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米、6000米奈何不了你,拉近到3000-4000米还打不过你么?更别说双方原本都缺乏可靠的火控系统,7000米外开炮基本打不中对手,只能听个响给自己壮胆,实际交火范围基本在3000-4000米!
顺着该思路下去豁然开朗:一旦让两舰近身到2000-3000米拼刺刀,那国党海军再牛逼也顶不住。
无论驱逐舰还是炮舰,其上层建筑装甲厚度都很薄,少的只有5-6mm,厚的不过10-16mm,别说挡炮弹,就是12.7mm机枪子弹都有机会将其击穿。
37mm高射炮配合钨芯穿甲弹,2000米外仍有近30mm垂直穿甲深度,即便3000米依然可穿透14mm匀质钢板,别说国民党常用的信阳、太平、太康之流扛不住,就是把雪风号拉过来也得跪。
何况此时已改名丹阳号的雪风号因台风而搁浅在澎湖浅滩上,焦头烂额的国党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将其修复,更不用说投入交战了。
国党中比驱逐舰再次一等的就是护卫舰,桂永清倚为重心的太平号与太康号也就是1200吨级别的护卫驱逐舰,比西安号、长沙号强些,但不具备压倒优势。
海军迫切希望能有军舰顶住太平、太康,因为登步战役失利总结经验教训有一条:敌海军对战场实施控制,使我军后续梯队增援力量根本上不去。打陆战我们不怕任何对手,但海军能不能帮我们顶住对方军舰?不求你们压制对手地面火力,但至少不要让敌军舰火力压制我们!
该结论让海军压力山大,毕竟新中国海军除国党投诚起义官兵外,其他全从陆军转职而来,对陆军遭遇感同身受,金门战役、登步战役没能掩护陆军,让陆军孤军奋战以至损失惨重,海军上下非常不安并憋了一肚子气。
就连远在苏联考察的海军司令萧劲光都念念不忘两舰改造,特意发电报回国要求快马加鞭,尽快形成战斗力!
一旦打破敌人海上封锁,拿下舟山还不易如反掌?这也是海军提议再战舟山的动机所在!
第21章:战役决心
听到海军力主使用新装备打舟山战役,主席皱眉道:“我理解大家对利用新装备打破敌海军封锁的迫切心理,但打仗不能盲目冲动,要有章法,要有铺垫,金门、登步已交了两次学费,代价不可谓不惨痛!
新装备就算明天安装成功,能不能用,好不好用,还是未知数;哪怕圆满达成设计指标,也要经受实战检验,理论是一回事,实际打起来是另外一回事。
退一步说,海军如何与陆军配合,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战斗力,都是全新的战术课题,需要好好研究。我们确实很着急完成祖国统一,但再急也不能忽视客观规律,乱打乱冲是要死人的。
从英国买军舰,他们说至少要3个月适应期,西安号、长沙号成军难道就不需要适应期?”
聂总长道:“海军也没说直接拿新装备去打舟山战役,他们计划新装备成军后在上海外围执行反封锁,看能不能和国民党炮舰较量一番,如确有威力,即考虑纳入舟山战役。
海军为这次准备了不少力量,除西安、长沙舰外,还打算出动包括黄安舰在内、目前能正常使用的5艘较大的炮舰,再出动2艘LST大型坦克登陆艇、3艘LCI大型人员登陆艇、5艘LSM中型登陆艇帮陆军运送兵力!”
打舟山是海军强烈建议的方案,并与三野进行了初步沟通,相对历史存在两个重要变数:
第一是林冠华提供了重要情报。
国党海军并非没有大型军舰,编制中还有比雪风号更强大的军舰——日本秋月级防空驱逐舰宵月号,排水量高达2700吨!
可笑的是,因体量过大及英美赠舰陆续到来,国党海军人员不敷分配,常凯申忙着扩充陆军,压根没精力管海军,这么大一艘军舰就让其停泊在青岛处于封存状态而无法投入战斗,即便拖运到台湾也因为缺乏武备、零件而只能当训练舰使用,毫无战斗力。
几年内战下来,海军起义又跑了很大一部分人,本来人手就不够,现在就更短缺。
宵月、雪风不具备战斗力,剩下的国党海军舰艇也就是小猫两三只,比解放军确实强,但强的有限,此消彼长之下,目前是两岸海军实力最接近的当口!
第二是二六上海防空战胜利。
驻扎在舟山的国党空军遭此重创后,兵力减少、士气严重受挫。登步岛战役中,国党飞机给了登陆部队极大威胁,趁对手虚弱之际发动舟山战役,可将对手空袭干扰降低到最低水平。
更重要的是,海军知晓上海防空作战内幕,知道是凭借了雷达和新型火控系统,既然地面防空好用,那海上应该也不成问题,信心比较强烈!
海军列举了两条关键理由:
-包括新装备在内,海军能用的主力全给三野用上,全力以赴打配合!
-只要打掉舟山,国党就无近距离海空基地了,今后将没飞机空袭上海,甚至没军舰骚扰上海港,对上海防御态势是一了百了的解决方案!
这两条好处看得见、摸得着,三野一下子动了心,上海可是三野本部所在,司令员还在上海当市长呢!
中央已将台湾战役主攻任务明确交给三野9兵团,但因金门战事失利,9兵团非常谨慎,经过讨论,内部明确一个观点:没有海军配合,台湾战役不可能获胜,要打陆海协同战役,不挑机会练练手不可能,打舟山就是最好的试金石。
三野高层对此持首肯态度。
为配合作战,紧急调用了三野唯一的两栖作战团,该团装备了缴获的美军DUKW-353轮式两栖登陆运输车(又称鸭子式两栖登陆车);华东军区甚至在考虑要不要把手里唯一的坦克大队拉出去打仗,里面有16辆斯图亚特坦克可用,这些坦克都是美国送给国党的美援物资,又被解放军陆续所缴获!
李克农补充道:“虽然蔡孝乾有很多问题,但客观来说,到广州后还是给了一堆岛内重要情报的,吴石同志这条线也保住了,与他接头的同志前两天冒着危险送回来一堆微缩胶卷,卷其中就有舟山布防情况,我让他们尽可能潜伏下来,等候下一步指示……”
朱老总笑道:“劲光不是和亚楼同志在苏联考察嘛,亚楼同志发电报来,老萧一个劲在怂恿他,说上海、宁波机场都建好了,让空军打舟山时拿12架战斗机出来配合作战,亚楼也有点跃跃欲试,和军委拍了请示电报!”
主席点点头:“这很好嘛,说明交了两次学费,我们的同志终于有点开窍了,明白两栖登陆战役是海、陆、空三家共同配合的战役,不是陆军一家的事,更不只是三野的事。
不过,亚楼和劲光同志都还在苏联呢,这前线打仗,两个司令员不坐镇一线指挥?亚楼不一定要在,但劲光肯定要在啊……”
总理无奈道:“劲光同志已准备回来了,先坐飞机到远东,然后再坐火车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