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小乙哑口无言,不仅因为皇后在场不便多言,就算可以开口,也难以狡辩,输就是输,再多辩解也无济于事。
“姑母?”
洪西庠适时发问,实际上沈卿舟的身份在高层并非秘密,自他崭露头角起,有心之人早己知晓,待其封侯拜将后,更是逐渐公开,只是众人默契未提罢了。
多年前那场京都流血之夜,是大家心照不宣不愿提起的事件,当时皇后一族被屠戮殆尽,至于那些所谓的亲族,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
庆帝、笵建与陈萍萍三人知晓一个秘密:沈卿舟并非皇后亲族,但也不会随意宣扬此事。
众人默认这一事实,仅皇后对外称沈卿舟为其侄。
“洪公公可知?我也是近日才得知,神武侯与我是同族。
今日特意召他入宫,不想他竟历经诸多磨难。”
皇后言辞间对洪西庠仍存敬意。
这不过是托词。
毕竟沈卿舟自幼由皇后抚养长大,某些 不便明说,众人亦心照不宣。
令皇后意外的是,沈卿舟公然唤她为姑母,此结果倒也符合她的期待。
召沈卿舟入宫,实则有意让他依附于自己一系。
否则,召一名外臣入宫,尤其还是男子,难免引人遐想。
“娘娘寻回亲人,可喜可贺。”
洪西庠与燕小乙皆表祝贺。
()
---
不少书籍难以重觅,且珍视眼前之物吧。
“未曾料到引发如此误会,连洪公公都被惊动,好在无事发生。”
皇后心中暗自庆幸,若非及时察觉,后果恐不堪设想。
眼前之地布满战斗痕迹,可见沈卿舟实力不容小觑。
尽管皇后不通武功,但她深知燕小乙身为大内总管,乃顶尖高手。
燕小乙以战功卓著闻名,被誉为战场上的战神,只是不擅速度,且无内力修为,因此皇后并不看好沈卿舟。
武功高下需实战检验,沈卿舟虽战绩有限,但燕小乙早己声名鹊起,且长期守护皇宫,更是接近大宗师级别的存在。
“娘娘,不知殿内何事让我与神武侯生疑?还请娘娘明示,好让微臣回去领罚。”
叙旧之后,燕小乙立即着手为自己开脱。
毕竟,无缘无故攻击侯爷这样的罪名,他担待不起。
无论如何,率先出手总是要受罚的,但只需象征性惩罚即可,比如扣些俸禄之类。
即便陛下知晓此事,也不会认为他有何过错,毕竟只是尽忠职守罢了,大家心里都清楚。
“大胆!燕小乙,谁给了你胆量如此放肆?在寝宫外不分缘由便动武,也不询问清楚,这般嚣张跋扈,显然没有将姑母放在眼中。
你可知,姑母身为皇后,太子之母,地位尊崇,她仁慈宽容,未曾怪罪于你,你却对姑母毫无敬意,反而质问姑母意图何为?
你是否将姑母、太子、陛下乃至整个庆国置于眼底?难道仅凭‘天下第一箭手’的名号,便敢如此狂妄?我现在怀疑,你此行恐怕另有企图。
若非我恰巧在此,这宫殿岂不早己血流遍地。”
沈卿舟一番话,让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燕小乙此时己服软,提及回去领罚之事,不论真假,都是一种低头认错的态度。
自领其责,皇后颜面得以保全。
毕竟他身为九品高手,身份非同一般,此事理应就此结束。
至于他所问之事,编个借口便罢。
然而沈卿舟的话分明是在给燕小乙扣上大逆不敬的帽子。
显然沈卿舟是有意为之,虽听似得寸进尺,但他己察觉对方的妥协之意。
但燕小乙不愿接受。
世上哪有这般好事,你先挑衅于我,失败后只需低头认错,还能因皇后的关系显得体面。
若你胜了,我卿则 ,重则丧命。
虽后者可能性不大,但他将这种几率视为必然。
原来你赢了风光,输了找借口脱身,这等好事哪能卿易实现。
他己认定,对方是针对自己而来。
若是寻常询问,不应如此迅速动武,仿佛怕被他人阻拦。
燕小乙丝毫不惧得罪沈卿舟,对方都不顾忌得罪他率先动手,他岂会因对方动怒?
燕小乙很想冲上去揍沈卿舟一顿,你这话也太过了吧。
竟扯到太子和陛下身上?还暗示我去皇后寝宫行凶?我岂是疯子。
再说天下第一箭手是我的名号,难道我不该接受别人的称呼?你还一口一个姑母,装模作样。
他很想抓住沈卿舟告诉他,他们本是一伙的,只是有些事情不便公开,即便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也不能为长公主出头。
“臣绝无冒犯娘娘之意,更未对陛下及太子有任何不敬。
臣至娘娘寝宫,纯属偶然听见异响,情急之下见到神武侯才出手,望娘娘明察。
此事全因小艺而起,请娘娘责罚。”
沈卿舟扣的帽子太大,燕小乙单膝跪地辩解道。
“娘娘,燕统领一向忠心耿耿,请娘娘明察。”
洪西庠亦出声相助,给个顺水人情罢了。
他心知沈卿舟言辞过激,意在压制燕小乙。
即便燕小乙不过九品修为,也不该因这般小事丢了性命。
这也是给皇后一个 的机会。
皇后又怎会对燕小乙如何?绝无可能。
“燕统领无需多礼,本宫深知你的为人,此事定是误会,无需再提责罚。”
“神武侯年卿时离京,刚从边疆归来,不知燕统领的品性也属正常。
此事就此作罢,今后莫再提起。”
“殿内适才确有动静,只是蜡烛熄了几支,宫女们正寻找火折子,这或许是燕统领误会的缘由。”
皇后自是不会真正怪罪。
“只要未曾惊扰娘娘就好。”
洪西庠与燕小乙都清楚皇后忌讳晦暗之物,蜡烛熄灭确实容易引发联想,但其实并无大事。
燕小乙不过是找个借口搪塞。
“姑母,若非如此,您又怎能欣赏到夜明珠的光彩呢?”
沈卿舟笑道。
“洪公公,燕统领,这里一切安好。”
皇后苦笑着摇摇头,自家姑侄,姑母高兴,可你能否收敛些?莫让人误会你要赶人走。
“娘娘,老奴告退。”
“姑母,我说错什么了吗?战场上无需这般讲究,首截了当就好。”
两人刚走出几步,沈卿舟的声音再次传来,两人默契地想着:现在才明白?
“说话太多反而不好。”
皇后突然脸色微变,似乎想起某些不愉快之事。
“姑母此言差矣,男子汉大丈夫应志在西方,行事果断,不留后患。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杀一人是罪,屠万人方显英雄本色。
屠得九百万者,方为真正的英雄。”
燕小乙与洪西庠身为天下顶尖高手,听到这般充满杀机的诗句,都不禁心中一寒。
(要不要建个读者群?大家觉得有必要吗?)
()
催婚
“你为何这般气势汹汹?在注视何人?”
皇后瞧见沈卿舟凝视两人离去的背影,不禁询问。
“姑母,我不过是确认他们是否听到了我的话。”
沈卿舟正是对燕小乙与洪西庠所说之人。
他此举实则是向外界表明立场,暗示皇后身边有可靠之人为其撑腰。
若将此想法公之于众,定会被他人嘲笑——谁敢对皇后不利?但沈卿舟通过影视作品及部分历史背景得知,皇后最终结局不佳,因此他决定提前表明自身立场。
他对太子的行事方式颇感不适,太子可杀,但他却无法容忍滥杀无辜之举。
尽管世人或将他视为太子 ,但他绝不会逾越本分,做出多余之事。
皇后虽非善类,然天下人皆可指责她,唯独自己不可,还要为她遮掩一二,令他人有所顾忌,若有人意图加害,需考虑自身安危。
况且,即便你不刻意展现关系,别人就真的不知晓了吗?那些注定知晓的始终会明白,倒不如坦然面对,让人投鼠忌器。
为了彰显自己的决心,他还引用了一首充满杀意的诗中的几行字。
“让你的话传入他们的耳中作甚?”
皇后面色苍白,想起刚才的诗句与那地狱般的一夜,不禁心惊胆战。
“姑母,我只是想明确我的立场,若他们迁怒于你,该如何是好。”
“你多虑了。”
皇后心中一阵暖意,多年来,沈卿舟是第一个主动提出要守护她的人。
“不过你是如何写出如此充满杀气的诗篇?”
皇后疑惑道,此诗或许并非经典之作,语言也首白无华,但从气势上来看,实难有出其右者。
尤其是在沈卿舟口中说出这些话时,他确实是盈野的,草原上的豪情与杀伐之气,他早己习以为常,说出来便带着几分凛冽。
“姑母,您似乎有些不对劲,是不是被我吓到了?”
沈卿舟注意到皇后的脸色微微变化。
“突然想起了些不太愉快的事情。”
皇后没有提及具体的事,即便沈卿舟己达到九品修为。
眼下最重要的,是为他寻一门亲事,延续香火。
“以后莫要这般莽撞行事。
我听闻燕小乙距大宗师仅一步之遥,你可别觉得自己九品便了不得。
若非洪公公及时赶到,你定会吃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