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雅旁边的司烬煊看的则是那身形高大的男子。
他觉得那名男子的身形,很像皇兄司烬夜。
但转念他又觉得不可能。
司烬夜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地方,更不可能和一女子举止如此亲密!
想来只是身形有些相似罢了。
若司烬煊知道东宫近来多了位神秘姑娘,他大概会往上头猜一猜。
只可惜,他的眼线放不进东宫。
想到司烬夜,司烬夜就不免想起他近日身体似乎看着好了不少。
甚至有人猜测,司烬夜是不是要好起来了?
若他身体恢复健康,那储君之位还会换人吗?
朝中那些簇拥司烬煊的官员们,不就是想着司烬夜死后,他是最有希望坐上储君之位的人选吗。
若司烬夜不死……
想到这。
司烬煊眸色幽暗,神情阴郁。
沈静雅恰好收回目光,转头看向司烬煊。
她看不到司烬煊的神情,只注意到他在看对面。
沈静雅又看了眼对面,那身形长得像阿楚的女子己经不见了踪影。
现在河对面站着的,是位容貌清丽的年轻女子。
沈静雅以为司烬煊是在看她,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
“煊哥哥,你在看什么?”
司烬煊回神,垂眸看她一眼:“没什么,走吧。”
他心情不佳,也没以往那么敏锐察觉沈静雅的心情变化。
司烬煊率先转身离开。
沈静雅愣了愣,又看了河对面一眼,才赶忙跟上司烬煊。
阿楚都不知道,她还和男女主偶遇了一场。
她放了花灯,又放了孔明灯。
等逛得脚都有些累了,才跟司烬夜回了东宫。
在马车里的时候,她还有些意犹未尽:“要是能经常出来就好了。”
司烬夜看她一眼,说道:“你若是听话,孤心情好了就带你出来。”
阿楚闻言眨眨眼,解释道:“我是说,等我回忠义侯府了,也能经常出来就好了。”
司烬夜一整晚的好心情都消失了。
他勾起的唇角抿首,没说话。
见司烬夜没说话,阿楚看着他,眼神带着些小心翼翼。
“殿下,等三个月期到,您会放我回忠义侯府的,对吗?”
沉默几息,司烬夜突然笑了,笑得颇有些意味不明。
他微微俯身,凑近阿楚。
薄唇轻启,低沉的嗓音在耳边响起:“当然,等三个月期到,孤会放你回忠义侯府的。”
司烬夜果然说话算数。
阿楚在东宫住了三个月之后,她被先送去了莲月庵。
她早上才到莲月庵。
下午,忠义侯府就来人接她了。
阿楚带着小柳,向莲月庵的庵主告别后,就坐上了忠义侯府的马车。
马车进了城,从主街道往忠义侯府的方向去。
有百姓认出了那是忠义侯府的马车,不自觉就谈论了起来。
“那是忠义侯府的马车吧?从城外进来的?”
“难道是去尼姑庵接那位六小姐的?”
“想来是的,算算日子,似乎是有三个月了。”
“诶你们说,那六小姐,是真的去感谢佛祖保佑,还是避风头呢?”
“那谁知道呢!”
“这六小姐回来得倒是时候,正逢五小姐和五皇子大婚。”
“还真是!”
忠义侯府此时张灯结彩,处处挂着红绸,贴着红囍字。
小柳扶阿楚下马车的时候,还感叹:“小姐,这侯府看着好生喜庆呢!”
阿楚抬头看了眼,笑着应道:“是啊,好喜庆。”
大门内,荣氏在嬷嬷的搀扶下快步走出来。
“檀儿!”
看到荣氏,阿楚双眼亮起,脸上笑容更加喜悦:“娘!女儿回来了。”
她松开小柳的手,快步朝荣氏走去。
“女儿给娘请安!”
阿楚刚蹲下身,就被荣氏扶住胳膊:“快给娘看看是不是瘦了许多?”
阿楚站首了,抬起脸给荣氏看。
荣氏才要心疼她瘦了,却诧异发现阿楚不但没瘦,还长了些肉。
双眼水润明亮,面色红润。
若三个月前的阿楚是雨淋着的海棠,那现在的她就是开得正艳,被阳光滋润照耀过的娇嫩海棠。
阿楚面带笑意:“娘,这三个月女儿过得很好,一点都没瘦。”
荣氏欣慰点头:“是没瘦,气色看着也好了许多!”
阿楚笑道:“娘着人送了那么多补品来,女儿都吃了,气色自然好!”
“娘这些日子太忙,都抽不开身去莲月庵看你,你可怪娘?”
荣氏拉着阿楚的手,眼里满是愧疚。
没办法,沈静雅是忠义侯府明面上的嫡女,又是嫁给当今皇子,荣氏是半点都怠慢不得。
阿楚善解人意地说道:“娘辛苦操劳五姐姐的婚事,女儿怎么会怪您呢!”
“更何况,女儿现在不是己经回来了吗?日后就在娘身边尽孝!”
荣氏笑得一脸欣慰,连连点头:“好好好!”
嬷嬷在旁边笑着开口:“夫人,六小姐,快些进去再说吧。”
荣氏连连点头:“对,咱们先进去。”
她拉着阿楚往里走。
今日休沐日,忠义侯也在府中。
阿楚去给他请了安。
忠义侯见到她也是关心了几句,又安抚她别在意那些流言蜚语。
“我与你娘都会多多留意,定给檀儿寻一位如意郎君。”
听了忠义侯的话,阿楚露出羞怯脸红:“女儿愿意一辈子都侍奉爹娘身边。”
荣氏嗔她一眼:“虽然娘也舍不得你,但女子总归是得嫁人的。”
“但是檀儿你且放心,娘定会为你好好挑选,不会将你随意嫁人。”
她话音才落,侯府管家就急忙跑进来通报:“侯爷!夫人!有圣旨到!”
忠义侯和荣氏立刻站了起来。
“莫不是皇上给雅儿赐礼?”
荣氏吩咐丫鬟:“快去请雅儿到前院。”
那丫鬟匆忙去了。
阿楚跟着忠义侯和荣氏也往前院去。
沈静雅这几天很忙,后天就是她和司烬煊大婚的日子,不少和她要好的闺中小姐都来添妆。
听说有圣旨到,她赶忙过来。
见到阿楚的时候,都没来得及打招呼,一家人就先跪下接旨。
大太监展开明黄圣旨,开始唱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忠义侯府六小姐沈静檀,品行端庄,温婉贤淑……”
忠义侯府除阿楚以外,所有人都第一反应是听错了。
皇上赐婚,要立沈静檀为太子妃?
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