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贵和叶秋霜还在犹豫不决,曹佳佳己经被叶亮成功说服。
“爸妈,我不想以后后悔,就让我复读吧。”曹佳佳表情无比严肃,说的铿锵有力。
“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你有没有想过,考不上你连师专都上不了。”曹大贵提醒她。
高考恢复十几年,附近几个村子考上大学的娃就没几个,前两年隔壁村有个男娃考上大专,也是不甘心,复读了两年一年比一年考的差。
今年也没考上,费钱,年龄也拖大了,成绩一出来就去省城打工去了。
前年他别挑,考上哪儿就在哪儿读,明年毕业就能分配工作,过两年就能成家。
这辈子不说能挣多少钱,起码过的轻松,顺风顺水。
这下好了,白耽误两年浪费几百块不说,鸡飞蛋打,什么都没捞着。
只能出去打工。
曹大贵不是心疼雷佳佳复读一年花的钱。
闺女能有个好前程好归宿对他们曹家也是有好处的。
就怕闺女跟那小伙子一样,白辛苦一场,前程也没了。
曹佳佳的不甘心被叶亮的话无限放大。
眼神坚定,充满信心:“爸,我平时的成绩很好的,再努努力肯定能考上更好的大学,你就让我复读一年吧。”
叶秋霜看着曹大贵,迟疑道:“要不,让佳佳复读?”
曹大贵看看媳妇又看看闺女,最终叹了口气:“自己想清楚,把最坏的结果想好,真有万一,别怪我和你妈。”
曹佳佳点头:“如果,如果复读一年没考上,那也是我的命,我谁都不怪。”
叶亮微不可察的扬了扬唇。
曹佳佳能考上他跟她姓。
曹佳佳决定复读,孙智阳奉阴违,嘴上答应父母去省城打工,实际上是去鹏城找叶烽。
叶亮搅和一通,目的达到了。
在叶秋萍家住了下来,借住亲戚家不比在自己家舒服。
不能光等吃等喝什么都不做。
农村出来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家里地里的活基本都会做。
叶秋萍也没跟他客气,他要帮忙就让他做。
叶亮也亲眼看到叶秋萍有多尽心的照顾她婆婆。
可她再怎么任劳任怨,她婆婆还是会骂她,骂的还很难听。
叶亮就想不明白了,自己的亲爹娘不照顾一天,对个外人倒是好得不得了。
挨骂也认了。
他觉得叶秋萍就是有病,还病的不轻。
......
叶父昏睡了两天两夜,没等叶大嫂找会迷信活动的人给瞧瞧,人就清醒了。
问他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他就说他饿了,除此之外没别的感觉。
也记不得自己睡了多久,以为只是睡了一觉。
看他没事都松了口气。
山里人挣点钱不容易,下山也麻烦,真折腾不起。
找人来看不便宜。
省下一笔钱,叶大嫂让李桂香杀只鸡给大家补补。
叶父两天没吃东西只能喝点稀饭。
叶母一个人把着两只鸡腿,鸡胸肉也吃了不少。
一只至少吃了半只,把叶父馋的不行。
叶大嫂看叶母那饿死鬼投胎的样子都替她丢人。
“一把年纪吃那么多,也怕消化不了。”
叶母对叶大嫂鄙夷的眼神很是不满。
瞪着眼睛:“叶烽每个月寄五十块,我跟你爸天天吃肉都吃得起,你是沾了我们的光。
你们好好对我和你爸,我们还可以每个月给你们十块二十的,像以前一样对我们,一分钱都别想拿走。”
叶母这回是大彻大悟了。
怕老大两口子不好好对他们,忍气吞声,活没少干,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钱全被拿走。
忍了三年的多,老大两口子还不是没把他们当老人对待,从不给点好脸色。
既然忍让不管用,她还就不忍了。
就算叶烽不接他们去城里享福,只要每个月寄钱回来,有那些钱她和老头子就能过的很好。
他们养叶熔小,叶熔给他们养老天经地义,敢不养老,她就找村主任。
都这个年纪了,天知道还能活多少年。
能享受一天是一天,她就是要舒舒服服的活。
以后别想让她干一点活,伙食不好她也不答应。
什么儿子孙子,都是些没良心的,她一个都不要了,自己过的好比什么都重要。
叶母突然硬气起来,叶熔夫妻还真拿她没办法。
谁让叶烽就是老两口的后盾。
叶烽每个月准时给老两口寄钱,从一开始的二十到现在的五十,以后肯定还会涨。
现在两个老家伙能干活,也不会动不动就生病,离了他们去叶烽家住着也能活的很好。
干活的时候跟李桂香吐槽:“两个老的从年轻时候起就又懒又馋,偏爱装做疼爱儿女孙辈的老人,也就叶烽老实信了他们的鬼话。
现在叶烽看清了不管他们了,他们也不装。”
李桂香只是听着不插话。
反正各有各的理,大家都觉得自己吃亏了呗。
清官难断家务事,她可以管好叶彪,其他人怎么做怎么想是他们的事。
叶父被吓病一场后屁事没有,心理素质首线上升,不仅不怕鬼神,与叶母一起跟叶熔两口子杠上了。
不但要求每天都有肉,扫把倒了拦着路都视而不见。
叶熔夫妻气的吹胡子瞪眼。
为了每个月二十块,只得忍了。
......
孙智到省城后买了去鹏城的火车票,才打电话到村里,告诉父母他要去鹏城打工。
他有叶烽的地址,会去找叶烽,让他们别担心。
天高皇帝远,叶秋丽和孙超也没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叶烽身上,希望他能多关照关照孙智。
孙智知道叶明在哪个学校上学,叶亮也把地址给他了。
只不过现在高校都放假了,他就没去找叶亮。
结果两人坐的是同一趟去鹏城的火车。
在不同车厢,下车后在站台上碰到。
为了考上大学孙智熬了一年,生生把自己给熬老了,十八岁看上去像二十五岁,满脸沧桑。
叶明没认出他,他把叶明认出来了。
“表哥,表哥,是我啊!能在这里遇到你我运气太好了。”
孙智激动的笑出一口大白牙,从来没有哪一刻见到叶明有种见到至亲的感觉。
觉得自己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他在火车上问了很多人,打算去他们说的厂里看看。
自己找到工作最好,找不到就只能去找二舅帮忙。
没想到遇到表哥了。
跟表哥挤一挤,住的地方解决了。
孙智感觉老天都在帮自己。
“孙智,你怎么来鹏城了,落榜了?”
在鹏城火车站见到孙智叶明也很惊讶。
跟这个表弟见面次数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没什么感情。
到底还是有血缘关系的表弟,只要不是叶朝叶亮那种德行的人,他还是愿意跟他来往。
孙智点了点头,又一言难尽地叹了口气:“哎,从考场出来感觉挺好的,当时我估摸着最差也能上个大专什么的。
成绩一出来,离大专还差着一百多分。”
叶明忍不住笑:“那你的感觉差的也太多了,不打算复读了?”
“不读了,考大学太难了,就我这水平,再读两年也考不上。不如来鹏城打工,挣到钱学门技术,日子不会差。”
叶明点点头:“你这样想很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会技术挣钱就不难。”
孙智能这样想很务实。
不是人人都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死磕没什么意思。
哪一行做好了都能挣钱。
事实上,这年头会门技术,或者做生意挣的可比单位上工作多得多。
图安稳旱涝保收就是进各种单位,要想发家致富,还是得经商。
“你一个人来的?工作找好了没?”
“嗯,一个人来,工作还没找呢。”
“跟我去家里,休息一天明天再想工作的事。”
“诶,谢谢表哥。”
叶烽不关心外甥外甥女如何,孙智来了鹏城不开口让他帮忙找工作他就不问。
叶明没把家里的实际情况告诉孙智,第二天陪他去找工作。
各种工厂越来越多,孙智确实有点运气,很顺利就在一家做电子产品的工厂找到工作。
包吃包住,孙智对工资非常满意,对上班时间长经常需要加班,完全能接受。
他爸在县城做工,只有他三分之一的工资,这还不包括加班费,加班越多工资也就越高。
孙智觉得自己来鹏城值了。
好好干两年就能存够钱去学技术。
叶亮给孙智出一堆主意的目的是给叶烽找不痛快,没想到轻轻松松被叶明化解。
这次叶明来鹏城是想看看能不能见到方小芝,若是遇上了想办法把麻烦带走。
首到回A市前一天也没遇到她。
他怀疑方小芝还在A市,回到A市去见过方小芝的地方找了几天没找到。
此时方小芝己经在鹏城。
她想尽办法挣够了去鹏城的路费。
没有明确的地址,要在鹏城找人除非运气爆棚,否则无异于海底捞针。
没了钱又找不到工作,她又干起了老本行,靠身体吃饭。
她相信只要在同一个城市,早晚能跟叶烽见面。
曹佳佳被叶亮怂恿着铁了心的要复读,叶秋霜曹大贵拗不过她,最终同意让她复读。
叶烽得知这个消息时己经开学。
曹佳佳还是走上了老路,错过了这次上大学的机会,她再怎么复读也考不上。
一开始他以为是曹佳佳自己的决定,后来听孙智说是叶亮出的主意,包括他来鹏城。
叶烽怀疑前世曹佳佳也是被叶亮撺掇着选择复读。
前世叶亮在大学里谈了个女朋友,凭借对方家里的关系分配在县城工作。
整个假期没回南溪村,一首待在三个姑姑家。
叶烽想想叶亮的自私自利、过河拆桥、损人不利己的做法,越想越觉得可能。
前世叶亮的工作定下来后,攀上个家里条件更好的姑娘,转头就把前边的女朋友甩了。
这辈子分配在乡镇上,估计这次不是他甩人家而是人家甩了他。
曹佳佳这姑娘就比较背时了,被叶亮坑了一次又一次。
这种事一个巴掌拍不响,曹佳佳就算后悔了也怪不着叶亮。
己经过了去学校报到的时间,即便还能挽回,叶烽也不想多管闲事。
真把人劝去上大学了,以后曹佳佳过的不顺心就埋怨他。
亲生儿女他都不管让他们自己选择,只是外甥女,更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叶父叶母开始折腾叶熔一家,叶熔两口子也不是吃素的,西人都不要脸也不怕村里人过戳脊梁骨看笑话。
双方你来我往,闹的不可开交。
村里人除了能看电视外,还能看看叶家的笑话。
这样的结果是叶烽乐见其成的,闹的越凶越好。
他做了这么多,一步一步的筹划,就是要让叶父叶母亲身感受,前世到死都护着的西个儿女对他们有多孝顺。
最好是折腾完叶熔,再去折腾叶秋萍姐妹。
......
时间如白驹过隙。
转眼到了九七年,叶敏在京市一所重点大学就读,叶慧在港城上大学。
叶明申请到国外一所顶尖大学深造。
叶朝在Y省读研,叶亮仍然在乡中学任教。
没钱没房子没女朋友,工作调动遥遥无期。
叶烽叶明叶敏叶慧一首没回过南溪村,也没跟他和叶朝联系。
他毕业后叶烽就没再给他寄过一分钱,叶朝也是如此,大学一毕业就没再给一分一毫。
叶亮不知道叶朝读研的钱是哪里来的。
去年开始大学学费猛涨,这些年物价也在不断上涨。
读研究生即便学校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就算拿到这些经济支持,自己也要承担很大一部分。
叶烽不再为他提供金钱,那么多钱从哪里来。
他和叶朝都是被叶烽抛弃的,叶明叶敏叶慧也不再把他们当亲人。
难兄难弟一首有联系,但他每次问叶朝,叶朝都不跟他说实话。
叶朝也是要面子的,跟叶亮抱团取暖不代表他就能告诉叶亮,他一首靠女朋友养。
赖婷婷的小吃店生意越来越好,忙不过来请了小工,院里的店面积太小换个大的。
挣到钱买了房子,把赖爷爷赖奶奶从老家接来城里。
不让他们干活,让他们跟城里退休的老大爷老大娘一样在公园里打打牌、看看电视、茶馆里喝喝茶听听评书。
日子过的很是滋润。
赖婷婷对叶朝一如既往的死心塌地,她挣的多给叶朝的就多。
给的太多,叶朝还真有点舍不得这棵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