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实就是现实,对于既定的现实,没有必要用如果来作为标识来讲述。
毕竟世上是没有后悔药的,也或许是自己的弟弟着实有继续上学的念头,所以父母才不惜重金的把他送到私立学校吧。
但不论怎样,那都不是杨宁自己的人生,也不是她自己的选择,那是妹妹和弟弟的人生选择。
虽然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又是完全相互独立的个体。
所以每个人的生活都必须自己来决定,人生重要的路也就那几步,现在杨宁正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生活。
学校复读的生活着实很单调,两点一线。宿舍,教室,按点吃饭。
就是吃饭的时候也像饿狼似的没有女孩子该有的气场。
下课吃饭时,杨宁拿着跟了自己好几年的那个白瓷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学校的食堂跑过去,然后以饿狼吃食物的速度把自己碗里的饭菜扒光。
然后继续回到教室里,开始她的不是刷题就是记单词,亦或是看作文,书写数学卷子的生活。
多年来养成的午休习惯。对在理西班的杨宁来说就是对生命的亵渎。
所以中午她只有在困的真的连头都抬不起来的时候才趴在课桌上眯上一会儿。
虽然这种生活非常单调,但杨宁知道它是充满希望的,携带着对未来无限探索欲望的翅膀。
虽然在与盼弟的聊天中,妹妹也向她讲述了在服装厂工作的一些趣事。
但杨宁无法体会妹妹口中的乐事,那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就像自己小时候与她抢一颗糖而大声哭闹的无聊小事。
从妹妹的话语中,杨宁听到的是盼睇安于现状,享受当下,没有任何对未来的规划。
但不论怎样,这都是妹妹选择的生活,杨宁除了尊重之外,还是尊重!
但在得知弟弟要去私立初中上学之后,杨宁有时还会偶尔幻想。
如果在妹妹辍学时,当时在读初三的杨宁有现在的成熟与沉稳,或许她会心甘情愿的帮妹妹温习功课,让她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吧。
但是想想自己的这个想法又是多么的荒唐。毕竟杨宁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妹妹,如果不是因为义务教育的作用以她的成绩是不可能踏进初中的校门的。
还记得初二年级的妹妹连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you都不知道如何拼写。
所以即使当时杨宁有现在的清醒,或许也不能改变妹妹在初二就辍学的命运。
毕竟对妹妹来说,上学是一件极度痛苦的事情。
现在的杨宁之所以还在复读的痛苦之中不断的挣扎,只是过去的辉煌在支撑着杨明宁吊着一口气继续往前走。
因为杨宁不相信在初中时成绩出类拔萃的自己真的不是学习的这块料。
之前杨宁总把自己高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在上了高中之后肠胃总是不舒服造成的。
是的,从高一到高三这三年的时间里,杨宁用去的医药费绝对是不亚于她的伙食费,甚至可以与她的学费基本拉平。
特别是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杨宁每次回家都会带鼓鼓囊囊的一大包药,当然是治疗肠胃的药来到学校;到高三的时候,杨宁每次不但要吃药,回到家里还要打点滴。
其实认真想想,在高三的时候,班主任崔老师之所以对杨宁如此的纵容,或许就是由于她身体不舒服,己经让脸上呈现着明显的病态的原因造成的。
那时杨宁只要身体不舒服,对崔老师说一声,就可以请假回家。
虽然高三的时候学习己经非常紧张了,但杨宁请假是班里最容易的一个同学。
因为杨宁在崔老师上课的时候,由于不舒服,出现了好多次呕吐的情况。
有时候看杨宁低着头,坐在书本垫着额地板上抱着自己的头蜷缩在桌底下,虽然在晚自习上,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的做着一个学生应该做的最本分的事情。但看到杨宁的这种状态,崔老师不但从来没有责怪过杨宁,还对杨宁说“不舒服就去宿舍休息吧。”
可是那时的杨宁己经有了羞耻感。别人都在教室里努力,自己躺在宿舍里也着实不太像话了。
就像对一个老农民来说,稻谷儿己经黄腾腾的在地里弯下了高贵的头颅,就等待着农民来检验自己努力一年的成果,可在最后的时刻农民却因病倒下了。
他无法体会稻谷在指尖再次流动时的喜悦,只能被秋风无情的把己经熟透的稻谷吹落落在稻田里。
但杨宁知道如果自己像一个老农民一样,那也是幸运的。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只是高估了自己,毕竟现在杨宁的学业是一片荒凉的。
她的成绩就像一块贫瘠的需要浇灌的土地一样。
杨宁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才可能把土地上的裂痕进行些许的修修补补。
这也是高三下半学期在崔老师让杨宁回宿舍里休息的时候,杨宁依然倔强的坐在晚自习的教室里,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写一会儿题的原因。
虽然杨宁知道自己带着浑浑噩噩的脑袋是不可能清晰的理清物理题的思路,但坐在教室里却让杨宁的心里有些许踏实。
那时杨宁的想法是就是自己倒下了,我也要像一个农民一样,把自己的骨灰埋在自己的土地里。
当然杨宁现在只有坚守在教室里,才能像一个战士一样去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在考场上不至于交白卷。
但第一次高考256分的成绩,着实让那个还存有些许幻想自己可能会超常发挥的杨宁彻底体会到了什么叫从云端到地狱的感受。
毕竟距离自己中考结束也仅仅三年的时间,但自己己经从那个让老师骄傲的学生变成了高考的弃儿。
现在杨宁坐在理西班复读的教室里,这是她第二年的复读。
他不再抱怨,因为再强烈的抱怨也换不来高考成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