

大唐的土鳖哪见过这场面,半个原州城的人都来了。

杨侍郎念了一大段陈昀听不懂的祭文,等他讲完,陈昀上去也不废话,直接宣布开镰。

事先准备好的烟花,其实全部被点燃,一阵烟雾之后,在天上炸响。

唐人是奔放的,在短暂惊吓之后,情绪被点燃,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在欢呼。

原州百姓很是骄傲,在逃难而来的外地流民面前显摆。

“看着了吗,额们滴陈刺史,本事大不大?”

“攒劲是攒劲,可额听说陈刺史是外来滴,不是你们原州人?”

“你个瞎怂胡说撒,陈郎君咋不是我们原州人!”

一个缺了两颗门牙的黑瘦老头,扛着锄头,恨恨对这外地人说。

“我就是陈老奶奶的邻居,认得几十年了,老奶奶是我们原州人,孙子就不是了?”

黑瘦老头说话漏风,不过逻辑很是缜密。

“对啊,你不是庆州人吗,额就问你,你大是庆州人,你大滴后人是不是庆州人。”

旁边的原州本地人,接着话茬问。

“你别亏你大,再胡说,拔了你狗日滴狗牙!滚!滚!滚!”

脾气火爆的已经在挽袖口,外地人眼见形势不妙,马上躲进人群。

“呸,你们说是就是?额还说陈郎君是我们庆州人!”

外地人边走边吐槽,只不过顿觉膝盖一软,眼前一黑,身上挨了几脚。

再也不敢胡说!

你们说是就是吧,你们人多!

陈昀自然不知因为自已身份,有人还挨了揍。

他的官方户籍确实是原州,属于雍州,李二凤之前就是雍州牧。

原州算是李二凤的地盘,反正后世陈昀就是原州人,直接把户籍就落在原州无可厚非。

雇了一百个麦客,快速收割!

“宁春4号”本来就是专门给原州等地研发的麦种,麦秆粗壮,麦穗

没有化肥,陈昀按照《天工开物》里记载,找了有经验的老农进行沤肥。

华夏从春秋战国开始,已经使用畜粪和农业废弃物做肥料,《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相关的制肥方法,陈昀小时候也见过农家肥。

不过再怎么研究,农家肥还是没有化肥效果好啊!

人多力量大,当天就收割完,碾场。

经过计算,十亩地整整三千多斤麦子,一亩地差不多下来是三石六斗多麦子。

今年雨水还算足,但因为没有化肥农药,还是减产很多。

陈昀有点失望,不过可把大唐的土鳖们惊呆了。

不管是官员还是麦客,以及百姓,跪在地上,向上天祈祷。

杨侍郎念念有词,李少卿恍如中邪,崔郎中抖如筛糠。

这些是经过他们严格测量的,是十亩地,一寸不多一寸不少。

三人不相信,又去拉着线,去测了一遍,确实是十亩。

陈昀腹诽,自已种地的时候,就严格测量。

祥瑞啊!祥瑞!

新皇刚登基,这才是大大的祥瑞,贺礼!

陈昀搞出来的所谓天兆,已经传遍天下。

陈昀的“秦王登极,天下长安”的谶语,对李二凤“正帝位、明君权”起到了关键作用,占据了舆论话语权。

让李二凤夺权上位的合法性,比历史上提高了不知多少倍。

这次李二凤仅仅就下了诏书,原李建成李元吉的旧臣,就纷纷跪倒在李二凤膝下。

这才登基改元,就实实在在搞出来一个亩产近四石的粮食。

杨侍郎羡慕的看着眼前这个少年伯爵,佩服的五体投地。

攒劲啊!

人家是有真本事,难怪简在帝心,备受恩宠。

第二天一大早,李二凤就收到了杨侍郎的奏章。

在朝会上向群臣炫耀,李二凤笑得很开心。

什么祥瑞,有真正的粮食重要吗?

这才四石,等四十石的粮食出世,我李世民让你们开开眼界!

李二凤一高兴,陈昀又得了好处!

爵位没变还是高平县伯,不过食实封七百户,忠武将军变为归德将军,上轻车都尉升为护军都尉,继续任原州刺史。

陈昀心里吐槽,不是说给自已侯爵吗,李二凤真是小气。

李孝斌见陈昀不满意的鸟样子,安慰兄弟:“浮光,你是不是忘了还有你口中,几十石,上百石的粮食还没成熟啊!”

陈昀也恍然大悟,对啊,玉米土豆红薯还没收割!

李二凤的老爹李渊闹过的笑话,机智如李二凤肯定不会重蹈覆辙。

老程拍拍肚子安慰道:“小昀,你才十七岁,陛下留你有大用,不能落人口实啊!”

“你还年轻,朝堂上错综复杂,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虽然我们几个老兄弟,想让你走的更快,爬的更高,但也要有个度。”

“虽然陛下宠爱,还有我等周旋,但毕竟你根基太浅,这次陛下让老程我带的那些长安纨绔,大有深意,你慢慢体会其中玄妙!”

这么看,李二凤用心良苦?

老程说的很好,万事要有度,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慢慢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