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46章

第46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60
更新时间:
2025-04-25

数已尽,救不活啦……”
  一帮人长吁短叹,伤感不已,虽然到功德林后已有了心里准备,但多少还心存幻想,想着没准重演抗战时退守西南一隅的奇迹,没想到兵败如山倒,完全无济于事。
  功德林陆陆续续会来新人,这是众人最翘首盼望的事,因为能从新来者处打听到新鲜消息。
  虽然战犯管理处每天会提供《人民日报》给学员们阅读,上面也刊载有前线动态,但他们一般不怎么信,毕竟《中央日报》“歼敌几亿、转进台湾”的光辉事迹历历在目,他们下意识把报纸上所有报道都斥之为假消息,唯独新进来的人亲身经历的消息会让他们感觉更真实、更可靠。
  “你怎么这么快被送到功德林来了?”廖耀湘不解,“我在抚顺呆了好久才被转移过来,按道理你该被就近关在重庆先杀个下马威,再慢慢挪过来,哪有直接送北平的?”
  “是先在白公馆关了几天,据说那地方当初关押过叶挺,不过正好有专机到重庆,就被陈赓送这里来了……”宋希濂摇头道,“败军之将,都当了阶下囚,关哪都一样,这倒无所谓。不过,你们刚聚在一起干什么?”
  “没干什么,共产党说给我们治病,打针呢……”
  “盘尼西林?”
  “对,你怎么知道?”
  “猜的……飞机上我也看到有人在给病人打盘尼西林。白公馆里关押了几百个共产党要犯,保密局下手又重,很多人身体都有问题,北京派了医疗队到重庆给他们治病,还把伤势最重的接到北京治疗,我和陈赓坐的就是这班飞机。
  他告诉说盘尼西林已国产化了,供应不成问题,这次他手下很多伤员也用上了。妈的,老子在重庆搜遍全城都找不到多少药,一盒盘尼西林花一根金条都买不来,打屁啊!飞台湾的机票更贵的离谱,一个座位20根金条还要托关系!
  小蒋从重庆机场撤退时,差点被人围住走不了,最后把飞机上10万多银元洒在地上引诱他们哄抢才逃跑的,他起飞后不到3小时,机场就被共军控制啦。”
  众人交头接耳:“看来共产党真把盘尼西林给国产化了?要不然手头不会这么宽裕。”
  宋希濂没太关注盘尼西林,只不无伤感道:“虽然飞机已重新喷涂了油漆,但我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以前两航的飞机,好些隐蔽部位还有青天白日标志没去除……哎,抗战胜利没几年,一下就又城头变幻大王旗了!”
  众皆默然无语,现在不但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他们还都从高高在上的党国栋梁沦为了阶下囚。
  其实宋希濂有一点不知:北京到重庆的专机上除给白公馆志士治疗的医疗队外,还有陈绍宽等人组成的赴英海军采购代表团,他们从重庆出发去了印度新德里,但因为这是绝密消息,故而陈赓并未和他透露。

第42章:悄然变动的时间线(上)
  陈赓回京并解送宋希濂入功德林只是顺带,他真正的任务是向中央汇报前线的大体情况。
  按中央部署,西南战役作战中,陈赓虽然在行政上隶属二野,但其直接指挥的第4兵团在渡江战役后转归四野统辖。作战中他直接指挥左路军,下设4兵团(陈赓兵团)和15兵团(邓华兵团),不但解放了广东,还担负向广西、云南进军,追歼残敌的任务。
  一开始他以为是要听取有关广西、云南前线的作战情况,没想到主席第一句话就出其不意:“你觉得,海南战役怎么打比较有把握?”
  “哎呦,这可难倒我了……”
  陈赓挠头道,“根据上次中央的命令,海南战事后续由广州军区负责,而我4兵团要入云南、广西作战。目前除少部分后勤机关与伤员滞留广东外,其余主力大体都在云南,未分配到解放海南的任务。”
  建国初期,钦、廉地区均归于广东,广西是地地地道道的内陆省份,根本没有出海口,陈赓所谓部分滞留广东,主要指追歼白崇禧、余汉谋所部时遗留在钦、廉地区的极少数兵力,4兵团主力已入云南,包括他本人都去了昆明。
  “据我稍微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广州军区方面已在进行前期部署,大致以邓华同志的15兵团为主力,12兵团韩先楚同志的40军为配合,具体怎么打因我未参会,完全不清楚。
  我个人意见是,渡海作战急不得,比渡江战役难度更大,需要妥善准备与前期演练,尤其我军渡海船只不够,对海南敌军布防情况不了解,渡海作战经验缺乏,需要更加谨慎,以免犯金门战役中操之过急的错误。”
  10月份金门战役的失利虽然在中基层指战员处并未扩散,但在高级将领中并非秘密,给渡海作战蒙上了一层阴影。中央本来要求广州军区在1950年2月发起解放海南战役,但显然前线有不同意见。
  “这次喊你来,是因为出了大变数。”朱老总慢悠悠道,“你在重庆机场转机时遇到陈绍宽没有?他带着代表团去英国买军舰了。”
  陈赓大惊:“我确实在机场看到了陈绍宽,甚至还和他聊了两句,他说要去印度,与他一起的还有乔冠华等几位同志,我以为他们去印度谈外交工作,根本没想太多……”
  乔冠华早年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抗战中主要撰写国际新闻评论,后到《新华日报》工作并参与中共代表团,1949前夕转往香港,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8月份刚回北京。
  在挑选陈绍宽副手时,中央进行了慎重思考:一方面此人年纪不能太大、资历不能太老,以免压过了陈绍宽;另一方面,此人要有丰富的外事经验,同时又要与英国方面有联系甚至打过直接交道,还能为中央高层所信任,至于是不是懂海军,可派其他年轻秘书随行。
  在多重因素遴选下,乔冠华顺理成章入选了。
  总理笑道:“确切地说,目前有两个采购团,一个以少奇同志为团长,萧劲光、刘亚楼两位同志分任副团长,他们乘火车去了莫斯科,除采购军舰外还要采购空军装备;
  另一个是以陈绍宽为团长,他们将从印度转去欧洲,根据目前获得的消息,他们已成功抵达了新德里,明日将从新德里出发去伊斯坦布尔(经停德黑兰),再考虑从那里去伦敦。”
  主席问道:“你说说看,这两个代表团谁更可能买到军舰?”
  陈赓毫不犹豫道:“虽然我对具体情况一无所知,但非让我押宝,只要中央肯出美元,在目前场面下,反而可能英国人可能性更大一些!
  我在广州解放后就听说英国人通过香港渠道偷偷摸摸卖船只、汽油、药品给我们,但只要港币、黄金或美元,正好部队收缴了些港币,就建议剑英同志先拿去花,以便解燃眉之急。
  如果没有现款,还需贷款才能买,那我猜英国人不愿意做这种生意。”
  “哈哈哈,好你个陈赓,原来你早和英国人打上交道了嘛……”
  陈赓大喜:“这是来真的?英国人真肯卖军舰给我们?”
  “是不是肯卖不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