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皓就开始了赶路,李皓看着东边升起来的太阳,然后用右手对着太阳,开始了定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很快就找到了去南方的路。
而不是像那些无知的村民,瞎几把乱跑。
李皓一路向南,期间也有朝廷的赈灾,李皓也去领了一些稀粥喝,但是他还是没有忘记,要继续往南走。
在赈灾的时候,他终于知道了,他所在的朝代,是宋朝,因为那赈灾的官员穿的衣服,就像是宋朝的衣服,只是不知道是南宋还是北宋?
李皓在心里下了个决心,在宋朝,文人最受重视,何不考取功名,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李皓一路向南,一路上有赈灾的粥棚,他就去排队喝点,然后再加上一些老鼠,秃鹫,甚至是树皮。
过去了一个多月,李皓终于是来到了一处河流前,在河流中,李皓洗了一个澡,然后就利用一些现代知识,成功的捕捉到了几条鱼。
李皓自己吃了一条,还剩下三条,他打算找个附近的城镇卖掉,但是走了很远,也就看到了几处村庄。
没办法,李皓只能先去村庄中问问。
李皓来到了一座土砖房,然后敲开了主人家的门,礼貌的问村民。
村民告诉李皓,离这里最近的镇,就是七侠镇,也有20里路。
村民在得知李皓是逃难来到此处的,再加上这里也是李家村,李皓也姓李,李老汉他婆姨为他生了3个女,就是没有生个儿子。
这是天意,李老汉想收留李皓,李皓也不想跑了,干脆就在这里生活下来了算了。
李皓认了李老汉为父,李老汉家里算不上穷,但也不算富裕。
但是李皓有办法让李老汉家富裕起来,不富裕起来,怎么有钱去读书,考取功名。
李家村的隔壁张家村,有一个学堂,条件好的人家,都是把小孩子放那里去读书的,李皓自然是知道,要考取功名,你得参加乡试,成为童生,然后再去考取秀才,再考取举人,然后再参加科考。
秀才就可以免赋税、享受司法特权等。
而举人都可以说是预备官员了,举人可免税、免役,名下土地享受豁免赋税,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可以称老爷了,举人老爷。
那范进中举后,县太爷都要来巴结他,一旦范进参加科考,如果高中,那县太爷都要仰仗他了。
所以现在的第一步,那就是搞钱,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渔拿去换钱,然后再买猪油,制造肥皂,拿去卖钱,这样家里就富裕起来了,之后就要开店铺做酒生意。
当然想法是好的,能不能做?还得要说服李老汉才行。
李皓在山上砍了竹子,编织成捕鱼的陷阱,还有钓鱼的鱼竿,再扯了麻线,做线组,再加上自制的鱼钩,就去河里钓鱼去了。
好在没有让李皓失望,前世的钓鱼水平并没有消失。
李皓收获了5条鲤鱼,以及3条草鱼,外加10几条鲫鱼。
好在是带着自己的三位姐姐来的,要不然一个人还拿不回去。
回到家,李老汉和他婆姨笑的合不拢嘴,毕竟在这个时候,一年能吃几次肉,都不容易。
李皓最后说服自己的爹和娘,才把这鲤鱼和草鱼,拿到集市上去卖。
由于离镇子上远,在这五里铺,就会有一个集市,村民日常都可以在这五里铺,拿着自家的东西去买卖,换取自己所用的东西。
李皓和李老汉第二天一大早就挑着鱼,前往了五里铺,两人前去买鱼,顺带李老汉还将家里的一些农作物也弄了一些,拿去卖。
鱼可是抢手货,还是有些人能吃的起肉的,很快就卖完了,加一起也卖了150文铜钱。
然而李老汉的农作物,卖的并不理想,大半天了,也才卖了几个铜板。
李皓对着李老汉道:“爹,想发财不?”
李老汉道:“你有发财的路子吗?”
李皓道:“孩儿会做肥皂,只需要买肥猪肉就可以了。”
李老汉看着这卖鱼的钱,有些不舍,但是看李皓说的,然后说道:“皓儿,真的可以发财吗?”
李皓道:“爹,我有百分百的把握。”
李老汉一咬牙,道:“那就赌一把。”
李皓在郑记肉铺那里与老板郑屠夫,讨价还价,最后用150文铜板买了10斤肥肉,3斤瘦肉。
瘦肉自然是吃的,而肥肉就是用来做肥皂的。
李皓回到家,就用肥肉还有草木灰,再加上石碱,调制好,放在了提前制作好的模具中。
第二天成型后,李皓将这肥皂按比例切好,然后用纸包好。
李皓拿出来了一块,用来洗衣服,效果很不错。
香皂也和这原理差不多,但是要加上一些花香,以及牛奶,这个也可以弄。
不过这肥皂如果放到集市上卖,卖出去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不符合长期发展。
李皓打算要去镇上一趟,然后找那边的店铺,谈合作,这样才是源源不断的供货,这才是发财之道。
李皓在和李老汉商量后,李老汉同意了,于是李老汉去隔壁村的老张头那里借来了牛车,驾车去了镇上。
李皓在路上,对着李老汉道:“爹,我们的肥皂生意,今天要是弄好了,我们就可以考虑买一头牛了,到时,也弄个牛车。”
李老汉一想,也对哦,牛不仅可以拉车,还能耕地。
七侠镇,坐上牛车都用了1个小时,要是自己走的话,怕是2小时都走不到吧!
李皓在七侠镇找到了好几家谈,但是价格都不高,最后找到了一家胭脂铺,老板姓赵,年岁约莫30来岁,风韵犹存。最终以10文钱一块,与李皓签订了合作协议。
不过赵姐也不是吃素的,如果李皓把这肥皂又与其他店铺合作,那就要赔偿她100两银子作为赔偿。
这个赔偿,就算是把李皓卖了,也赔不起。
李皓这次带来了100块肥皂,拿到了1000块铜板,也就是10两银子,不过肥皂多了也赔的起。
李皓与李老汉也在镇上买了一头大公牛,以及一头小母牛,讨价还价之下,一共花了5两银子。
李皓在七侠镇走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同福客栈,可能这里只是名字相同罢了。
李皓在这里的布装,给自己还有全家人,都定了一套衣服。
毕竟现在有钱了,还是要穿的像样些,接下来那就是自己要去学堂读书了。
对于肥皂的制作,李皓都没有告诉李老汉的,这不是信不过李老汉,而是李老汉如果不小心走漏了嘴,那这不就被别人学了去。
当然现在发财了,李皓也让李老汉一家要保密,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接下来李皓又和赵姐做了几次交易,并且把香皂也发明了出来,赵姐还给了李皓一块牌子,说她们家的生意遍布这整个南宋,持有这块令牌,去他们的店铺,都会受到最高接待。
李皓赚到了钱,也顺利的成为了一名学生,三年后,李皓成为了童生,并且以一首《石灰吟》成功的获得了神童的称号,闻名于这十里八乡。
又三年李皓成功获得了秀才的称号,13岁的秀才,整个七侠镇都以李皓为荣。
又三年李皓成功中举,成为了举人老爷,朝廷更是赏赐了20亩地,再加上县老爷,士绅送的土地,更是高达50亩。
当然这不算贪,因为这在这个时代,这算是再正常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