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协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江屿和沈清浅与众多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商讨智能养老行业标准推广事宜。一位企业代表率先发言,言辞中满是忧虑:“这新的行业标准,虽说立意是好的,但对我们企业而言,执行起来太难了。光是设备更新这一项,就得投入大量资金,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我们实在承受不起。” 其他企业代表纷纷附和,一时间,会议室里抱怨声此起彼伏。
面对这一局面,江屿站起身来,神色镇定,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各位,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从长远来看,行业标准的推行,是整个智能养老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我们共同遵循标准,才能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沈清浅接着补充道:“没错,我们也深知大家的难处,所以己经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就是为了帮助大家顺利过渡。”
会后,江屿和沈清浅便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与行业协会合作的宣传和培训活动全面铺开。行业协会组织了多场线上线下培训会议,邀请专家详细解读行业标准的各项条款。在一场线下培训会上,专家通过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标准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影响。企业代表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标准示范企业评选活动也有序推进。经过严格筛选,几家积极执行标准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脱颖而出。其中一家智能养老设备生产企业,通过执行标准,优化了生产流程,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市场口碑也越来越好。在表彰大会上,该企业负责人分享经验:“执行标准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带来的回报远超想象。我们的产品不仅质量更可靠,还因为符合标准,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这一发言让其他企业深受触动,不少企业开始主动咨询如何执行标准。
为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扶持的工作也在稳步进行。江屿企业联合几家大型企业,成立了专项扶持基金,为小型企业提供资金援助。同时,组织技术团队深入小型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在一家小型智能养老服务公司,技术人员帮助企业升级了信息管理系统,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标准对服务记录和客户信息安全的要求。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的帮助,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达到标准。”
沈清浅则忙着整理设计案例。她将符合标准的智能养老社区、产品设计案例制作成精美的宣传册和视频,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传播。在一次行业展览会上,沈清浅设置了专门的案例展示区,详细介绍这些设计如何通过遵循标准,提升了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参观者们纷纷驻足,对案例中的创新设计和标准应用赞叹不己。
随着这些措施的持续推进,行业标准的推广取得了明显进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了解标准,部分企业己经着手按照标准进行改造升级。然而,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一些企业在执行标准过程中发现,标准中的某些条款不够细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模糊地带。例如,在智能养老设备的兼容性标准方面,对于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要求,缺乏具体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江屿和沈清浅得知后,立即组织专家团队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补充了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测试流程。
此外,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企业反映现有的行业标准可能无法及时跟上新技术的应用。比如,新兴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养老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标准中尚未涉及。沈清浅意识到,必须建立标准的动态更新机制。她与行业协会商议,成立了标准更新研究小组,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定期对标准进行评估和更新。
采取的措施在解决了当前企业对标准理解模糊和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后,能否彻底消除企业对标准的抵触情绪,促使所有企业积极主动地全面推广和执行标准,让智能养老行业真正实现规范化发展?为小型企业提供的支持在克服了技术和资金难题后,是否能持续助力他们达到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未来的标准推广过程中,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还会出现哪些诸如行业跨界融合带来的标准冲突等新的阻力,江屿和沈清浅又将如何带领团队巧妙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江屿、沈清浅以及整个智能养老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他们也将在行业标准推广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地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