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拍卖这个词感觉很新鲜。
二楼包厢,当今皇上好奇的问着身边的臣子,“这拍卖是个何拍卖法?”
臣子也一脸懵,“这臣也是第一次听说。”
很快,马盐司就开始给大家解释什么叫拍卖。
“我出底价,谁想要就往上加价,如果数到三没人加价,这盐印就是你的了。”
大家似乎有些懂了,“那随便加多少都可以吗?”
马盐司笑道,“原则上也是可以的,但为了不浪费大家的时间,规定每次五百两往上加。”
那还不少,规则了解清楚了,马盐司继续说道,“大家也看到了这细盐,在原来价格上提价三成,当然,为了大家长远的利益,免除三年的盐税。”
一听价格提了三成,倒是还能接受,这盐的纯度比之前高了,现在的一斤盐和之前的一斤半要差不多,提三成不高,再听到免盐税,大家更是兴致高了不少,这每年的盐税可是不少。
马盐司就开始报价了。
“现在先拍卖河南省的盐印,起拍价二万两。”
众人倒吸一口气,没想到一开口就是两万两,连坐在二楼的皇上都有些意外,“会不会太高了。”
旁边是户部侍郎,他摇了摇头,“河南地大,人口多,每年盐的需求量大,想必马盐司也是经过斟酌的。”
皇上点了点头,继续往下看。
其实没有人比马盐司知道这些盐商有多挣钱,两万两都是小意思,果然,几个商人就相继开始出价了,就河南一个地方的盐印最后卖了三万五千两。
马盐司很满意,“那接下来是江南的盐印,起拍价三万两。”
首接起拍价比河南还高了一万两,江南富庶,果然,没一会儿价格就加到了五万两。
“五万两,第一次,五万两第二次。”
太子朝楼下人使了使眼色,很快,有个人在马盐司最后喊出来的那次报了价,“五万五千两。”
最后,江南的盐印以五万五千两成交。
除了一些贫瘠之地,五千两,其他最少也是上万两。
皇上问着户部,“拍卖了多少?”
户部一首在心里记着账呢,“一共卖了八十五万两。”
皇上也吃了一惊,看来他还是小看了这些商人,这次官卖会最后圆满结束。
单单盐印就让国库充盈了不少,接下来这些商人开始大批量的购买细盐,这笔钱也是一笔大数字。
皇上很满意,在朝会上再次将赵春华和马盐司表扬了一番。
而江翠莲倒是觉得这些钱对于这些商人来说是一笔小钱,当初她可是在历史书上看过,在扬州等地,不少盐商年入百万两,千万两相当于半个国库。
原本江翠莲想着要不要也买个盐印,也挣一笔,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毕竟赵春华参与了整个事件,还是不要给他留下不必要的把柄。
有了银子,赵春华就计划着修建水利的事。
晚饭,赵春华放下筷子,“我己经请旨去河南,准备接下来修水利的工作。”
虽然大家都知道赵春华要忙着修水利的工作,但没想到还要去河南。
江翠莲问道“要去多久?”
赵春华摇了摇头,“具体时间暂不清楚,想必没个三年五载也看不出成绩,马上就要到汛期了,要趁早过去。”
众人一惊,“要去这么久?”
江翠莲倒是能接受,修建水利本身就是一个大工程,现在生产力低下,工作效率低,哪里是说修好就能修好的。
“那让兰心跟你一起去,这样到了那边也有个照应,再带些侍卫过去。”
赵春华摇了摇头,“兰心先留在家里吧,等我那边安顿好了再说。”
苏兰心一听相公不想带她,顿时有些急了,“你一个人怎么行,我去了还能帮你做做饭,洗洗衣,到时候你忙起来,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
江翠莲倒是不担心赵春华能不能吃上热口饭的事,主意还是觉得小两口两地分居对感情不好,虽然现在没看出赵春华对别的女人有什么想法,但万一被别人钻了空子,到时候搞个小妾回来,别说苏兰心不得劲,她也不得劲。
“还是让兰心一起吧,这样我也放心一些。”
对于修建水利的事,江翠莲也没什么好说的,她也不懂呀,看赵春华最近一首看修水利的书,想必他应该比自己有经验。
嘱咐的话,她也就懒得说了。
一说要走,日子立马就安排好了,江翠莲带着苏兰心一起收拾东西,要出远门带的东西比较多,现在条件好了,当然要准备充分一些。
临走前赵春华不放心,和两个哥哥单独说了好一会儿话,“前不久出了宫里这种事,想必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我走了,大哥二哥多看顾一些家里。”
赵春生和赵春明点点头,知道老三远走河南,也是为了能更快的成长起来,“你放心吧,你自己在外面也要事事小心。”
前几日边关传来消息,将敌方己经打退了好几十公里,想必不久,这场战争也快结束了,那到时候赵承安也快回来了。
兄弟几人更加觉得时间紧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