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吧?”
“666!”
大家看了都非常赞叹。
不少人更是为自己曾经嘲笑徐达长得黑而道歉!
真是人不可貌相,英雄不看出身啊!
说的应该就是中山王徐达了吧!
……
傅子春继续讲下去!
“可以说,经过这几仗之后,朱元璋集团从一开始濠州的小团队逐渐发展壮大,也开始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但是,身为农民起义军,想夺天下也没那么简单!”
“控制了应天之后,天下的局势基本上己经形成!”
“当时的朱元璋集团非常清楚,他们西面受敌,在北方是元朝的军队,在东边有张士诚,在西边有陈友谅,南方还有方国珍、陈友定等人。”
“虽然这些起义军都说要反对元朝,但他们心里明白,等元军的力量变弱后,彼此之间为了夺取最高权力必定会有一战!”
“当朱元璋攻打元军时,他的城池也曾被陈友谅和张士诚反复袭击。”
“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最大的对手不再是北方的蒙元,而是那些曾经一起反元起义军的领头羊!”
“为了解决这个麻烦,他派徐达为大将军,向东进发,攻击东边的土地,经历了两年多的南征北战,朱元璋的实力变得更强了!”
随着傅子春的声音结束。
背景中出现了一张地图!
这时,朱元璋的势力覆盖了江苏、安徽南部及浙江西北部地区,同时还被多个力量夹在中间!
一时之间,各个势力之间的矛盾急剧加深。
为了获得更多土地,扩张自己的地盘。
东边的张士诚和西边的陈友谅不断对朱元璋的地盘进行攻击!
在这之中!
徐达起到了关键作用!
无论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的骚扰,他都能一一解决,并且每次都让敌人败退!
“可以说,徐达从一个草根一步步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将军!朱元璋自称吴国公之后,任命徐达为大元帅!”
“朱元璋此时的目标己经不仅仅是称王争霸了!”
“他希望统一龙国,赶走蒙元,创立一个新的汉人国家!”
“面对张士诚和陈友谅集团不断的骚扰,朱元璋很清楚,双方迟早会有一场决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集团己经实力雄厚。
他认为时机成熟了,决定先击败西方的强敌陈友谅,然后再消灭东方的张士诚!”
“于是,朱元璋统一天下的战争正式开始了!”
伴随着傅子春的声音再次响起!
画面中出现了朱元璋的部队出征宣誓的画面!
一支支训练有素的士兵争相向前冲锋!
其中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徐达!
他首先攻破了陈友谅的江防,随后又打败了对方的第一名将赵普!
在他的努力下!
安庆地区也被朱元璋收入囊中!
陈友谅想回来救急,却中了徐达的圈套,损失惨重,死了上万人。
接下来陈友谅联合张士诚一起围攻应天,但又被徐达从内到外夹击,两支敌军接连大败,徐达接着乘势收复太平等地,并进一步占领了很多陈友谅的领土。
经过几次大战,陈友谅集团和张士诚集团的力量都被削弱了许多!
后来,陈友谅气愤难平,集结了所有手下兵力共六十万,想要和朱元璋决一死战!
“可以说,这场战役至关重要!”
“这是朱元璋最危险的一次战役!”
“当时他水陆合计二十万人,而且装备和船只都不如陈友谅,双方实力悬殊很大!”
“听说陈友谅带兵六十万来的时候,许多将领都吓白了脸!”
“只有徐达告诉朱元璋,这是一场必须打的仗!”
“他一眼看出,陈友谅因为之前多次惨败急于求胜,如果现在朱元璋退了就会失去斗志,将来更难抵挡陈友谅的反扑!”
“所以这场战斗是关系到整个朱元璋集团生死存亡的关键!”
“徐达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他认为,即使陈友谅势力强大,但由于他急于求成,未必不能赢。
与其一点点攻克对方的据点,不如集中优势力量在鄱阳湖一决胜负,这样才能减少更多的伤亡!”
“听了徐达的一番话,朱元璋觉得非常在理,立刻集结兵马,准备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在这场战役中,徐达身先士卒,勇猛无比,在他的带领下,手下的士兵士气大增,每个人都像变了个人似的,战斗力十足。
这一仗,徐达顺利击败了陈友谅的前军,取得了首场胜利。”
“这次胜仗让朱元璋看到了曙光,他看到自己的士兵团结一致,而陈友谅果然如徐达所言急于求成,这让朱元璋觉得很有胜算。
但考虑到东边张士诚可能会乘虚而入,于是他命令徐达回去防御。”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判断是对的,就在他和陈友谅的军队在鄱阳湖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士诚真的趁机发起了袭击。”
“为了稳住后方,徐达率军迎战,成功打败了张士诚和他的部队,从那以后张士诚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也正是这样,朱元璋才能全身心投入到与陈友谅的大战中,并最终赢得了鄱阳湖之战。”
随着傅子春的话音落下,背景画面展示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
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水上战争之一,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朱元璋的手下却毫无畏惧地赢得了胜利。
见到这场景,所有龙国人都震惊不己:
“天哪,朱元璋虽然贵为帝王,但他真的很能打啊!”
“对呀,原本我还以为帝王都不太会打仗呢,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
“真厉害啊,面对数倍于己的力量还赢了!”
“这水战简首是绝了!”
“不过别忘了徐达,他第一次出征就旗开得胜稳定军心,之后又被调去抵御张士诚,贡献很大。”
“没错,只要有徐达在,绝对没问题。”
“可见朱元璋非常信任徐达,才会把自己的背后交给他。”
“哈哈,从前总是朱元璋守家,徐达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