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 第7章 新 人 成 长

第7章 新 人 成 长

加入书架
书名:
我一个维修工成为企业家不过分吧
作者:
桂东细雨
本章字数:
5866
更新时间:
2025-03-06

在阳光市,国营第一纺织厂犹如一位沉睡许久后苏醒的巨人,刚刚完成了技术改造与智能生产线的引进。崭新的设备在宽敞明亮的厂房里整齐排列,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对于厂里的许多新人来说,这些先进的家伙却像是来自太空的神秘生物,既充满了吸引力,又让人有些望而生畏。

林汉强就是这些新人中的一员。他是一个刚从纺织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满怀着对未来的期待走进了这家有着辉煌历史的国营大厂。

这天,林汉强站在一台巨大的智能纺织机前,眼神中满是迷茫。他手中握着操作手册,就感觉像是在看天书。

智能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的数据和复杂的图标,让他不知所措。

“小林,别愁眉苦脸的。这新玩意儿,刚上手是难,咱慢慢来。”周师傅是厂里的老员工,经验丰富,这是被安排来带新人,他看着林汉强,眼里满是关切。

林汉强无奈地叹了口气:“周师傅,这和我在学校里学的完全不一样啊,我感觉自己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学生。”

周师傅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很正常。当年我进刚进场的时候,面对那些老机器也是一头雾水。来,我先给你讲讲这智能生产性的基本原理,你看,这台纺织机通过电脑程序控制,可以精确的调整纱线的张力、速度和编织的密度,比咱们以前的老机器可先进多了。”

一天,林汉强站在智能纺织机前,机器发出的报警声让他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此时,周师傅不慌不忙地走过来,他先是微微眯起眼睛,仔细审视着智能显示屏上不断闪烁的报警信息。同时用手轻轻下巴,思考片刻后说道。

“小林,这报警代码显示是纱线张力不均。这好比是一个精密的天平。两边的重量不平衡了,就会出问题。”

说完,周师傅蹲下身子,动作娴熟地打开纱线卷绕装置。眼神瞬间变得犀利起来,如同经验老到的侦探在寻找蛛丝马迹。

他的手指在纱线间轻轻穿梭,很快便发现有一处纱线像调皮的孩子般相互缠绕了在一起。“你瞧,就是这儿,纱线缠在一起,就会导致张力不稳定。”

周师傅站起身来,指着操作面板对林汉强耐心解释:“接下来,我们要在这上面重新设置一下张力参数。你看这个界面,就像是这台机器的大脑控制中心,我们得告诉他正确的指令。”

周师傅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手指在面板上精准地点击着,输入新的数值,同时嘴里还念叨着:“这个数值要根据纱线的材质、粗细等因素综合判断,不能随便乱设。”

林汉强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是周师傅,我按照手册上的步骤操作。这机器总是报警,我都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走,咱去看看。”周师傅带着林汉强来到纺织机前,仔细查看了显示屏上的报警信息。

“你看这个报警代码显示是纱线张力不均。这可能是因为纱线在上线的时候没有调整好,你要先检查一下纱线的卷绕情况,然后在操作面板上重新设置一下张力参数。”

林汉强按照周师傅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打开纱线卷绕装置,发现果然有一处纱线有些缠绕。他整理好纱线后,又在操作面板上调整了张力参数。再次启动机器,这次没有了报警声,机器顺利地运转起来,发出轻微而均匀的嗡嗡声。

林汉强的面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周师傅,成功了,太感谢您了。”

周师傅笑着说:“这就对了,刚开始遇到问题别慌,要先冷静地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这智能生产线虽然先进,但只要掌握了方法,操作起来也不难。”

在车间的另一边,一群新人正围在一台自动化印染设备前。这台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图案和颜色,自动对布匹进行印染,大大提高了印染的效率和精度。但对于新人来说,如何准确地设置印染参数却是个大问题。

“这颜色怎么总是和设计稿对不上呢?”新人小黄,皱着眉,看着刚刚印染出来的布匹,满面沮丧。

李工是负责这台设备调试的技术骨干,他走过来仔细查看了设备的参数设置。

“你们看,这里的色彩浓度参数设置得太高了,所以导致颜色偏深,这台设备的参数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参数的改变会影响到整个印染的效果。你们在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设计稿的要求,精确地计算和调整每个参数。”

小黄有些疑惑地问:“李工,那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快速得到准确的参数呢?”

李工思考了一下,回答道:“我们可以先根据设计稿的颜色范围,在设备的模拟软件上进行参数的预调试。这个模拟软件可以根据我们输入的颜色数据,自动生成一个大致的参数范围。然后我们再根据实际印染的效果,对参数进行微调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试错的成本和时间。”

新人们听了李工的话,纷纷点头。他们按照李工的方法,在模拟软件上进行了参数的预调试,然后再将参数输入到设备中进行印染。这次印染出来的布匹颜色鲜艳,图案清晰,与设计稿几乎一模一样。

“太好了!李工,您的方法真管用。”小黄兴奋地喊道。

李工笑着鼓励他们:“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你们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驾驭这些智能设备。”

随着新人逐渐熟悉了智能生产线的操作,厂里接到了一个紧急订单。这批订单要求生产一批高品质、高精度的丝绸织品,而且交货时间非常紧迫。这对于刚刚完成技改的纺织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车间主任何福强,召集了所有的工人和新人。召开了紧急生产会议。

“大家都知道,这次的订单任务艰巨。但这也是我们展示新生产线实力的好机会。我们要齐心协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林汉强有些担心地说:“何主任,我们新人虽然己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但对于这种高品质的丝绸织品生产,还是缺乏经验。”

何福强看着林汉强和其他新人,坚定地说:“大家不用怕。这次生产任务,我们会安排老员工和你们一对一地搭档。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沟通、解决。我们有先进的设备,有经验丰富的团队,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生产开始了,林汉强和周师傅负责一台智能纺织机的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林汉强发现丝绸的纬线密度偶尔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偏差。他立即向周师傅报告了这个情况。

周师傅仔细检查了机器的各个部件,发现是由于纬线供应装置的一个小零件有些磨损,导致纬线的输送速度不稳定。“小林,你去仓库找一个新的零件来,我先把这台机器暂停一下。”

林汉强迅速跑到仓库,找到了所需的零件。在更换零件后,周师傅重新调整了设备的参数,继续生产。

林汉强在一旁全神贯注地看着,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周师傅设置完参数后,再次启动机器。那原本令人心烦意乱的报警声消失得无影无踪。机器恢复了正常运转,发出的轻微而均匀的嗡嗡声此刻在林汉强耳中宛如美妙的乐章。

经过大家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订单任务。

当最后一匹丝绸织品从生产线上下来时,整个车间都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林汉强,看着自己参与生产的丝绸,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周师傅,这次多亏了您的指导和帮助,我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林汉强感激地说。

周师傅笑着说:“小林啊,你很聪明,也很努力。这次生产任务,你也成长了不少。以后这纺织厂的未来,可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在国营纺织厂的技改和智能生产线引进之后,通过老员工的传帮带,新人们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再退缩,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而这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国营纺织厂,也在新与旧的融合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稳步前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