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不由得陷入沉思,思考朱柏话中的意思。
老西和他的儿孙耗尽了大明朝的气运?
岂不是说明,他们连续三任皇帝都当得不错。
这话可不能让标儿听到!
老朱微笑着说道:“看到了吧标儿,老西他当皇帝不如你,你就安心的准备接咱的班。”
继续安慰太子朱标一会。
老朱这才恶狠狠的扫视其余两个儿子。
“天色不早了,你们两个赶紧滚蛋。”
听到这话,朱棣瞬间神情一松,爬起来躬身大喊:“儿臣告退。”
说完还不忘给身边的朱柏一个眼色。
朱柏立马领会,他同样躬身行礼道:“父皇你们忙,儿臣告退。”
两人赶紧逃出书房。
“呼......吓死我了。”
朱棣捂住胸口,大口喘气。
还以为自个死定了,没想到只是挨一鞭子而己。
又因为他提前在身上绑了垫子,一点也不疼。
相比于秦王朱樉,他己经算是运气极好。
“十二弟,多亏你打掩护,要不然这次我不死也要掉层皮。”
朱棣满是感激的望向朱柏。
朱柏却有些面色古怪,想了想他决定坦诚一点,“呃,西哥,有个事我应该和你说一下。”
“其实,三本明史是我在便利店带回来的。”
“其中的一本也是我不小心,才让父皇在书桌上发现。”
朱棣愣了一下,接着无所谓的摆摆手,“十二弟这事怎么能怪你,就算你不把书带回去,父皇他也能发现。”
“行了,多的就不说了。”
“我现在身上黏糊糊的,还一股味儿,先回去洗个澡,舒舒服服的睡一觉。”
“你也赶快回吧。”
朱棣表现的毫不在意,大步离开皇宫。
盯着朱棣离开的背影看了一会,朱柏也迈步离去。
也许从此刻开始,未来的永乐大帝将不复存在。
明朝历史就此改写。
一夜无语。
翌日一大早。
朱柏早早起床,寻了一块空地练武。
反正他现在是个闲人,没什么事情,干脆锻炼下身体。
练习的科目也很简单,主要是剑、枪和弓箭。
虽说明朝现在有火器,可弓箭这种冷兵器依然没有被彻底淘汰。
多练习一下找找准头,后面使用火器的时候更容易上手。
“殿下,喝口水吧。”
朱柏放下手中的弓箭,看了眼天空,才发现他不知不觉间己经忙了将近一个时辰。
从侍女手里接过水杯,吨吨吨的一饮而尽。
朱柏舒坦的发出叹息,“爽啊,伺候本王沐浴。”
运动完,自然要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
等他洗完澡,准备出门的时候。
正好见到老朱的传话太监刘和。
“湘王殿下,奴婢正想进去找您呢,您就出来了。”
刘和满脸谄笑。
朱柏哑然,未免太巧了点,他好奇问道:“刘公公,你这是?”
“殿下,陛下请你过去。”
老朱喊自己过去干嘛?
难道是为了昨天晚上的事情?
朱柏点点头,“走吧,刘公公。”
还是熟悉的御书房。
一进门就看到老朱在奋笔疾书,当然他不是在写作业,而是批改奏折。
“儿臣参见父皇。”朱柏微微躬身。
“老十二来了啊,先坐。”
老朱头也没抬,心思全放在奏折上。
行吧,等一会算了。
朱柏心中想着,在刘和搬来的椅子上坐下。
不久后,老朱暴喝一声。
“混账!这帮该死的官员,每次给咱的奏折非要写上一大堆废话!”
“刘和,你来念给咱听!”
刘和忙不迭的走过去,拿起老朱嫌弃的那张奏折读了起来。
朱柏也很好奇奏折的内容,听得格外仔细。
只是越听他的面色越古怪。
因为都过去了半炷香的时间,他还没听到一丁点有关朝政的内容,全是一些废话。
就比如对皇帝陛下的关心,以及官员自家的杂事。
他不由得同情老朱。
这皇帝真不好当,起得早睡得晚,每天不是处理朝政,就是在处理朝政的路上,还要忍受官员们的唠叨。
实在是惨。
“别念了!”老朱怒吼一声,整个人非常暴躁。
他本来就忙,结果竟然让他听了这么长时间的废话!
“这份奏折打回去重写!”
“赏这人三十大板!”
“警告他,下次递上来的奏折要简洁!不要说一大堆废话,咱不爱听!”
刘和哆嗦着接旨,心想这人要倒大霉。
经历这件糟心事,老朱也没有再批改奏折的兴致,而是起身揉了揉眉心。
“老十二,你昨日说的内阁是什么机构?”
“咱怎么从没听说过。”
原来老朱关心这件事情,朱柏起身回道:“父皇,内阁职能就相当于丞相。”
“他们拥有提前看奏折,在上面给出意见的权力。”
“之后递交,再由皇帝决策到底采不采用。”
老朱顿时来了火气,“咱刚废除了宰相制度,老西倒好,弄出了什么内阁!这是明着和咱唱反调!?”
现如今胡惟庸这个宰相己经被处死。
延续了千年的宰相制度,彻底被废除。
只是让他没忍住的是,他刚废除没多久,朱棣造反成功后就弄出一个内阁代替丞相。
这个逆子明显是想着偷懒!
想让内阁帮他处理奏折减轻自身的压力。
“父皇,这个怎么说呢,内阁虽然有可能威胁皇权,可也不是一无是处。”
朱柏有些替朱棣打抱不平。
见老朱没有立刻发作,而是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他继续解释道:
“自从父皇废除了宰相制度,应该能明显感受到处理奏折的压力。”
“而内阁刚好能解决繁多的奏折,写好意见后交给皇帝决策。”
“何况不是每位皇帝都能像父皇这般勤勉。”
“万一之后的皇帝懈怠朝政,也有内阁帮忙维持政务的处理。”
内阁制度的确存在缺点。
比如说在某些特殊时期,可能出现权臣。
但没有内阁,万一皇帝昏庸,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危机更大。
所以重点应该是如何消除内阁的威胁,而不是完全抵制。
“胡来!就不怕这帮人架空皇权?”
老朱明显没法接受,皱眉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