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瑶这边与林昭仪等人的斗争陷入胶着,众人还在猜测局势走向之时,一抹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翠玉轩的平静。
“苏瑶,陛下召见!”侍从小跑而来,行着礼匆匆说道。
苏瑶微微一怔,心中泛起一丝疑虑。这几日自已正处于宫斗的风口浪尖,难道是皇帝因为那些谣言或者陷害之事而来?又或者是别有隐情?无论何种缘由,此刻她都不能有丝毫马虎。
苏瑶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衫,略施粉黛后,深吸一口气,迈着沉稳的步伐,随着侍从前往御书房。
来到御书房外,苏瑶轻轻停下脚步,微微调整呼吸,让自已镇定下来。随后,她恭敬地行礼,轻声道:“苏瑶,拜见陛下。”
皇帝赵祯坐在龙案之后,微微抬眸,看着苏瑶缓缓走近。他目光深邃,仿佛要将苏瑶看穿。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在御书房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瑶缓缓起身,站在合适的位置,微微垂眸,等待皇帝发话。
皇帝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开口道:“苏瑶,朕近日听闻御花园的练武场之事,此事在后宫中闹得沸沸扬扬。朕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苏瑶心中一动,看来皇帝是重视此事的,也说明她此次面临的局势更加严峻。她镇定地说道:“陛下,臣妾在练武场与李选侍只是比试切磋,尽是公平竞技。李选侍输给臣妾后,便心存不甘,暗中污蔑臣妾使用暗器等不正当手段取胜。臣妾相信,公正自在人心,那些谣言定是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编造的谎言。”
皇帝微微皱眉,似乎觉得苏瑶的话有些道理,但又有些疑虑:“那你可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所说属实?”
苏瑶心中一喜,皇帝愿意听信事实,那她便有转机。她立刻说道:“陛下,臣妾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那李选侍一向嫉妒臣妾受宠,又平日里言语嚣张,为了维护自已在后宫的地位,自会有此恶行。而那些目击者的证词,皆是她买通之人,以图陷害。”
皇帝微微摇头:“嗯,此事容朕再细细查明。朕今日召见你,不仅是因为这练武场之事,朕还有其他事情要考考你。”
苏瑶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陛下有何指教,臣妾定当尽力而为。”
皇帝站起身来,踱步几步,然后缓缓吟诵道:“清风拂柳,翠影摇波,心亦悠悠随梦醉。云水之间,情牵何向,不知佳人可解意?”
苏瑶微微一愣,没想到皇帝会在此时出这样一道诗词考题。她心中明白,这是在考验自已的才华与机智。她略一思索,脑海中迅速组织语言,然后恭敬地行礼,缓缓答道:
“幽花弄影,清香绕岸,思绪翩翩逐云飞。月华如水,心守安宁,盼君相知共此时。”
秦始皇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嗯,答得不错,颇有一番才情。那你且试着以今日召见为题,再赋诗一首。”
苏瑶心中一动,思索片刻后,朗声吟道:
“圣召御书房,忧心意彷徨。练武场疑事,真相尚迷茫。心忧群妾斗,志在破阴谋。愿得君贤察,宫闱亦宁祥。”
皇帝听了苏瑶的诗,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他沉思片刻,说道:“苏瑶,你这诗中既述明了今日召见之事,又点出了后宫之乱象以及你的志向,颇为有心。朕此次召见,亦是为了确定你是否如你所言,心怀正途。”
苏瑶连忙行礼,再次表明心迹:“陛下,臣妾句句真心,绝无虚妄之言。臣妾只想在宫中自保,而后揭开宫廷阴谋,还后宫一片清明。”
皇帝微微点头:“好,朕信你这番话。只是后宫风云变幻,你可要做好准备。朕会派人查明那练武场之事,你且安心,不要再生事端。”
苏瑶心中一喜,赶忙说道:“多谢陛下信任,臣妾定不负陛下所望,谨遵陛下教诲。”
皇帝微微颔首,示意苏瑶退下。
苏瑶恭敬地行礼后,转身缓缓走出御书房。她深知,皇帝的这一次召见,既让她得到了皇上的支持,也让她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她必须更加小心翼翼地应对后宫的风云,同时,她要更加努力地去揭开宫廷中隐藏的阴谋,完成系统的考核,同时也为这宫廷带来一丝希望与改变。
回到翠玉轩后,她立刻将皇帝的示意告知李贵人等人,大家心中稍定,决定再进一步观察后宫的局势,找出幕后黑手的蛛丝马迹,以应对接踵而至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