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帅服务,卑职义不容辞!”
唐向明谦卑的回话道,唐化龙己经说过了秦王的厉害,让他小心伺候着。
“好好干,这次去江宁,我会给你争取一个海军部次长的身份…”
“也会给你提高军费…”秦王把原世界本该属于他的职位和待遇许诺道。
可是唐向明并不知道这些啊,听到秦王如此谦和,激动的习惯性下跪道(大庆朝廷军队礼仪):“谢大帅栽培!”
“起来吧…”
“咱们大汉革命军不兴这一套,这是你应得的。”秦王故意动作迟缓了。
有着海军舰队统领亲自服务,秦王带着警卫团仅仅一天就抵达了江宁。
第2师谭三部则是在后面,
预计三天后才能全部抵达。
军舰抵达下关码头的时候,这里己经人山人海了,还悬挂了不少横幅。
主要内容写着:“热烈欢迎首义发起人秦王,秦副总司令凯旋而归!”
军舰缓缓靠岸…
秦王看到码头上站着一群人,为首两人,一人着一身整洁中山装,身姿挺拔,面容和蔼却又透着坚毅,正是孙兴山。
另一人浓眉大眼,神情豪迈,浑身散发着一股果敢英武之气,自是王兴。
在他们身后,有一人身姿笔挺,
如苍松傲立,眼神锐利似寒星,军装笔挺,想来自然是蔡松坡。
秦王大步走下军舰,孙兴山、王兴带着临时政府要员快步迎上。
孙盟主伸出手,脸上满是笑意:“秦副司令,一路辛苦了!”
“此次你力挽狂澜,率先起义成功,实乃我大汉之幸啊!”
王兴也爽朗大笑,用力拍了拍秦王的肩膀:“秦副司令英雄盖世,我等佩服!今日能与你共商大计,实乃人生快事!”
秦王抱拳回礼:“孙盟主、王先生过誉了。如今临时政府己立,当务之急,是要考虑如何应对当下局势。”
这时,孙兴山侧身介绍身后众人:
“这位是宋遁初,才学出众,对国家制度建设有诸多独到见解;
这位便是蔡松坡,年轻有为,军事才能卓越,好似我军的定海神针。”
蔡松坡闻言,向秦王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目光坚定,声音沉稳:“久仰秦副司令大名,今日得见,实感荣幸。还望日后能并肩作战,为共和大业共赴生死。”
宋遁初上前一步,神情严肃道:“秦副司令,当下朝廷仍有一定势力,”
“我等是继续进兵攻打,将其彻底推翻,还是与之议和,给国家一个和平过渡的机会,还望能共同商议。”
蔡松坡接着说道,目光扫视众人,分析条理清晰:“如今我军虽有一定优势,但战争一起,生灵涂炭…”
“若能议和解决,自是最好。”
“可大庆腐朽至极,又不得不防其背信弃义。且我军虽士气高昂,但后勤补给、兵力部署等方面仍需周全考量。
若要开战,必须制定详细战略,确保一击即中;若选择议和,也需有强硬的态度和足够的筹码,让大庆不敢轻易反悔。”
秦王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蔡将军所言极是。议和可作为一条途径,但绝不能放松警惕。”
“大庆统治多年,根基深厚,若不彻底动摇其根本,恐日后死灰复燃。”
“我们可先派代表与大庆谈判,提出我们的条件,若大庆有诚意,能满足我们共和的诉求,不妨给他们一个机会;
“若其顽固不化,那便只能以武力彻底推翻。”
孙兴山微微点头,目光赞许:“秦王、蔡将军皆有远见卓识。”
“和与战,我们都要做好准备。”
“如今我等齐聚于此,为的就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新大汉,无论前路如何艰难,我们都要携手共进。”
王兴紧握拳头:“对!为了共和,为了国家,我等万死不辞!”
秦王接下来的时间都在江宁参加会议,毕竟临时政府组建一大堆杂事。
就在这一群大佬在一起商量如何谈判,如何让大庆朝廷退位,和平实现共和的时候,一群立宪派、保皇派机缘巧合凑在了一起。
李公公接到摄政王的命令,第一时间来到了魔都,找到了白龙、蒋虎。
杨渡半路得知秦王离开了江城,转而来到了江宁,于是也跟了过来。
同时作为本地大佬的柳云龙、徐世光也凑到了一起。
由于白飞飞和柳艳两个人争风吃醋的点破秦王的一些事。
这三路人马无意之间搅和在了一起,杨渡这个军师说出一个新奇的点子:“你们说,要说咱们统一支持秦王当皇帝,是不是就能快速统一全国结束战斗了?”
杨渡是一个很神奇的人,思想开放,不停的站队,周旋于各方政治势力。
他一开始保皇,支持立宪,支持总统,支持复辟,支持“三名主义”…
最后走向老马主义道理…
反正只要救国他都支持…
只是现在他还是最支持皇帝。
这三路人马一谈判,他发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可以最快速的统一全国。
那就是秦王当皇帝!让阎项城当内阁总理!宋遁初当立法院院长。
王兴当司法总监
白飞飞有些期待的问道:“这样可行吗?其他人不反对?”
杨渡:“可行性很大!”
“按照你们的意思,大汉革命军现在荆楚有六个师,这里第3军三个师,魔都一个独立师,江淮第4军3个师…”
“13个师,兵力达到12万!”
“这12万汇聚了全国大部分精锐新军,北洋六镇被灭两镇,只剩其西…”
“阎项城勉强控制三镇,皇室一镇…如果秦王当皇帝,我负责说服阎项城…”
“只要秦王与阎项城和谈了,南方不敢造次,如果他们打起来,南方必乱…”
柳云龙看看自己的女儿,再回到杨渡身上,激动的问道:“现在只需要牺牲小皇帝的利益,踢开孙盟主,一切都会很好?”
“差不多是这样子,革命党这些人我仔细研究过,王兴更注重实际,
“应该会在权衡利弊后选择支持秦王君主立宪,尤其是在秦王能够推动国家进步并保障人民权利的情况下。”
“宋遁初对君主立宪保留态度,他只需要秦王支持宪政,只要皇帝在宪法之下,接受民众监督,他应该也没有问题!”
“蔡松坡在意的是祖国完整统一,如果君主立宪制能够维持国家稳定并推动现代化建设,蔡松坡应该会选择支持。”
……
杨渡开始一个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