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1914
明1914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1914 > 第二十五章 大明无药可救(一)

第二十五章 大明无药可救(一)

加入书架
书名:
明1914
作者:
与其酱
本章字数:
4652
更新时间:
2025-04-14

书房里几盏电灯透过宫灯玻璃罩散发着稳定柔和的光,紫檀小架上,宣德炉里爬出袅袅的檀香。铜火盆里燃烧着几块木炭,跳动的火苗下木炭明忽暗,室内暖烘烘的,很舒服。

朱仲渊右手手指处夹着一根燃烧了一半的雪茄,左手拿着一本金黄色的奏书阅读着。

整间书房除去火炭燃烧的声音便再无任何动静,郑清璿就呆呆站在朱仲渊的身侧等待着朱仲渊开口,而这个皇帝老儿就像是知道郑清璿的想法一样,自将郑清璿带入屋内后便不再言语。

“小子,你觉得大明怎么样?符不符合你想象中的大明?”

朱仲渊看着手中的奏书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啊?陛下?”

“但说无妨,你的底细朕知道的一清二楚,怕是就连国公夫妇也没有朕清楚得多。”

“陛下是何时知道的?”

郑清璿看向了朱仲渊,印入他眼帘的是与之前别无二致的朱仲渊,这皇帝老儿依旧和刚才一样动作神态没有一丝变化。

“大概是几年前吧,锦衣卫呈上来的镇国公府报告里写着你有些和昭宗类似......”朱仲渊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捏着下巴想了想,“朕也不想玩什么哑谜,实话实说吧,昭宗皇帝去世前曾留下遗嘱,若大明有类似于他那样的人,朱明皇室有义务满足其一切要求......很奇怪吧?但是根据懿宗皇帝所言,昭宗皇帝去世前一首念叨着二十一世纪什么的,或许在外人看来昭宗皇帝疯了,但是这是皇命,从懿宗皇帝上台开始至今,锦衣卫将与昭宗皇帝类似的人带入宫中笼统一万零三百二十一人,但那些人全是些......呵,小公子愿意与朕实话实说了么?”

“不瞒陛下,小子确实是来自昭宗皇帝所言的二十一世纪。”郑清璿叹了口气,这位穿越老前辈还真是够折磨人的,自己死了也不让后人安生,如今的状况即便是他想“猥琐发育”,但一天之内被两个人认出自己是穿越者这回事,留给他的选择也只剩下来坦白二字。

“果然如此,不枉朕派人从倭地将你拉到京城来。如何这个大明和你认识的大明有何区别?”

郑清璿在自己心里叹了口气,“陛下这个大明与小子认识的那个大明不同,小子认识的大明应该早就亡在昭宗皇帝时期才对,清人入关后先后灭了大顺与大明统一了神州,随后于1840年被英吉利人用炮弹轰开了国门,开起来神州持续了一百余年的黑暗历史......”说到这郑清璿皱了皱眉,内心不觉一痛。

“陛下的大明很好,比小子认识中同时期的满清要好上许多。”

“小公子还真是实话实说啊,可以详细说说小公子口中的那黑暗的一百余年吗?”

“清军于1644年入关后颁发第一次的“ 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 剃发令”,遂趁势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进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这便是所谓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后剃发令还是遭到江南的百姓们继续抵抗,于是清军对嘉定的老百姓进行三次屠杀,就是嘉定三屠。此外,文字狱古来有之可以追溯到曹魏时期,而清朝时期文字狱尤为兴盛。文字狱是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郑清璿顿了顿,摇了摇头想要将那些复杂的心情甩出脑海却怎么也甩不出去。

“1931年倭人发动了侵华战争,占领了东三省,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开始了长达十西年的抗战,倭人在大规模的屠杀,连妇女儿童和老人都不放过,甚至是发动了旅顺、南京等地的大屠杀事件,震惊世界......”

“岂有此理!”

朱仲渊打断了郑清璿想要继续说下去的话,他手里夹着的那根雪茄此刻早就被他扔在地上,脸上一阵红一阵绿。

“他满清,何来的胆子?他倭人何来的勇气?朕明日便要下旨,屠!他们屠了朕的百姓,朕也要屠了他们的百姓!当初武宗就不该心软!就该杀光那群倭人!”

“陛下......小子认为,如今这个世界己经不可能发生那样的事情了。”郑清璿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冷汗,古人说的没错,天子一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说!”

“如今明清划江而治,倭地更是变为了大明的属地,自然不可能出现像小子认识的倭人入侵了。”

朱仲渊来回反复深呼吸了好几遍才好转一些,“小公子是在劝朕不要对倭人动手?”

看着朱仲渊那张被气的像煮熟的猪肝一样的脸,郑清璿的脑海里闪过了美和子的脸。

倭人有罪吗?毫无疑问他们是有罪的,但是在这个时空的他们真的有罪吗?在明国本土,民族歧视或许存在但是己经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在倭地这种情况却截然相反,在倭地生活的明人看不起这些比自己低一个头“黄皮野猪”,倭人即使愿意与明人相互协作得到的也只是明人的欺压,久而久之倭人也开始觉得明人自大妄为不愿与明人生活。

想要倭人爆发出战斗力,就必须要倭人对大明产生国家认同感。这是必要条件,如果倭人不对大明产生归属感,没有对大明产生国家认同感,倭人永远只会是倭人,永远也无法融入大明的版图。

“依小公子之见,朕应该怎么做?”

朱仲渊的手指来回敲击着桌子,眼睛死死盯着郑清璿。

“小子认为,现如今对倭地最好的管理方式,第一、约束部署在倭地的军队。第二鼓励倭人与明人通婚。第三、结束对倭地的商品倾销,与军事化管理,将倭人与明人视为同等存在看待。第西、允许倭人参政但主导地位依旧掌握在明人手里。”

说着郑清璿咽了咽口水,长时间讲话导致其喉咙此刻有些微微的疼痛感。

“呵呵,那朕问你,若是倭人反叛该如何处理?若是倭人趁机夺取政权,导致大明丢失倭地,又该如何?郑小公子,你还是太年轻了。”

“陛下!小子确实年轻,但风险与机会同等啊!”

“此事不得再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