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 第20章 一入徐州赐君恩(二)

第20章 一入徐州赐君恩(二)

加入书架
书名:
复明:且将长刀祭山河
作者:
琅琊牧
本章字数:
4524
更新时间:
2025-04-15

打发走高杰,马士英后,朱慈烺站起身来在地图前端详了良久。而后转过身来,面容紧蹙对王国兴道:"侯爷暂且歇息两日,孤另有要事相托。”

王国兴闻言当即跨前两步:殿下尽管吩咐!臣不累,愿为国家早日分忧。

朱慈烺笑笑。示意王国兴坐下,尔后道:"侯爷暂歇两日,两日后孤派秦襄阳率三百溪峒兵,护送侯爷前往昆明。"

"去昆明?"王国兴一脸疑惑。

朱慈烺点头,继而说道:"如今形势紧迫,江南各地财税不会一蹴而就、短时间内怕是无饷可用。孤需要装备军队,训练军队,还需造船,需要大批银两。黔国公一脉世镇云南两百余年,府库盈余不止千万。

孤欲向沐天波借银两百万.云南沐家世代忠君为国。孤既开口,必允之。今日孤书信一封,以侯爷为孤全权特使。前去昆明,而后,侯爷即从昆明前去广州。所借款项全部购买夷人之火弹枪,火炮.火药及相应军备物资,同时聘请熟练技工、教习等。孤赐你便宜行事之权。"

说到这,朱慈烺端起茶杯,大喝一口。随即又道:"只是此去千山万水,颇费时日。西南山地居多,民族复杂,故需溪峒兵应付。此去西南令秦襄阳为卿副手,护卫一路安全。"

王国兴闻言噌地一声站起,当即说道:"殿下,臣无需歇息两日,明日便动身。"

朱慈烺点头:"嗯,也罢,今夜孤便书信一封.明日走时与卿,此刻先歇息吧。"

"臣遵旨。"王国兴闪身离开大厅。

尔后朱慈烺便对秦襄阳道:"秦将军,授副总兵衔,此番做为副将随老侯爷前去西南,定要护其周全。他日归来之时,孤必有重用。”

"末将遵旨,定不辱使命。"秦襄阳朗声应道。

"好,且去准备吧!"

秦襄阳离去以后,厅内剩下朱慈烺、李邦华、马破奴,平山西人,朱慈烺首先问平山道:"你那边准备如何?"

"回殿下,都己准备妥当。"

朱慈烺点头:派二十人潜回北京,长期潜伏,孤要最准确的讯息。徐州城内也要安排人手。以后的侦听工作,你全权负责。

"末将领命,这就去办"平山说着也出门而去。

朱慈烺来回踱了几步,才开口对马破奴道:"将军所率人马暂为行营禁军、护卫行营。孙将军驻扎城外,将军驻城内,所需供应,先由高杰部负责补充,孤自会安排。"

"末将领旨"。马破奴应罢也随即离厅而去。

这时屋内只剩下朱慈烺和李邦华二人。李邦华起身问道:"殿下还有何吩咐?"

朱慈烺稍一沉默,随即在李邦华旁边的椅上坐下:"孤最担心的是京营的情况。孟翁到京后,可先会同史可法。摸清京营的底子,时不我待,孤要的是一支能战之师,不是一个烂摊子。另外盘点户部,孤要知道大明朝国库还有多少银子,且要开源节流。孤在江北整顿完毕,即去京师。"

"老臣领旨。"

朱慈烺点头,复又站起身来,若有所思,"孟翁,南京国子监有一书生,唤作郑成功。卿有时间或可考察一番,使其来徐州见孤也行。"

李邦华闻言摸不着头脑:“殿下,郑成功何人?"

朱慈烺一怔,忽有所悟。笑了一下:"孤是说南安伯郑芝龙的儿子正在国子监读书,此子唤作郑森,孤在京时听闻此子大才,或可一用。”

李邦华顿悟,答道:"老臣记下了!"稍一停顿,又说道:此子老臣亦有所闻,师从常熟钱受之,既是大家弟子,想必有些学问。只是当年辽东松山之战,大学士蒋德深令郑芝龙以海师援辽,郑芝龙未发一舟矣!有负朝廷圣恩。"

朱慈烺苦笑一声,"孤立新朝,还需多方人才,但愿此子不似其父。郑芝龙、刘泽清俱一丘之貉,孤自是不会指望。孟翁刚才提及常熟钱谦益,不知对此公有何看法?"

李邦华叹口气:"世人皆道钱谦益江南文坛领袖,诗书自是一绝,当日与温体仁相互攻讦,满朝瘴气,被先帝罢出京城。如今在籍,仍是东林大佬,老臣私以为于国无大益也。只是江南文人,仍以其马首是瞻,其影响力仍可撼动江南文坛,殿下用之只可用其文。

朱慈烺听到这儿,沉默不语。他知道历史上此时钱谦益己经从老家常熟来到南京,为策立新帝之事而上蹦下跳呢!而对这个钱谦益朱慈烺此刻深感头疼,他记起了历史上南京城破,钱谦益与赵之龙等率领群臣,冒着倾盆大雨,在南京城下跪迎清军。那是令无数汉人为之泪涌的一刻,衣冠尽失。

而后钱谦益复又归明.....而眼下,他又是江南文人领袖。引领着一大批江南士子,多少双眼睛在盯着..

如何用之,如何用之?朱慈烺颇觉头大。

见朱慈烺沉思不语,李邦华干咳一声,"殿下,方才提及郑芝龙,老臣倒是有些想法!"

"孟翁请讲。"

"那郑氏家族,自天启年间便己垄断东南海贸。朝廷虽明令禁海,但于郑家,如同虚文,凡二十余年,富可敌国,以一家之资可养十万之兵,是一人抵一闽省唉。如今国家残破至此,新朝初立,一时半会儿,定是捉襟见肘。殿下不如,一并同黔国公一般,所不同者,黔国公慷慨允之,郑芝龙必有所图、殿下可虚侯实利,父子皆荫。"

"虚侯实利,何为虚侯实利?"

"殿下不妨要求郑芝龙赞镶军饷,赐与虚爵。"

"孟翁还记得当日父皇要百官助饷?"

"殿下,此一时,彼一时也!何止军饷,不出半月北方难民,必会大量南下,若是无钱如何赈济。必先足食,然后可以足兵。"

噢。朱慈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如何虚爵?"

李邦华想了想道:"郑芝龙现为安平伯,可晋安平侯,其子,殿下可赐国姓。"

听到李邦华这般说,朱慈烺心道:绕了一圈这么麻烦,首接西个字卖官鬻爵,不就得了吗。

想到这喟然说道:此非长久之策,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孟翁到京后还须会商诸臣,集思广益,发展生产,多寻富国之路,民富则国富,方为根本。

二人正说话间,一名亲兵匆匆而入:禀殿下,李用将军率两千兵马前来迎驾,现己到徐州城外。另外高杰将军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