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名为「长乐」的大陆上,家家户户屋檐下都悬挂着七彩灯笼,风中飘着纸钱的灰烬。这里的众生虽重视亲情,却不知如何将孝道与修行结合,每当七月十五盂兰盆节来临,人们只是焚烧大量纸钱,却不知真正的报恩之道。
李尘降临之日,正逢盂兰盆节。他脚踏九品莲台,立于云雾缭绕的九华山顶,俯瞰山下百万灯火。忽然,他屈指一弹,天空中浮现出目犍连尊者救母的幻象:尊者以天眼通看到母亲堕入饿鬼道,咽喉如针,腹大如鼓,虽近清泉却不得饮。
"这便是目犍连尊者的母亲。"李尘的声音如洪钟,惊得山下纸钱灰纷纷扬扬飘向空中,"她前世悭吝,不舍得给乞丐一口饭,如今受此报应。"他袖袍挥动,幻象中出现尊者以神通送饭,却见饭食化作火焰。
人群中传来抽泣声,一位老妇人拄着拐杖颤巍巍问道:"大师,我儿子早夭,每年给他烧那么多纸钱,为何他仍托梦说饿?"李尘凝视老妇人,看见她前世曾是富家千金,将家中粮仓锁死,致使佃户饿死。
"你烧的纸钱,都被前世饿死的佃户抢走了。"李尘屈指一弹,老妇人手中的纸钱化作金箔,"真正的报恩,是要为亡者广修功德。"他忽然指向天空,显现出《盂兰盆经》的核心金句:"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
话音未落,山下突然狂风大作,无数饿鬼显现身形,他们的衣衫破旧不堪,手中捧着破碗。李尘抬手招来一碗清水,清水竟变成了百味饮食:"目犍连尊者在佛前发愿,于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仗此功德,方能救母。"
一位身着丧服的年轻人越众而出,他的眼中布满血丝:"大师,我父亲临终前想吃一口肉,我却因信佛拒绝了他。现在他托梦说被饿鬼纠缠,我该怎么办?"李尘凝视年轻人,看见他前世曾是屠夫,父亲为替他赎罪出家,却因误食荤腥破戒。
"你父亲的业障,需要你为他广修忏悔。"李尘将手中的百味饮食倒入虚空,饿鬼们争抢着饮食,却在触及的瞬间化作莲花,"明日清晨,去城南破庙为父亲抄写《地藏经》,并为饿鬼道众生施食。"
年轻人愕然,李尘继续道:"孝亲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要引导他们走向解脱。"他忽然指向一位正在焚烧纸扎宝马的富人,"你烧这些纸扎,不如为父母放生十头牛。"
富人羞愧地低头,李尘又道:"《盂兰盆经》说:'若能以饭食、卧具、医药供养十方僧,功德无量。'你看那云端。"众人抬头,只见云端浮现出无数僧众,他们正在为众生诵经祈福。
此时,一位身着道袍的老者越众而出,他的腰间挂着药葫芦:"大师,我医术高明,却救不了自己的母亲,这是为何?"李尘审视药葫芦,看见里面装着无数虫尸,那是老者为炼丹杀害的生灵。
"你杀生炼丹,虽救活人,却种下恶因。"李尘将药葫芦投入火盆,火焰中浮现出老者母亲前世的影像:她曾是采药女,为救受伤的老虎而坠崖。"你母亲的寿数己尽,但你若能为她放生十万生灵,她可往生善道。"
老者颤抖着取出药葫芦中的虫尸,却见虫尸在金光中化作蝴蝶。李尘继续道:"孝亲当如盂兰盆,既要现世关怀,也要为来世种福田。"他忽然指向一位正在训斥母亲的,"你看她,前世是母亲的债主,今世讨债完毕便对母亲恶语相向。"
浑身剧震,李尘屈指一弹,她的耳边响起母亲临终前的话语:"孩子,我不怪你。"泪如雨下,跪倒在地向母亲忏悔。李尘欣慰地点头:"当你能把对父母的爱,扩展到所有众生,便是真正的大孝。"
三日后,长乐大陆的天空出现奇观:七月十五的月亮变成了金色,月光洒在每个孝子的身上,显现出他们的功德。那位老妇人的儿子托梦说己往生善道,年轻人的父亲托梦说饿鬼己散,富人的父母托梦说收到了放生牛群的功德。
李尘离开时,将手中的百味饮食化作七盏明灯,悬于九华山顶。每当夜幕降临,灯光便会化作经文字幕,在云朵上显现《盂兰盆经》的要义。而长乐大陆的众生,无论贫富贵贱,都会在盂兰盆节这日,带着饮食前往寺院供养僧众,为七世父母祈福。
多年后,长乐大陆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每当有人真心孝亲,九华山顶的明灯就会多一盏;每当有人广修功德,天空便会降下金色雨。而李尘的身影,也永远定格在那个七月十五的夜晚——他足踏九品莲台,手持百味饮食,目光悲悯地注视着这片被孝道点亮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