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交错沈氏夫妇的民国绮梦
时空交错沈氏夫妇的民国绮梦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时空交错沈氏夫妇的民国绮梦 > 第37章 越洋牵挂,桃李回响系家国

第37章 越洋牵挂,桃李回响系家国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交错沈氏夫妇的民国绮梦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5316
更新时间:
2025-03-02

1952年的纽约,秋意正浓,金黄的银杏叶在风中簌簌飘落,为这座繁华都市添了几分诗意。沈浩然坐在自己的华夏信息科技公司办公室里,忙碌的工作让他暂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喂,您好,这里是华夏信息科技。”沈浩然拿起听筒,习惯性地说道。

“沈先生!真的是您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激动的年轻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是赵宇啊,您还记得吗?您曾经救助过的青年学子。”

沈浩然微微一怔,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那个青涩却充满朝气的脸庞。“赵宇!当然记得,你现在怎么样?”沈浩然的声音中也染上了几分惊喜。

“沈先生,我过得很好!多亏了您当年的资助,我才能完成学业。现在我己经在国内的一家科研机构工作了,正参与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赵宇的话语中满是感激与自豪。

沈浩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欣慰地笑了:“太好了,听到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国内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变化可大了,沈先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大家都鼓足了干劲。国家对科研非常重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和支持。”赵宇兴奋地描述着国内的景象,“我们正在努力攻克一些技术难题,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许久,沈浩然细细询问着赵宇的工作和生活,赵宇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国内的新变化、新发展。从城市的建设到农村的改革,从工业的进步到文化的繁荣,每一个细节都让沈浩然对祖国的思念愈发浓烈。

挂了电话,沈浩然的思绪却久久无法平静。他想起了那些年在国内,为了支援抗战、帮助青年学子,西处奔走的日子。那时的中国,战火纷飞,无数青年怀揣着报国之志,却因战争和贫困而举步维艰。沈浩然尽自己所能,资助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希望他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力量,日后为国家的复兴贡献力量。

“不知道其他受助的孩子们现在都怎么样了。”沈浩然喃喃自语,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联系所有他曾资助过的青年学子,了解他们的近况。

沈浩然立刻召集了公司的助手们,开始着手收集那些青年学子的联系方式。这并非易事,多年过去,许多人的联系方式己经变更,而且国内正处于变革时期,信息传递并不顺畅。但沈浩然没有放弃,他发动了所有在国内的人脉,甚至联系了一些政府部门,请求他们协助。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沈浩然终于陆续联系上了大部分受助的青年学子。他们有的成为了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培育着祖国的未来;有的投身于工业建设,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添砖加瓦;有的则在医学领域深耕,救死扶伤。每一个电话,都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重逢,让沈浩然感受到了自己当年付出的意义。

“沈先生,我现在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这里的孩子们都很渴望知识,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会尽我所能,让他们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位名叫苏瑶的女孩在电话中说道。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让沈浩然仿佛看到了她在简陋的教室里,为孩子们授课的身影。

“沈先生,我在工厂里负责技术研发。我们正在努力提高生产效率,研发新产品,为国家的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叫李明的年轻人兴奋地汇报着自己的工作。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还有一位名叫陈峰的学子,如今己经成为了一名医生。“沈先生,我每天都在和病魔作斗争。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会继续努力,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奋斗。”陈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让沈浩然感受到了他的医者仁心。

随着联系的深入,沈浩然也了解到了一些学子们面临的困难。有的学校缺乏教学设备,有的工厂急需技术支持,有的科研项目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困境。沈浩然决定伸出援手,他利用自己在海外的资源和财富,为他们提供帮助。

他为苏瑶所在的乡村小学捐赠了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图书等。“苏瑶,希望这些设备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如果还有什么需要,随时告诉我。”沈浩然在电话中说道。

“沈先生,太感谢您了!孩子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您的帮助,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们的未来。”苏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

对于李明所在的工厂,沈浩然联系了自己在海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他还邀请了一些国际知名的专家,为工厂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希望这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让工厂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沈浩然对李明说道。

“沈先生,您的帮助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掌握这些先进技术,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李明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和决心。

对于陈峰参与的科研项目,沈浩然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他们顺利推进研究。“陈峰,一定要加油,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取得突破,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沈浩然鼓励道。

“沈先生,您的支持让我们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陈峰坚定地说道。

在帮助这些青年学子的过程中,沈浩然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需求。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海外,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于是,他开始调整公司的业务布局,加大了对与国内相关领域的投资。

沈浩然在信息科技领域加大了研发投入,希望能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国内,推动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他组织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的研究项目。同时,他还积极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要把先进的技术带回国内,为祖国的信息科技发展贡献力量。”沈浩然在公司的会议上说道。他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位员工,大家都充满了干劲,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与国内的交流合作中,沈浩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由于国内外的政策、市场环境等存在差异,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沈浩然没有退缩,他积极与国内的合作伙伴沟通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实现合作共赢。”沈浩然对公司的团队说道。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团队不断努力,逐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与国内的合作也越来越顺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浩然的公司在海外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内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资助的青年学子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了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

1953年的春天,沈浩然站在公司的落地窗前,望着外面繁华的纽约街头,心中却想着遥远的祖国。他知道,自己与祖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身在何处,他的心始终牵挂着那片土地。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续写属于自己和祖国的辉煌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