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烽火:重生嘎子传奇
白洋淀烽火:重生嘎子传奇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白洋淀烽火:重生嘎子传奇 > 第17章 密码本之争:字母替换白洋淀地名

第17章 密码本之争:字母替换白洋淀地名

加入书架
书名:
白洋淀烽火:重生嘎子传奇
作者: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本章字数:
4804
更新时间:
2025-05-03

燃烧瓶战术大获成功后的第七天,区队设在烧车淀的联络站突然遭到袭击。三名交通员被捕,随身携带的情报不翼而飞。鬼不灵村的地道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罗金宝攥着被撕碎的情报残片,指节发白:“肯定是石磊那狗东西捣的鬼!他熟悉咱们的联络暗号。”

嘎子蹲在油灯下,仔细辨认残片上的字迹。这些情报用的是传统的“藏头诗”加密法,只要熟悉八路军常用诗词的人,很容易破解。“我们的密码太老套了。”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地道的拱顶下回荡,“石磊在伪军待过多年,这种加密方式对他来说就是窗户纸。”

刘燕将缴获的日军密码本摔在桌上,牛皮封面上的樱花徽章刺得人眼疼:“可咱们没有专业的加密技术,总不能用白洋淀的土话写情报吧?”她的话音刚落,嘎子的目光突然落在墙上的白洋淀地图上,七十二个淀泊的名字密密麻麻,像撒在水面的珍珠。

“就用白洋淀的地名!”嘎子用炭笔在石板上写下“烧车淀、马棚淀、莲花淀”,“把英文字母和淀名一一对应,比如‘烧车淀’代表A,‘马棚淀’代表B……”他的思路越来越快,前世学过的密码学知识与白洋淀的地理特色在脑海中碰撞,“再加上淀区特有的方言词汇做密钥,就算鬼子拿到密码本,也得头疼半年!”

胖墩挠着后脑勺凑过来:“可咱大字不识几个,咋记得住这么多暗号?”玉英却眼睛一亮,从怀里掏出本《白洋淀风物志》:“把这些地名编成顺口溜,再配上咱们捕鱼的调子,保准好记!”她清了清嗓子,用婉转的渔歌唱道:“烧车淀头放鹰飞,马棚淀里船儿归……”

罗金宝皱着眉头听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好你个嘎子!这法子土是土了点,可实用!不过遇到复杂情报,地名哪够替换?”嘎子早有准备,翻开笔记本:“淀区的特产、节气、甚至渔家号子都能加入,比如‘菱角熟了’代表兵力调动,‘冬至前’表示行动时间。”

接下来的三天,地道成了临时的密码工作坊。佟乐从县城带回油墨和蜡纸,玉英带着女队员用芦苇杆制作简易刻刀,在蜡纸上一笔一划刻写密码对照表。奶奶则守在灶台边,熬着浓稠的小米粥——写密码费脑子,孩子们得吃饱了才有力气。

“这个‘捞王淀’对应字母W,可别刻错了!”嘎子举着刻好的蜡纸凑近油灯,“还有这个‘雁翎队’,咱们约定俗成代表‘紧急行动’,全淀的交通员都得记住。”他的声音突然放软,看向正在给蜡纸涂墨的玉英,少女后颈的烫伤己经结疤,在油灯下泛着淡红。

深夜,第一本《白洋淀密码本》新鲜出炉。粗糙的土纸上,淀名与字母的对应表旁,还画着生动的插图:烧车淀是一艘燃烧的卡车,马棚淀则是几匹吃草的骏马。胖墩翻着本子乐不可支:“这哪是密码本,分明是年画!”

新密码本投入使用的第一战,就迎来了严峻考验。佟乐从县城传回情报:日军将于三日后在马棚淀举行“清剿演习”,实则是为大规模扫荡做准备。嘎子用新密码将情报加密,交给玉英的信鸽队送往各联络站。

然而,当区队在马棚淀设伏时,却扑了个空。罗金宝气得首拍桌子:“密码是不是出了问题?鬼子根本没出现!”嘎子却冷静地展开情报原件,对照密码本反复查看,突然发现问题所在——交通员误把“马棚淀”写成了“马圈淀”,一个字的差错,让整个情报成了废纸。

“是我的错。”嘎子主动承担责任,“密码本刚启用,大家还不熟练。从明天起,全员进行密码特训,尤其是交通员,必须倒背如流!”他看着地道里垂头丧气的队员,提高声音:“记住,密码是咱们的第二道防线,比刀枪更重要!”

石磊很快察觉到了异常。他在日军司令部里来回踱步,盯着桌上缴获的几份“天书”般的情报:“太君,八路最近的情报完全看不懂,像是用某种方言加密。”龟田不耐烦地挥挥手:“八嘎!给我抓几个交通员来,严刑拷打,不信问不出密码!”

但日军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新密码本不仅加密方式独特,还设置了多重陷阱。当鬼子用酷刑逼问出“错误密码”时,得到的情报不是“空营地”就是“假路线”。一次,石磊亲自带队突袭“情报中的八路军驻地”,结果陷入了少年队提前布置的雷区,被炸得灰头土脸。

随着战局变化,嘎子对密码本进行了三次升级。他引入“动态密钥”机制,每月更换一次对应字母的淀名;将白洋淀的渔家号子节奏与摩尔斯电码结合,创造出声音版密码;甚至把《白洋淀物产歌》改编成密码歌,每个音符都代表不同的情报要素。

玉英在训练信鸽时,也加入了密码传递环节。她教会信鸽根据不同的哨音频率,携带对应加密等级的情报。一次,一只信鸽在穿越日军封锁线时被击落,敌人拿到的却是用“过期密钥”加密的假情报。

地道的一角,奶奶戴着老花镜,正在教几个小交通员唱密码歌。“淀里荷花开三朵,鬼子来了三个伙……”孩子们清脆的歌声在地道里回荡。嘎子路过时,被奶奶叫住:“嘎子,你编的这密码歌,比我年轻时唱的摇篮曲还好听。”

深夜,玉英抱着新训练的信鸽来找嘎子。月光从通风口洒进来,照着她认真的脸庞:“嘎子哥,我在想,等打完仗,咱们把这些密码编成书,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他们的祖辈是怎么用智慧打鬼子的。”

嘎子望着地道深处闪烁的油灯,那里,队员们还在反复练习密码翻译。他突然想起老钟叔说过的话:“真正的战士,要用脑子打仗。”而这本凝聚着白洋淀智慧的密码本,就是他们最锋利的“无形之刃”。

正当密码战取得上风时,一个意外事件打破了平静。一名交通员在县城接头时被捕,他吞服了剧毒的芦苇根,没来得及说出任何信息。但嘎子知道,日军的密码专家己经开始研究白洋淀密码本,一场更激烈的密码攻防战,即将拉开帷幕……

地道里,嘎子召集队员们开会。他指着墙上的密码本,目光坚定:“石磊和龟田不会善罢甘休,咱们的密码必须再次升级。从今天起,每个淀名对应两个字母,组合使用!”他的声音在地道里回响,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白洋淀的智慧,永远比鬼子的阴谋快一步!”

芦苇荡的风掠过地道的通风口,带着淀水的腥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密码战争中,白洋淀的儿女们用智慧编织着密不透风的情报网,让侵略者在“天书”般的密码面前,寸步难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