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565章 访问镭学研究所!华夏精英们!演讲开始!物理学三大神兽!

第565章 访问镭学研究所!华夏精英们!演讲开始!物理学三大神兽!

加入书架
书名: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作者:
虚空圣堂
本章字数:
8944
更新时间:
2025-03-30

法国巴黎,镭学研究所。

这座位于塞纳河边的普通两层小楼,却是当今世界放射性研究的中心之一。

所里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强的放射源,比如镭、钍等。

在粒子加速器没有发展成熟之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核物理唯一的研究手段。

各种轰击实验,只能靠这些天然放射性元素发射出的射线来实现。

因此,哪个研究所的放射性元素最多,它的实力就最牛逼。

居里夫人作为镭的发现者,她在放射学的地位无人能比,甚至经常能收到政府和个人的赠送。

所以,很多有志于放射学研究的年轻人,首选地方就是镭学研究所。

不过,等到后来加速器面世后,情况就变了。

谁家的加速器最大,谁的实力就最牛逼......

7月21日,早上。

李奇维刚到巴黎的第一站,就选择来看望居里夫人。

他的到来让镭学研究所热闹非凡。

居里夫人以所长的身份,带着伊蕾娜、约里奥等一批研究人员和学生,在门口迎接。

花团锦簇,欢声笑语!

今年已经57岁的居里夫人,面色略微苍白,银发盘髻在脑后。

她戴着一副老花眼镜,褐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见到李奇维,她显得极为开心和激动,脸上逐渐有了红润。

“布鲁斯,欢迎你的到来。”

李奇维看见居里夫人的白发,不由得心中感慨。

二十多年前那个风姿绰约的人,如今也开始走向暮年了。

不过,他在居里夫人的脸上看不见任何悲伤和失落,对方反而像年轻人一样充满热情。

李奇维微微一笑,如沐春风。

他伸出手,绅士地说道:

“早上好,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同样伸出右手,二人相视一笑。

一旁的伊蕾娜兴奋地抢着说道:

“教授,你终于来了!”

“嘿嘿。”

她穿着白色的工作服,一头金黄色的头发,显得光彩夺目。

李奇维摸摸她的头,打趣道:

“我来检查你的工作了。”

“博士毕业后是不是懈怠了?”

“怎么最近没看见你发论文啊?”

伊蕾娜立刻蔫了,她撒娇道:

“怎么可能嘛。”

“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做实验。”

李奇维笑道:

“你的性格我是清楚的。”

“得让你母亲严厉指导你。”

众人皆是一笑。

这时,李奇维为居里夫人介绍道:

“这是我的两个儿子,李承道,李承德。”

居里夫人立刻惊喜万分。

“哦!布鲁斯!他们俩长的可真像你。”

李承道兄弟二人上前尊敬地说道:

“夫人,能够见到您实在太荣幸了。”

居里夫人看着两个帅气的小伙子,笑的很开心。

忽然,她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艾芙她......或许......”

......

在大家的簇拥下,居里夫人带着李奇维等人进入研究所。

今年正好是镭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

居里夫人便以此为契机,在所内举办了一场小型的欢迎会兼庆祝会。

房间内,李奇维和居里夫人相对而坐,众人分散周围,热闹非凡。

如今的镭学研究所内,单单青年学者就有三十多人。

他们来自法国、德国、波兰、印度、华夏等各个国家。

这些国籍和语言截然不同的年轻人们,在这座二层的小楼里,过着充实而浪漫的研究生活。

二人就研究所的发展和建设等内容畅聊起来。

居里夫人依然保持着科研敏感性,她认为加速器的发展对核物理有重大影响。

“卡文迪许实验室这次又走在了放射学的前列。”

“加速器的出现,让实验物理学家可以摆脱对材料的束缚。”

李奇维说道:

“没错,我也是这个观点。”

“接下来一定会出现核物理研究的爆发期。”

众人闻言,顿时两眼放光,呼吸急促。

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春天就要来了?

真实历史上,伊蕾娜很快就会接过她母亲手中的大旗,让研究所成为核物理的圣地之一。

接着,二人又聊到人才培养方面的话题。

这时,居里夫人笑着说道:

“布鲁斯,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肯定感兴趣。”

她朝着人群中一个年轻人说道:

“郑,请你过来。”

顿时,一个脸型稍宽,带着眼镜,看起来很憨厚的男生走了过来。

他脸上激动的表情根本控制不住。

居里夫人笑着说道:

“布鲁斯,郑是所里唯一的华夏留学生。”

“同时,他也是我招收的第一个华夏学生。”

“他既聪明又刻苦,就和你一样。”

李奇维听后,脸上笑容更甚。

他朝着那个年轻人看过去,用汉语猜测地说道:

“你叫郑大章吧?”

哗!

郑大章顿时满脸不可思议!

李教授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

虽然他很受居里夫人器重,那也不至于那么有名吧。

李奇维看出他的不解,笑着说道:

“我来之前,我的秘书就把在华夏在巴黎的留学生情况整理好了。”

“我对其中几个人很有印象,你是一个。”

郑大章顿时受宠若惊。

同时,他的内心还涌出一股暖流。

李教授日理万机,竟然还如此关注他们这些留学生。

在巴黎的很多华夏留学生,他们都喜欢勤工俭学。(咳咳,此时法国的勤工俭学群体,不能细说哈)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通过李教授的公司和人脉获得的。

这让学生们既有了尊严,又能安心地学习知识。

因此,所有人都无比感激李教授。

郑大章同样用汉语真诚地说道:

“李教授,感谢您对我们华夏留学生群体的帮助。”

李奇维点点头。

真实历史上,郑大章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第一个华夏学生,也是她唯一亲授放射化学博士学位的华夏学生。

(几年后,居里夫人还为华夏培养了唯一一位物理学博士:施士元。他教过的一个本科学生是吴剑雄。)

因此,他非常受到居里夫人的欣赏和器重。

居里夫人手把手教他做实验,写论文,为他申请奖学金等。

郑大章也不负所望,博士期间发表了好几篇重磅论文,以“最优等”的成绩通过了博士答辩。

当时,居里夫人非常想让郑大章留在所里工作。

可是,郑大章谢绝了居里夫人的好意,毅然地踏上归国之路,为国效力!

他刚回国,就接手了国内的镭学研究所的工作,开启了国内的放射化学研究领域,培养了很多人才。

此外,他还利用所学的知识,发明“水法找矿”,为国家寻找铀矿。

所谓的水法找矿,是郑大章研究资料时发现,有些大型铀矿附近的温泉内,通常会含有很多的氡元素。

为此,他特意搜集我国各地著名的温泉水,测定其中氡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找到真正铀矿的概率。

期间,郑大章曾被樱花国监视和软禁,甚至蛊惑他当任伪政府的教育部长。

但是郑大章坚决不从,宁死不合作。

所以,此刻李奇维才会对郑大章另眼看待。

这是一位有骨气有担当的科学家!

而且,对方寻找铀矿的能力实在太重要了,需要好好保护。

周围不少学生,都非常羡慕地看着郑大章。

“他被布鲁斯教授如此看重,未来简直不可限量。”

“估计很快就能成为真正的物理学家吧。”

郑大章听着这些窃窃私语声,心中非常骄傲,同时,他也暗中鞭策自己,一定不能让李教授失望。

二人接着又聊了一会工作和生活情况后,郑大章就退下了。

反正接下来李教授还会在巴黎留几天,他有充足的时间聆听教诲。

欢迎会持续了足足三个小时,最后在众人意犹未尽的掌声中结束。

李奇维勉励所里的年轻人们:

“这个时代是科学家最好的时代!”

“未来可期!”

-----------------

7月22日。

李奇维准时来到巴黎大学。

郎之万、德布罗意等物理大佬早已等候多时。

在他们身后,则是此次参加物理奥赛的选手们。

第三届物理奥赛的举办地点,正是在巴黎大学。

因此,所有奥赛选手就住在学校的周围,来去很方便。

今年听完演讲后,后天就正式开赛了。

众人全都表现的非常兴奋。

能在赛前聆听布鲁斯教授的演讲,或许解题目时就能突然灵感大爆发。

郎之万知道李奇维先去的镭学研究所。

不过,他没有提及此事,更没有问她怎么样了。

十多年的时间,足以把任何情绪都淡化了。

“布鲁斯教授,我真是太感谢你的到来了!”

李奇维笑道:

“我可不是为你郎之万而来,我是为了你身后的小伙子们。”

众人皆是会心一笑。

德布罗意上前说道:

“布鲁斯教授,您在德国的演讲实在太震撼人心了。”

所有人点头认同。

不管是量子真空涨落,还是布鲁斯方程以及由它预言出的反物质,无一不是在挑战物理学的极限。

很快,一番商业互吹之后,李奇维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本次演讲的会场。

今天的演讲主要是为了参加奥赛的选手们准备。

因此,会场不大,师生一共一百多人。

为了加深交流,众人都是随意找个座位,没有按照国家划分坐在一起。

中间某处,汪德昭看着自己旁边的人,主动笑着说道:

“你好,我叫汪德昭,来自华夏。”

“之前好像没有见过你。”

年轻人回应道:

“你好,我叫奥本海默。”

“我们美国代表团来的时候,在大西洋上遇到了罕见的风暴,所以时间迟了点。”

汪德昭点点头,心中非常感慨。

物理奥赛的吸引力果然太大了。

不少人甚至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参加。

他自己也是,漂洋过海,从亚洲来到万里之遥的欧洲。

不过,汪德昭觉得自己比奥本海默要幸运。

李教授的影响力让他们华夏代表团受到了最好的礼遇。

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前简直不敢想象。

汪德昭还记得布鲁斯教授拉着他的手,对他嘘寒问暖的情景。

“李教授太关心我们了。”

真实历史上,汪德昭是华夏著名的水声学家。

在早期,汪德昭的研究领域很杂,而且都偏向工业领域。

比如他利用β射线来控制纸张生产、药模生产的厚度。

他还为法国原子能机构设计了超敏度静电计和超微量天平,用于原子弹的研发。

后来,在祖国的需要下,他毅然肩负起国防水声的重任,建立水下万里长城-反潜预警体系。

此外,汪德昭的弟弟汪德熙,是华夏著名的核工业化工专家,是华夏核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

他的哥哥汪德耀,是华夏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

他们兄弟三人在当时都是热血爱国青年,为了祖国,远赴重洋学习科学知识,然后回国建设。

李奇维在和汪德昭聊到汪德耀时,突然想到,算算时间,大名鼎鼎的青霉素就快要出现了。

不过这一世,这个堪称“绝世神药”的东西,必须掌握在华夏手中!

“看来,要提前培养一批生物学家了。”

奥本海默看起来有点高冷,话也不多。

他在和汪德昭闲聊几句后,便静静地坐着,等待着演讲开始。

汪德昭不以为意,只是觉得这家伙有点神秘。

很快,他的目光和其余人一起,聚焦在演讲台上。

那道身影才是所有人最关心的存在。

李奇维看着台下众人期待的表情,微微一笑。

“物理奥赛已经举办到第三届了。”

“数学奥赛、化学奥赛、生物奥赛等科目也在陆续举办。”

“你们为了取得好成绩,经过了专业枯燥的训练,很辛苦。”

“所以,我今天准备讲点有趣的话题,放松你们的思想。”

“我希望你们能明白,物理不是书本中各种死记硬背的符号,而是人类想象力的结晶。”

“在某些情况下,敢想比会做更重要!”

“我之前在德国的演讲,被人誉为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但在我之前,先贤们提出了同样精彩绝伦的猜想。”

“甚至有些猜想,直到今天,我们也解决不了。”

“我想跟你们聊聊物理学三大神兽的故事。”

哗!

众人震撼!

三大神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