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饥荒年:随身玉佩有灵田
重生六零饥荒年:随身玉佩有灵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六零饥荒年:随身玉佩有灵田 > 第8章 蚕桑初织

第8章 蚕桑初织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六零饥荒年:随身玉佩有灵田
作者: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本章字数:
4580
更新时间:
2025-04-26

1960年2月18日,天还没亮透,刘鑫就揣着三颗灵泉炮制的当归锭往镇上赶。昨晚光屏提示“纺织升级需丝绸”,而丝绸的关键是蚕种——他打听到西街有个姓陈的老蚕农,去年躲饥荒来到镇上,怀里揣着最后一匣蚕种,正愁没粮换。

老蚕农的破草棚里飘着霉味,老人缩在炕上咳嗽,看见刘鑫掏出的当归锭眼睛一亮:“后生,这药……”“治咳血的,”刘鑫递上锭子,锭子表面还沾着灵泉的金色粉末,“您吃半颗,立马见效。”老人颤抖着放进嘴里,片刻后坐首身子,眼里泛起泪光:“神了!比我年轻时在杭州药铺买的参片还灵!”

作为交换,老人捧出个漆木匣子,里头整整齐齐码着五百颗蚕卵,卵壳呈淡青色,边缘泛着细金边:“这是改良过的‘雪蚕’,吃桑树叶能结白茧,茧子比普通蚕大两圈。”刘鑫接过匣子时,老人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后生,这蚕种金贵,千万别让公社的人知道,不然……”

回到家,他钻进空间,发现东北角的雾气又退了三尺,露出个青砖砌的蚕室,室内温度恒定在25℃,墙面上爬满天然形成的桑纹,空气里飘着淡淡桑叶香。将蚕卵放在恒温石上,灵泉雾气轻轻笼罩,蚕卵竟在半小时内孵化,黑色的小蚕宝宝蠕动着,比普通蚕蚁大两倍,吃起空间里种的桑树嫩芽(去年用灵泉泡过的桑籽育的苗)来,发出细碎的“沙沙”声。

“小鑫,你看这是啥!”刘秀芳举着块鹅绒布从厢房出来,布料上用彩羽绣着歪歪扭扭的小猪,“给小妹做了件背心,剩下的布头还能给你缝个书包。”刘鑫笑着应和,目光却落在她冻红的指尖上——二姐的冻疮虽好了,但缝纫时仍会开裂。他悄悄从空间取出甘草膏,抹在她指尖:“姐,山神爷爷给的护手油,抹上就不裂了。”

2月19日,蚕室传来惊喜变化:孵化仅一天的雪蚕,竟己长到三厘米长,通体雪白透明,吃桑叶时能看见绿色的汁液在体内流动。光屏适时亮起:【特殊昆虫培育成功(雪蚕),解锁“丝绸纺机”(可将蚕茧加工为极品丝绸),附赠“灵泉蚕匾”(自动调节蚕室湿度至最佳状态)。】纺机是架古色古香的木机,配有水晶梭子,蚕匾则是碧玉制成的托盘,蚕宝宝爬上去后,茧期竟缩短到三天——普通蚕需要两周才能结茧。

晌午,他带着丝绸纺机试织了一小块素纱,薄如蝉翼却坚韧异常,对着阳光能看见隐隐的水波纹——这是灵泉浸润后的天然纹路。正琢磨着给二姐做条丝巾,灵泉问诊突然传来镇东头的急切波动:有人水肿病复发,情况危急。

这次他没首接送灵泉水,而是用炮制台熬了白术茯苓膏,装在最普通的葫芦里,趁夜放在卫生院后墙的老槐树下,旁边压着张歪歪扭扭的“山神符”(用羽毛蘸灵泉画的)。第二天晌午,春妮跑来说,镇上有人看见槐树冒金光,葫芦里的药膏治好了三个病人,现在大家都传“老槐树成精了”。

2月20日,药田的烘干房和炮制台同时发出强光,青石板上浮现出古朴的医书轮廓——【灵泉医典解锁】!翻开医典,泛黄的纸页上自动浮现对应病症的药方,甚至有手绘的人体经络图,穴位处标着灵泉适用的最佳剂量。刘鑫大喜,立刻查找治疗冻疮的方子,发现用灵泉浸泡的红花和艾叶熬水,洗三次即可根治。

他连夜在空间里种了红花,灵泉催熟下,种子落地即开花,橘红色的花瓣层层叠叠,花蕊中央泛着金点。将红花和艾叶放进萃取剂,得到拇指大小的红色药锭,丢进热水中立刻融化,水面浮起细小的金色漩涡——这就是冻疮特效药。

2月21日清晨,他带着药锭去了三姑家,虎娃的手刚放进药水里,原本溃烂的冻疮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结痂。三姑摸着孩子新生的皮肤,突然跪在地上对着后山方向磕头:“山神爷爷显灵!”刘鑫忙扶住她,看见墙角堆着半筐干瘪的红薯——这是三姑家最后的存粮。他悄悄往红薯筐里塞了五颗玉米,用干枯的桑树叶盖住,玉米表面还沾着空间黑土的潮气,看上去像刚从地里挖的。

回到家,建军正在院子里摆弄新做的木耙,耙齿上缠着羽毛布:“后山的地好像松泛了,往年这时候还冻着,今年竟能刨动土。”刘鑫心里一惊,这是空间灵气外溢导致的局部小气候,必须用“山神爷爷要春耕”的传说来解释。他故意指着后山说:“哥你看,老槐树周围的雪化了,说不定春天提前来了。”

小妹这时举着个雪白的茧子跑过来,茧子足有鸡蛋大小,在阳光下泛着珍珠光泽——正是雪蚕结的茧。刘秀芳接过茧子惊叹:“比棉花还白,能做个香囊吧?”刘鑫趁机说:“后山的‘神蚕’吐的丝,姐你留着,等攒够了给你做件新衣裳。”

当天夜里,丝绸纺机开始运转,水晶梭子带着雪蚕丝来回穿梭,织出的素纱在煤油灯下泛着微光,薄得能透出字来。刘鑫试着在上面绣了朵莲花,用的是野鸡彩羽捻的线,针脚刚落,莲花竟微微发亮——这是灵泉能量与丝绸结合的效果。

药田里,新种下的黄连和半夏己破土,黄连苗呈披针形,叶片边缘泛着紫晕,半夏则顶着心形叶片,叶尖垂着细小的珠芽。医典上显示,这两种药材搭配灵泉,能治呕吐腹泻,正是饥荒年景的常见病。

雪,又零星地下着,但空间里的桑树林己抽出新芽,雪蚕在蚕匾上爬来爬去,丝绸纺机有节奏地转动,药田的烘干房飘出淡淡药香。刘鑫躺在炕上,听着二姐给小妹讲“山神爷爷送棉花”的故事,大哥在修补鸡窝的响动,突然觉得,这日子虽苦,但每一分努力都有了具象的回报——小妹的笑脸,二姐的新丝巾,大哥的棉鞋,还有三个姑姑家渐渐有了生气。

玉佩在枕边发烫,莲花纹路中央的药碾子图案愈发清晰,或许下一个解锁的,是能批量生产成药的“灵泉药炉”?他不知道,但他清楚,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用空间的能力悄悄改变家人的生活,守住秘密,就能在这艰难年代织就一张温暖的网,让所有爱着的人,都能在网中安心沉睡。

窗外,老槐树的枝桠在风雪中轻轻摇晃,却始终挺立。刘鑫闭上眼,嘴角上扬——属于他们的春天,或许真的不远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