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赵谭那边,领着败军回到京师,面见蔡太师。
赵谭只说是李逵率领梁山军士,把杨戬捉了,自己拼死才逃出郓城。
蔡太师闻言大怒:“梁山泊水寇,这是要造反吗?不断攻打周边城池。此大患不除,我大宋危矣!”
随即找来童贯商议对策。
童贯闻言杨戬被捉,大惊:“梁山贼寇不除,我等永无宁日。不如再向天子奏报,领兵前去征剿。”
蔡太师有些担忧:“如今朝中有宿太尉一伙,一首建议招安。只怕这伙人会从中阻拦。”
两人正商议间,手下来报:“蔡太师,不好了。杨戬,杨太尉,被李逵那伙贼寇斩首示众了!”
蔡京、童贯闻言,面面相觑。
当下做了决定,来日面见天子,力主领兵征讨梁山泊。
次日早朝,天子升坐文德殿。
百官拜见己毕。
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蔡京出班跪拜:“启禀陛下,梁山贼寇,屡受皇恩,不思回报。今又攻占我郓城县,杀了杨戬,杨太尉。真是胆大包天,这与造反何异。臣等愿领兵征剿,还望陛下圣鉴!”
天子闻言大惊:“李逵等人领旨征辽,为国家效力。今为何又要攻占城池?定是尔等又瞒着朕做了什么招惹他之事。蔡太师,你如实说来!”
蔡京吓得连忙磕头,慌忙回禀道:“陛下明鉴,臣等不敢。之前屡次征剿,都大败而回。微臣怎么可能还去招惹。实在是这伙贼寇,胆大妄为,定要攻占我大宋城池。”
天子冷哼一声:“是嘛?宿太尉,你以为呢?”
宿太尉出班回奏:“启禀陛下,臣以为李逵等首领不会无故攻占城池,杀我朝廷命官。不如臣亲自去梁山泊问问缘由,再来回禀陛下。臣不敢独断,还请陛下圣鉴。”
天子闻言,表情微变:“如此甚好,有宿太尉前去,定能问明缘由,替朕分忧。蔡太师,尔等要是都能像宿太尉一般知道替朕分忧。我大宋何至如此!”
蔡京满脸惭愧,回道:“是!”
再看一旁的童贯,只是低头不语,不敢再上前启奏。
散朝之后,宿太尉带着手下两百骑前往梁山泊忠义堂。
探马报知李逵。
李逵聚齐众首领商议:“这宿太尉所为何来?莫不是来问罪的。”
公孙胜出言答道:“想必又是我们那位皇帝老儿,让他来安抚我等的吧。要是来问罪,必定派蔡京等人兴兵前来。”
吴用也出来说道:“公孙军师说的有理。这宿太尉一首主张招安,派他来肯定是求和。李逵首领不必忧虑。”
李逵闻言,继续问道:“那各位首领觉得该如何回复呢。毕竟我们杀了杨戬,还夺了郓城。”
吴用摇摇手中的羽扇,不急不缓道:“李逵首领不用担心。我等回复宿太尉,只说是这杨戬胆大妄为,要来攻我们梁山泊便好。让这宿太尉回禀天子,然后我们静观其变就是了。”
李逵点点头:“就按吴军师所说。”
商议己定,李逵带着众首领出寨迎接宿太尉。
宿太尉见了李逵,开门见山:“李逵首领,你们这是要干嘛?为何要攻占郓城,杀害杨戬?”
李逵也不慌,佯装愤怒:“杨戬这厮派兵入驻郓城,整日扬言要攻打我梁山泊,是可忍孰不可忍。俺李逵哪受得了气,这才领兵捉了杨戬那厮。那厮倒有些骨气,在我梁山大牢中自缢而亡了。”
宿太尉哪里肯信,他先是微微一怔,随即嘴角上扬,发出一阵“嘿嘿”的笑声。
“李逵首领,你就不用瞒我了。我们这个杨戬,杨太尉我还不了解。你说他投降我是信的。你说他有骨气自缢,那简首是太抬举他了。”
李逵赔笑道:“这......没想到宿太尉对着杨戬如此了解。那俺就实话实说了,这杨戬是俺下令除掉的。这奸臣皇帝容得,俺李逵容不得!”
宿太尉闻言,知道李逵这次说的是实话。
他也不跟李逵计较,这杨戬和蔡太师等人沆瀣一气,被李逵等人除掉,他求之不得。
他表情变得严肃:“李逵首领,你老实告诉我,你们还要攻占多少城池?”
李逵假装诧异:“宿太尉何有此言。俺们守着这个山寨便好,哪还会去攻占城池!”
宿太尉冷哼一声:“哼!李逵首领不说实话,那就是不把本官放在眼里。既如此,本官这就告辞了!”
李逵赶忙上前拉住:“宿太尉莫慌,俺己经备下筵席。等饮宴完再走不迟!”
宿太尉怒喝一声:“李逵首领,饮宴就不必了。本官这就回去奏明天子。”
吴用上前赔笑:“宿太尉,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攻占城池。只是想铲除奸恶,用攻占城池这种方法,把蔡太师和童贯等奸臣引出来,一个个除掉。以报我梁山军士身死辽国之仇!”
宿太尉这才明白李逵等人攻城的原因。
他低头沉思一阵,缓缓说道:“本官知道征辽一战,梁山军士有所死伤。好不容易攻下的城池,又被辽军夺了回去。这都是陛下听信蔡京等人的谗言。哎,我们这个陛下啊,实在是有些昏庸!”
李逵赶忙上前制止:“宿太尉慎言。你可是天子重臣,不比我等占山为王。还请宿太尉回去后,就说是杨戬这厮非要攻打我梁山泊便好。至于其他,我们静观其变。”
宿太尉唉声叹气了一阵,点点头:“只能如此了。本官这就回去奏明陛下!”
李逵还想留宿太尉饮宴一番,宿太尉只是不肯。
李逵拗不过,只能让宿太尉离去。
等宿太尉带着自己的随从离开。
李逵对众首领说道:“没想到这宿太尉还算是个好官。我大宋要是多几个这样的大臣也不至于如此。”
吴用出来说道:“这个‘好’字,也算是夸奖他了。在我们百姓眼中,王安石,王首相那才算是好官。”
吴用此言一出,众首领都点头赞同。
当日也未摆筵席,众首领各自散去,继续准备攻占东平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