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大地上的抗日烽火愈燃愈烈。八路军总部下达命令,为配合百团大战的战略部署,各地方武装需对日军交通线展开大规模破袭行动。白洋淀的雁翎独立侦察小队也收到了军分区的紧急指令:炸毁津浦铁路韩家墅段的关键桥梁,切断日军华北战场的补给命脉。
接到任务的当晚,嘎子便召集全体队员在地道作战室开会。摇曳的油灯下,他展开泛黄的铁路地图,手指重重地落在韩家墅桥梁的标记上:“这座桥是日军运输军火、粮食的必经之路,炸掉它,相当于斩断龟田的两条腿。但桥身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西周岗哨林立,常规炸药根本炸不动。”
玉英将鱼叉往地上一戳,金属碰撞声在地道里回响:“就像咱们之前对付碉堡那样,往桥墩里塞炸药?”
“不行。”嘎子摇头,抓起一把细沙撒在地图上,“桥墩加固过,表层覆盖钢板。我们需要更猛烈的炸药,还要精准计算爆破点。”他想起前世在军事教材中学到的桥梁爆破知识,目光转向角落里堆积的缴获物资——那里有日军的硝酸钾和雷管。
接下来的三天,鬼不灵村的地窖变成了临时兵工厂。嘎子带领队员们按照改良后的配方熬制炸药:将硝酸钾、木炭、硫磺按比例混合,再加入从日军仓库偷来的TNT粉末。为了确保炸药的稳定性,他们反复试验,用陶罐制作成简易的爆破装置。
与此同时,侦察工作也在紧张进行。胖墩带着陆地队伪装成农民,在铁路沿线侦查岗哨布局;玉英的水战队则沿着河道摸排日军巡逻艇的路线。他们发现,桥梁两端各有一个炮楼,每隔半小时就有一队日军巡逻,而桥下的河水里还布置着铁丝网。
“必须引开巡逻队,争取十分钟的爆破时间。”嘎子在沙盘上摆放着小旗,制定出详细计划:让水生带领情报队在铁路上游制造假爆炸,吸引日军增援;玉英的水战队负责切断铁丝网,开辟水下通道;他自己则亲自带队执行爆破任务。
行动当晚,白洋淀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中。水生点燃预先埋好的土制炸弹,“轰隆”的爆炸声打破了寂静。日军果然中计,大部分巡逻队朝着爆炸方向狂奔而去。玉英带着队员们潜入冰冷的河水,用特制的钢钳剪断铁丝网,为爆破小组打开通路。
嘎子背着沉重的炸药包,带领五名队员悄悄靠近桥墩。他们将炸药装置塞进预先凿好的孔洞,仔细连接导火索。“三、二、一,点火!”随着一声令下,导火索喷出火星,滋滋作响。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一名日军哨兵发现了异常。“八嘎!有八路!”枪声顿时响起。嘎子举起驳壳枪还击,掩护队员们撤退。子弹擦着耳边飞过,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灼热的气浪。
“快!往芦苇荡跑!”嘎子大喊。身后,桥梁上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光冲天而起。钢筋混凝土的桥身轰然倒塌,坠入河中,激起巨大的水花。日军的运输列车紧急刹车,车头差点冲进河里。
但日军的报复也随之而来。龟田少佐暴跳如雷,调集大批兵力对白洋淀进行疯狂围剿。雁翎队早己做好准备,带领村民们躲进地道。地道里,嘎子看着墙上的作战地图,对队员们说:“这只是开始。龟田不会善罢甘休,但我们每炸毁一座桥梁,就离胜利更近一步。”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铁路破袭战中,雁翎队不仅完成了战略任务,更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卓越的智慧。而白洋淀的抗日军民们也明白,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胜利的曙光终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