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章:袁术施压,巧妙应对
袁术听闻刘羽势力迅速扩张,心中既嫉妒又担忧。他觉得刘羽如同一个潜在的威胁,若不趁早打压,日后恐成大患。于是,袁术派使者前往刘羽领地,向刘羽索要大量的粮草和财物,美其名曰“为朝廷分忧”。
使者趾高气昂地来到太守府,见到刘羽后,傲慢地宣读袁术的要求。刘羽听后,心中大怒,但他深知袁术势力庞大,不可贸然得罪。他强压怒火,微笑着对使者说:“袁将军为朝廷尽心尽力,本太守理应相助。只是近来领地内遭遇天灾,百姓生活困苦,实在拿不出如此多的粮草和财物。还望使者回去向袁将军美言几句,待日后情况好转,定当如数奉上。”
使者一听,脸色一沉,威胁道:“刘太守,袁将军的命令可不是能随意推脱的。若你不答应,恐怕袁将军的大军可不会轻易放过你。”刘羽身旁的韩信上前一步,目光冷峻地盯着使者,厉声道:“休要在此放肆!我家主公己好言相告,你若再敢威胁,莫怪我手中长枪无情!”使者被韩信的气势吓得一哆嗦,不敢再多言。
使者走后,刘羽与韩信商议对策。韩信皱着眉头说:“主公,袁术此举明显是在试探我们,若我们一味退让,他定会得寸进尺。但我们目前的实力与袁术相比,仍有差距,不可硬拼。”刘羽沉思片刻,道:“韩将军所言极是。我们一方面要做好军事防御准备,另一方面,我想派人去联络周边其他势力,共同对抗袁术。”
于是,刘羽修书几封,分别送往与袁术有矛盾的几个势力,表明愿意联合他们一同抵御袁术的压迫。同时,他让韩信加强军队训练,在边境布置防御工事,囤积粮草兵器。
几日之后,周边几个势力纷纷回信,愿意与刘羽联合。刘羽大喜,立刻派人与他们商讨具体的联合事宜。而袁术得知刘羽不仅拒绝了他的要求,还联合其他势力准备对抗他,恼羞成怒,决定先给刘羽一个下马威,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向刘羽领地边境进发。
刘羽得知消息后,毫不畏惧。他与韩信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准备迎击袁术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刘羽能否凭借智慧和勇气击退袁术的进攻,保住自己的领地,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刘羽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辛苦建立起来的基业,更不会让自己的百姓受到伤害。
第七章:边境之战,旗开得胜
袁术的五千兵马气势汹汹地来到刘羽领地边境,领军将领乃是袁术麾下的猛将张勋。张勋自恃勇猛,根本没把刘羽放在眼里,一到边境便下令安营扎寨,准备次日攻城。
刘羽这边,韩信早己在边境布置妥当。他在敌军必经之路设下多处陷阱,又在山谷两侧安排了伏兵。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敌军上钩。
次日清晨,张勋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刘羽领地的城池进发。当他们行至一处狭窄山谷时,突然听到一阵梆子声响起。紧接着,无数石块从山谷两侧滚落,砸向袁术的军队,顿时人仰马翻,乱作一团。张勋大惊失色,连忙指挥军队后退。
然而,退路也早己被刘羽的士兵截断。此时,山谷两侧杀出伏兵,喊杀声震天。刘羽的士兵们个个奋勇当先,冲向袁术的军队。张勋虽勇猛,但此时军队陷入混乱,他也难以抵挡。
就在张勋奋力拼杀时,韩信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韩信手持长枪,枪法凌厉,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张勋见状,拍马迎战韩信。两人战在一起,你来我往,斗了数十回合。张勋渐渐不敌韩信,虚晃一枪,拨马便逃。
韩信哪肯放过,纵马追击。张勋慌乱之中,掉入了刘羽士兵事先设好的陷阱。刘羽的士兵一拥而上,将张勋生擒。失去主将的袁术军队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投降。
此役,刘羽大获全胜,不仅击退了袁术的进攻,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马匹。刘羽看着被押上来的张勋,对他说道:“你本是一员猛将,却为袁术这种不仁不义之人效力。若你愿意归降于我,我定当重用。”张勋见刘羽如此豁达,又深知袁术并非明主,便点头答应归降。
消息传开,周边联合刘羽的势力纷纷对刘羽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表示钦佩,更加坚定了与刘羽联合对抗袁术的决心。而刘羽领地内的百姓得知胜利的消息后,欢呼雀跃,对刘羽的拥护之情更甚。
回到太守府,秦霜和貂蝉早己等候多时。两人看到刘羽平安归来,喜极而泣。貂蝉温柔地为刘羽擦拭脸上的汗水,秦霜则端来热水让刘羽洗漱。刘羽看着两位佳人,心中满是温暖。他将战场上的经历娓娓道来,两位佳人时而紧张,时而欢喜。
经此一役,刘羽的威望在领地内和联合势力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他知道,袁术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不过,刘羽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身边佳人的支持以及众多贤才的辅佐,战胜一切困难,继续在这乱世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