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鬼了,绝对是见鬼了!”
玛丽亚·加西亚,联邦电视台王牌调查记者,此刻正对着满桌摊开的报纸和打印出来的网络截图,狠狠地揉着自己的太阳穴。咖啡杯里的咖啡早就凉透了,她却浑然不觉。
她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扫过那些触目惊心的标题:
《国际机场行李集体失踪,竟牵出跨国贩毒大案?纯属巧合还是早有预谋?》
《首都交通一夜瘫痪!红绿灯集体罢工,活鱼“占领”主干道,市长公开道歉!》
《月桂树旅店深夜爆炸,火光冲天!官方称线路老化,目击者却说“像炸弹”!》
《金橡大道奢侈品店离奇大火,疑因香氛系统故障?数千万美金付之一炬!》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最近几天发生在联邦国首都的头条新闻。
如果只是单一事件,玛丽亚或许只会当作普通的社会新闻来处理。但当这些“意外”接二连三、以一种近乎荒诞的频率和诡异的连锁反应出现时,她那根职业的敏感神经,就像被拨动的琴弦一样,嗡嗡作响。
“线路老化?香氛系统故障?机场调度失误?”玛丽亚自言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骗鬼呢!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概率比我明天就嫁给总统还低!”
她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不行!她必须去查!
这不是普通的事故,这背后一定有猫腻!联邦政府那帮只会打官腔的政客,肯定又想用那些陈词滥调来糊弄民众!
作为一名有良知、有追求的记者,她决不允许真相被掩盖!
玛丽亚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她抓起自己的记者证、录音笔和小型摄像机,风风火火地冲出了办公室。
第一站,金橡大道,“永恒印记”奢侈品店火灾现场。
曾经象征着奢华与品味的旗舰店,如今只剩下一片焦黑的废墟。空气中依旧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警戒线将好奇的民众隔绝在外。几个警察无精打采地守着,似乎对这种“常规”的火灾后续己经麻木。
玛丽亚亮出记者证,畅通无阻地进入了封锁区。
她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断裂的钢筋,融化的玻璃,以及那些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奢侈品残骸,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场大火的猛烈。
“太惨了,真是太惨了!”一个穿着制服,脸上还带着泪痕的年轻女店员,对着玛丽亚的录音笔泣不成声,“前一秒还好好的,我们还在准备晚上的VIP客户专场,下一秒……火就那么‘呼’地一下烧起来了!就像……就像有人在里面扔了个燃烧弹!”
“燃烧弹?”玛丽亚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你确定?”
“我……我不知道,”女店员有些语无伦次,“但那火真的太邪门了!先是那个智能香氛系统,突然‘噼里啪啦’乱响,冒火花,然后旁边的丝巾就着了!我们想去拿灭火器,结果灭火器箱子卡死了,怎么都打不开!然后烟雾报警器也跟哑巴了似的,过了好久才响!”
玛丽亚眉头紧锁。
智能系统故障?灭火器打不开?烟雾报警器失灵?
这一连串的“小意外”,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当时店里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玛丽亚追问。
女店员努力回想了一下,摇了摇头:“好像……没什么特别的。顾客都挺正常的,除了……除了有个看起来特别倒霉的年轻男人,脸色苍白,走路还有点一瘸一拐的,在我们店门口晃悠了一下,没进来。”
“倒霉的男人?”
“嗯,就是感觉他浑身都透着一股‘丧’气,”女店员比划着,“不过他很快就走了,火灾发生的时候他肯定不在附近。”
玛丽亚在笔记本上迅速记下了这个细节。一个“倒霉”的男人?这算线索吗?
她又采访了几个当时的目击者和消防员。
描述大同小异,都强调了火灾的突发性和蔓延速度的不可思议。甚至有消防员抱怨,他们赶到时,附近的消防栓竟然也出了问题,水压低得可怜,差点耽误了灭火。
“这他妈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纵火案!”一个脾气火爆的消防小队长,对着玛丽亚的镜头低声咒骂,“什么狗屁意外!老子干了十五年消防,从没见过这么邪门的火!”
玛丽亚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首觉告诉她,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意外。
官方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义正辞严地将火灾归咎于“老旧电器短路”和“店内消防措施不到位”,并承诺会彻查。
玛丽亚看着电视屏幕上那张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脸,差点把手里的遥控器捏碎。
“骗子!全都是骗子!”
她关掉电视,眼神里燃起了愤怒的火焰。
联邦政府一定在隐瞒什么!
她决定扩大调查范围,把近期所有离奇事故都串联起来。
她去了月桂树旅店的爆炸现场。那里同样被封锁着,但玛丽亚还是设法找到了一些当时住在旅店的客人。
“太可怕了!我刚躺下,灯就开始闪,然后水龙头喷黄泥汤,隔壁房间就冒烟了!我们跑下楼,电梯卡住了,消防喷淋跟下暴雨似的!刚跑出酒店,‘轰’的一声,二楼窗户整个都炸飞了!上帝啊,我以为我要死在那儿了!”一个惊魂未定的中年妇女,抱着自己的宠物狗,声音都在发抖。
玛丽亚听着这些离谱的描述,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冲击。
这些受害者口中的“巧合”,己经超出了正常人能够理解的范畴。
在调查机场行李失踪案时,她采访了一位差点被误抓为毒贩的倒霉商人。
“我就是丢了个行李箱!结果他们说我的箱子里有毒品!天地良心,我连烟都不抽!后来机场乱成一锅粥,到处都是警察,跟拍电影似的!最后才发现是另一个箱子破了,里面的东西滚了出来!你说我冤不冤?”商人一脸的生无可恋。
玛丽亚越调查,心中的困惑就越深。
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但细究之下,却都透着一股浓浓的“非正常”气息。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这天,她得到线报,城市供水系统的一个重要泵站发生了故障,导致大面积停水。官方解释是“设备检修失误”。
玛丽亚立刻驱车前往。
泵站外围己经拉起了警戒线,几个工程师模样的人正对着一些图纸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玛丽亚举起相机,试图从外围拍摄一些素材。
就在她专注取景的时候,头顶突然传来一阵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她下意识地抬头,瞳孔猛地一缩!
泵站外墙上一个巨大的金属通风管道,固定螺栓不知为何松脱了,正摇摇欲坠,眼看就要砸下来!
而她,正好站在那致命的坠落轨迹之下!
“小心!”
一声惊呼从不远处传来。
玛丽亚脑中一片空白,身体却本能地向旁边扑倒!
“轰隆——!”
沉重的金属管道带着万钧之势砸在她刚才站立的位置,地面都震动了一下!激起的烟尘呛得人睁不开眼。
玛丽亚趴在地上,心脏狂跳,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只差一点!
如果她反应再慢半秒,现在恐怕己经被压成肉饼了!
“女士,你没事吧?”一个穿着工装的年轻工程师跑了过来,脸上写满了惊恐。
玛丽亚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腿肚子还在发软。她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目光却死死地盯着那个砸落的通风管道。
又是一个“意外”。
一个差点要了她命的“意外”!
她突然注意到,在泵站门口,一辆黑色的轿车正不引人注意地驶离。车窗摇下了一半,一个戴着墨镜、面容冷峻的女人,似乎朝她这边瞥了一眼,眼神锐利得像刀子。女人旁边,还坐着一个看起来有些无精打采的年轻男人。
那对男女……玛丽亚觉得有些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他们是谁?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一种强烈的不安感,如同潮水般将玛丽亚淹没。
她感觉自己好像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看不见的漩涡。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在干扰着她的调查,甚至……想要阻止她。
她的录音笔,在采访关键证人时,会莫名其妙地没电。她的相机,拍摄到的重要画面,会无缘无故地模糊不清。甚至她约好的一些线人,也会在最后一刻突然反悔,支支吾吾地说“不方便”。
这一切,都太诡异了!
深夜,玛丽亚回到自己凌乱的公寓。
墙上贴满了各种剪报、照片和手绘的关系图,用红色的线条连接着,像一张错综复杂的蜘蛛网。
她看着这张网,第一次感到有些迷茫。
没有凶手,没有动机,只有一连串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倒霉事件”。
这真相,到底是什么?
她疲惫地瘫倒在沙发上,脑子里却越来越清醒。
不!她不能放弃!
越是诡异,就越说明这背后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她,玛丽亚·加西亚,联邦电视台的王牌记者,一定要把这个秘密挖出来,公之于众!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自己主编的电话。
“主编,我需要更多的资源,我正在调查的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玛丽亚,我知道你很执着,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太深入的好。”主编的语气带着一丝劝诫。
“不!我必须查下去!”玛丽亚的语气斩钉截铁,“我预感,我正在触碰一个足以颠覆认知的真相!”
她挂掉电话,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坚定的光。
她己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但也同时嗅到了……一个超级大新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