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己不在人世。有个秘密,我一首隐瞒至今,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读到此处,李璃的眼睛瞬间瞪大,难以置信地盯着这行字,双手不自觉地攥紧遗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大脑一片混乱,无数疑问涌上心头。然而,遗书的内容并未停下,继续将残酷的真相揭露。
“你的亲生母亲和我,都被同一个人陷害。那个人手段狠辣,心机深沉,你的母亲害怕她护不了你,便将你交予我来抚养,你本是秦家嫡女,这么多年,让你叫了我那么久的母亲,我早己将你视作亲生女儿,女儿啊,母亲希望你不要复仇,你和阿林拿着我为你们准备的银钱,去找个安全的地方生活。”看到这里,李璃的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愤怒、震惊、悲痛等情绪交织在一起,让她浑身微微颤抖。
她紧咬下唇,嘴唇被咬得泛出血丝也浑然不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曾经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画面此刻却变得无比沉重。她恨自己为何没有早一点察觉异样,又痛恨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陷害者,究竟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要毁掉两个家庭的幸福。
遗书在手中轻轻颤动,李璃的视线却己模糊,满心的复杂情绪几乎要将她淹没 。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李璃手中那封微微泛黄的信纸上。纸张因岁月流转而显得脆弱,仿佛轻轻一触便会化作齑粉。
李璃的手指微微颤抖,目光缓缓落在信的开头,那熟悉又陌生的字迹,仿佛带着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她的心紧紧揪住。“吾儿……”仅仅两个字,就让李璃的眼眶瞬间。
信中,亲生母亲的愧疚如潮水般涌来。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深的自责与无奈。母亲写道,在李璃出生的那一刻,她便深知这深宅后院的险恶,犹如隐藏着无数暗礁的汹涌海洋,稍有不慎,便会让李璃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害怕李璃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伤害,母亲在痛苦与挣扎中,做出了将她送往冀州的艰难决定。冀州,那是一个远离秦府的地方,母亲希望那里的蓝天白云、淳朴民风,能让李璃在无忧无虑中长大。
“不要回来,不要回京城,不要沾惹这深宅后院……”母亲的话语,仿佛声声泣血,在李璃耳边回荡。母亲只愿她能开开心心,远离这充满权谋争斗、尔虞我诈的是非之地。
李璃的泪水夺眶而出,滴落在信纸上,洇湿了字迹。她仿佛看到了十六年前,母亲在昏暗的烛光下,泪流满面地写下这封信的模样。那无尽的母爱,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此刻,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她面前 。
李璃看着最后一句话:“这是我最珍贵的玉佩,母亲将她留给你,母亲希望你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
此时,李璃明白,李容母亲的死和自己亲生母亲的死,都与这个秦府有关,她暗暗决心,她要回去,回去查明真相,她的母亲们是受害者,不应该让坏人逍遥法外。
李璃和阿林料理好李容母亲的后事,便起身前往京城,在路上,李璃一首在打听秦府的事情。
秦府的老爷,秦书礼,李璃明白这就是她的亲生父亲。
秦府之内,李书礼有三房小妾。她们或温婉,或娇艳,或伶俐,各有千秋,在这深宅大院里争奇斗艳。然而,主母之位却始终空着,犹如府邸中一处寂静又神秘的角落。
后来李璃听闻,这个位置是李书礼特意留下的。原来,李璃的母亲曾与李书礼情比金坚,可惜红颜薄命早早离世,李书礼念着旧情,便一首空着主母之位,以表对亡妻的深切怀念。
但令人意外的是,府中的实际掌权者并非任何一位小妾,而是那位姓陈的姨娘。陈姨娘精明能干,长袖善舞,不知何时便悄然将府中的大小事务揽入手中。家中日常开支、奴仆调配、膳食安排等等,无一不是经她之手。凭借着这份手段,她在秦府站稳脚跟,逐渐成为府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陈姨娘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自幼备受宠爱,被视作家族未来的希望培养;女儿则出落得亭亭玉立,温婉大方,在这深宅大院里,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一双儿女,让陈姨娘在府中的地位愈发稳固,行事也越发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