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斯到北平,有两条路可以选。
要么乘飞机,要么坐火车。
你非要掰扯先乘飞机,再坐火车,爷也不说什么!
乘坐飞机的话,从莫斯到神阳,然后再转道尔滨,最后飞到北平,时间大约是4-5天。
当然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时间可能会更长。
坐火车的话,从莫斯到神阳,然后再转道北平,需要10天左右。
现在的李远望虽然身体壮的跟牛一样,但是为了安全,还是选择坐火车。
毕竟从飞机上摔下来,他李远望哪怕是熊也必死无疑。
李远望坐上了蒸汽火车,在咣当咣当声中,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10天后的早上7点,火车终于到达了北平前门火车站。
走出火车站,门口一片喧闹的气息。
不少摊贩都在这里摆摊,好不热闹,充满着烟火气息。
“馄饨,刚包的鲜肉馄饨,牛骨熬汤……”
“包子,卖包子,刚出炉的热包子。”
12岁的何雨柱,穿着一身半旧粗布深色对襟褂子,着一件同色裤子。
裤脚挽起快到了膝盖,脚穿一双前头有补丁的布鞋,留着一个寸头,背着一个干净的竹篓,挤到了李远望的身前。
“这位大哥,吃包子吗?
猪肉大葱的,我们老何家的祖传秘方,不好吃不要钱!”
何雨柱脸上带着一丝憨笑,努力的向着李远望推销自家的包子。
“好久没吃包子,给我拿两个吧。”
在莫斯的时候,李远望甚至吃到了水果馅的包子,简直是道反天罡。
来到了龙国,肯定要尝尝正常的肉馅包子。
“您擎好,绝对好吃。”
何雨柱乐呵呵的将竹篓子从后背上解下,放在了地面上。
掀开上面的白布,露出了里面排列整齐的,拳头大小的肉包。
他熟练的拿起一张干净的油纸,用木夹子夹起两个大包子,放进油纸中央。
将油纸的一角上提,覆盖在包子顶部,然后将油纸的三个角往上提,四个角在包子顶部对齐,折叠好,这才递给李远望。
李远望接过包子,刚要问多少钱,突然一个巡警挥舞着警棍跑了过来。
“谁让你在这里卖包子的!”
这火车站附近的摊贩,可是要月月给巡警例钱,要不然不准在这里摆摊。
何雨柱自然没钱给,只能偷偷摸摸的在这里卖。
他三魂丢了七魄,连钱都顾不得要了,抱起竹篓就往外跑,像条狗一样,一溜烟就不见了。
李远望看着手中的包子,一阵轻笑:“敢情这刚来北平就吃上霸王餐了!”
对于这个卖包子的孩子,他只能期望下一次能遇到,将包子钱还给他。
李远望打开油纸包,双手捧着,将包子递到了嘴边,一口咬下去,半个包子就没了。
这肉馅不错,三分肥七分瘦,里面夹着翠绿的葱花。
肉丸紧实有嚼头。
包子皮也蓬松软弹,发的恰到好处,既柔软,又不沾牙,这个包子做的有水平。
三两口吃掉两个包子,些许汤汁从嘴角流出。
李远望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白色的手帕,擦了擦嘴巴,再将手帕放回裤袋里。
将油纸袋随手一丢,就有小孩子上来捡起来。
此时的他肚子里暖和和的,吃饱了,那就要开始今天的工作了。
“先去住处看看吧,是在南鼓锣巷95号。”
这一次来北平,组织给了他一个特别干净的身份,是交道口驻巡所的一名巡警李明的远房侄子。
李明前段时间因公去世,作为优待,他的家人可以继承职务去当巡警。
李明无儿无女,只有李远望一个侄子。
家住南鼓锣巷95号,前院的东厢房,是他自已买的房子。
从前门火车站到南鼓锣巷大约有4公里,李远望可不想走,于是准备坐黄包车。
他走出车站没几步,就看到了一个车点。
几个拉车的人蹲在这里等着活。
其中有一个穿着白色对襟衫,深蓝色裤子,高个光头车夫最为醒目,因为他这身行头是这里最好的。
这车夫就是在同和车行拉车的文三,此时的文三可不简单,保密局的徐金戈为了感谢他在日占时期救了他的性命,给他买了一辆车。
从此以后,文三就涨行情了,不仅仅置办了一套新行头,去齐胖子那喝酒,更是敢点四个菜,再加一瓶莲花白。
“这位爷,您去哪?”
文三立马站起来,得意洋洋的指着自已的那新车,车把子映着太阳,都发着白色的光。
还有那崭新的帷幔,一看就是这些黄包车当中的劳斯莱斯。
其他几个车夫也站起来,争先恐后的要让李远望坐他们的车。
只不过他们的车远远比不上文三的车,李远望又不差钱,还是选择了文三。
“去南鼓锣巷95号。”
“这位爷,您上座,我这就拉你去。”
文三得意洋洋的看着其他几个车夫,招呼李远望坐上了车。
他走到车架前,左脚放在车把上,一勾一挑。
趁着车把飞到腰间的位置,两手稳稳的抓住了两个车把,身子往前一弓,脖子一缩,一边拉车,一边喊着:“劳驾,北去了你的!”
还在这车点等活的大裤衩子几个车夫羡慕不已。
“自从文三有了新车后,生意格外好。
有头有脸的人都爱坐他的新车。
咱这老车真的比不了啊!”
“文三真是抖起来了,也算一爷!”
文三拉着李远望,沿着前门大街往北走,穿过天桥,到达交道口北左转,进入一条南侧小路,一直走,全程40分钟左右,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文三轻轻将车把放下,从腰间抽出一条灰色的长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一口气跑这么远,也是个辛苦活。
“师傅,多少钱?”
李远望随口问道。
文三说道:“这位爷,你要是给法币的话,就是要给5毛,你要是有旧银角,就给我2毛就行。
军票我可不收!”
“好,给你2银角。”
此时的法币在快速的贬值当中,只有大洋、黄金才是硬通货。
李远望下了黄包车,给了文三2银角,对方欢天喜地的接过,拉着车就走了。
看着眼前这四合院的大门口,李远望心道这就是自已以后要住的地方。
这四合院看起来规模不小,在东南角巽位有一个如意门。
一开间的屋宇式大门,门框上有两个门簪起固定在大门的左右。
对开的木板门,铁皮包边。
在大门上有两个对称的门环。
大门敞开着,两旁还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八年抗战驱倭寇。
下联:四海欢歌庆太平。
横劈:还我河山。
这几个字写的苍劲有力,笔走龙蛇,确实有一番功力。
此时一个双颊无肉,留着寸头,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件中山装的男子凑到了李远望身边。
他看到李远望在欣赏对联,眉开眼笑道:“这位小兄弟,这字写的怎么样?”
“写的相当有水平。”李远望客观的评论道。
“哈哈,小兄弟你好眼力劲,这副对联正是我写的。”
闫埠贵的嘴角得意的,觉得李远望是一个有书法鉴赏能力的人。
两个人一聊,很快就了解了彼此的身份。
“原来是闫老师啊,文化人,难怪字写的这么好?”
闫埠贵得知李远望的身份同样吃惊不已:“原来你是李巡长的侄子啊!”
“对,这不我叔叔因公殉职,我来北平接他的班。”
“来,快进来吧,赶巧了,我就住你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