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息不已,接着道:“如果他们后续产能跟上了呢?”
“也不要紧,南非、赞比亚、刚果还有源源不断的矿石供应……
我们精炼后制成电缆,大部分满足瓜港本地房地产、建筑业发展需要,少部分出口给周边国家,从规模而言不算太大,但比把矿石拉到大陆,精炼完完再送过来要省事。”
第417章:展望(21)
“我们是不是又被莫斯科两面派给耍了?”
5月1日,在主席视察并慰问瓜港基地并赶赴天方省的同一天,中苏举行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签署了一系列条约,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三项:
-远东滨海区土地交易协议公布;
-在苏联5大城市试点开办证券交易所和有关证券公司,交易有关中国金融产品;
-由中国出面建设瓜达尔-新苏维埃港-卡拉奇联合铁路。
与此同时,华盛顿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更多消息:
-中国承认俾路支现状并归属苏联;
-中国默认叙利亚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公投结果;
-中国承认俾路支与巴基斯坦局部领土互换并实现苏联与印度接壤。
从这些内容即可得知,中苏关系进行了新一轮调整。
虽然不明白中苏间具体如何勾兑,但美苏合作、共抗中国的话言犹在耳,莫斯科转眼间又和中国拉扯上了?
尼克松甚至气急败坏地问基辛格:“这像不像苏联当初答应对华进攻,骗了我们37亿,转头又装没事一般?”
基辛格非常不确定,中国接受俾路支加入苏联可算远东滨海区归中国赎买的对价,那中国同意苏联-印度直接接壤及默许叙利亚加入苏联又怎么回事?
但联苏抗华是他亲自提出的大战略,只能安慰尼克松:“莫斯科内部权力斗争还很厉害,尚未完全稳定下来,还需要一些时间,我并不认为中国的很多开创性和调整就完全是坏事,比如苏联进入叙利亚后,共同对付伊朗的计划可以行动了;
苏联、印度关系进一步密切后,我们与印度的关系也可改善;
巴基斯坦将陷入完全孤立无援的境地,这同样是可以拉拢的点。
哪怕经济上一些突破也可以利用,中国能去苏联开证券公司执行境外证券交易,我们行不行呢?
中资银行可以在苏联设立分支机构,美资银行是不是也行?
美苏关系尚无法马上调头,最起码可以先让我们享受到类似中方的待遇吧?”
尼克松点头称是,表示可按该思路去谈判。
基辛格觉得完全执行尼克松的指令也不对劲,万一翻车怎么办?又找沃金斯沟通。
沃金斯并不反对美苏接近,但强调有关经济利益让渡尤其是贷款必须要小心,没确切好处与把握,不能给苏联任何甜头!
中苏勾兑当然发生了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变故。
本来中苏谈的是16万平方公里沿海土地交割,但林冠华又是送汽车、又是发勋章,还提议让苏联-印度直接接壤,让勃勃特别高兴,在原本象征性会谈中,苏联又额外让了4万平方公里出来,将面积扩大为20万平方公里。
南面的海参崴走廊已很狭窄了,变不出领土;伊犁河谷和南西伯利亚暂时也不便交易,苏联这4万领土给的是北路延伸,分界线在乌第河-外兴安岭北麓再向北推进一部分,多出4万平方公里包括朱格朱尔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块也明确为中方赎买领地。
名义上还是糊弄为乌第河-外兴安岭争议地区的一部分。
中方也不较真,你说争议领土那就是争议领土,反正重新划界后归我了!
勃勃也不是脑子一热就让步的国家领袖,也知道中苏逆差太大,剩下钱不够花,这4万平方公里让出去,至少又可冲销24亿人民币逆差,确保苏联安然度过粮食危机。
他也没把话说死,意思两国关系拉扯得好,下一步让中国赎买朱格朱尔以北到鄂霍茨克市间那1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也可以谈。
中方一口应承,摆出不管你啥时候卖我都承接的姿态。
逆差真是很好的拿捏利器,逼得北极熊自己为自己找补把领土让出来填平。
关于这一点,主席也请教过斯小林和陈云,难道苏联真没办法改变逆差么?
办法当然有,只要改中苏贸易由目前卢布结算为人民币结算就行,那样莫斯科就不得不量入为出、强行平账了。
可惜强行平账的前提是要能保证足够物资输入,没那么多民用物资输入,苏联国内非翻天不可,这是米高扬和柯西金都不敢冒的险,否则以他们的管理水平,哪会想不到改变结算货币这一条?
苏联的窘迫之处在于,除了中国,其他没哪个国家接受卢布支付,偏偏苏联的外汇和黄金已耗费得一干二净!
这才是最关键的七寸。
勃勃访华回归后,内部立即召开会议并确定三个重大项目:
-修建里海-团结港石油管道输出线,并修一条支线到瓜港,全力输出石油和天然气平账;
-修建奎达-苏维埃港、奎达-沙漠-印度焦特布尔的连接铁路线;
-完善奎达-俾路支走廊的现有铁路线,并尽快将轨距从1676mm改为1520mm。
瓜港-苏维埃港-卡拉奇的铁路是横向铁路,由中方出面负责,这条线路只能帮助苏维埃港获得经过转口的物资以便加速苏维埃港建设,不等于能便利印度物资出海,只有两条新修的铁路才能完成这个目标,并真正地把团结港、苏维埃港、奎达(俾路支加盟共和国首府)串起来。
一想到又要砸钱投资修铁路、建港口,柯西金颇为无奈,但大局告诉他这却是必须的,进一步辗转腾挪。
为能获得来自印度的粮食,苏联也拼了:准备先从印度折腾200万吨小麦,用铁路线+军火加以平账,印度政府答应尽快输出并走卡拉奇口岸交货。
印度自身剩余粮食并不多,额外调出200万吨,纯纯要饿死人不偿命的节奏。
其他南亚国家心情各异地看着看印度的卖力表演,默默搜罗库存军火,将所有不需要的破铜烂铁全卖给印度各地抵抗力量与民间武装。
最让人绷不住的是,各国搜罗完毕后又来了十几万吨废钢铁,交给各国并让各国发卖给印度内部分离势力。
一开始大家也没当回事,后来越看越吃惊,这些废钢铁除极少数例外,很多都是俄式武器,从铭牌和型号上看,大部分是二战库存,但居然还有不少沙俄时代的旧库存!
全世界有此库存的地方有且只有一个:苏联!
南亚各国外交家还带来惊人消息,目前在非洲大打出手的尼日利亚、刚果等地冲突,很多用的也是俄系废钢铁!
再一路追踪下去,连欧美媒体都闭嘴了,发卖这批废钢铁的操盘手是最近业务快速膨胀的苏泰!
苏泰从美国输入粮食到苏联列宁格勒,再从那里带走废钢铁!
到底是国家意志还是军方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