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小院。苏瑶站在厨房门口,望着忙碌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神秘空间里,珍稀食材正通过隐秘通道,源源不断地送往厨房。鲜嫩的野菜挂着露珠,的果实散发着香气。这条食材供应线,是苏瑶产业的基石,日夜不停运转着。
厨房里,热气腾腾。徒弟们早己换上整洁的围裙,分工明确地忙碌着。有人熟练地切菜,刀工精准,蔬菜在案板上整齐排列;有人专注地调配酱料,眼神专注,手中的勺子轻轻搅拌。他们的动作娴熟,仿佛训练有素的士兵。
“小虎,火候再小点,这菜可经不起大火折腾!”苏瑶大声提醒着。小虎连忙调整炉灶,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销售方面,合作的村子派来的货车早己在村口等候。司机师傅抽着烟,和旁边的村民闲聊:“苏瑶这姑娘厉害啊,我们村的人都爱吃她家的小吃。”
负责售后反馈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他们拿着本子,仔细记录着客户的意见:“这次的糕点甜度有点高,下次可以稍微调整一下。”
整个产业的架构,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有序运转。苏瑶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有了更多的期待。
村子里,热闹非凡。闲置劳动力被苏瑶的产业吸引而来,像是一群找到方向的鸟儿。
年轻人充满活力,他们驾驶着三轮车,满载着食材穿梭在村子之间。车上的食材堆得高高的,像是一座小山。“嘿,今天的货真多,可得快点送过去!”一个年轻人喊道。
妇女们围坐在院子里,一边聊着家常,一边进行简单的食材预处理。她们的手指灵活地挑选着野菜,去除杂质。“苏瑶这孩子就是有本事,让咱们也能赚点钱贴补家用。”一位妇女笑着说。
老人们坐在村口,戴着老花镜,仔细地检查着包装。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眼神依然敏锐。“这包装可不能马虎,得让顾客看着舒心。”一位老人认真地说。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忙碌而满足的笑容,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村子里的氛围也变得和谐起来,再也听不到往日的争吵声。
随着产业的运行,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破旧的房屋开始修缮,崭新的瓦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孩子们背着新书包,欢笑着跑向学校。
“妈,我想要那个新的文具盒。”一个孩子指着商店里的文具盒说。母亲微笑着说:“行,妈给你买,现在咱家有钱了。”
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餐桌上的饭菜也变得丰富起来。红烧肉、炒青菜,香味弥漫在整个村子。
村里的大会上,村长站在台上,激动地说:“苏瑶这姑娘为咱们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咱们得好好感谢她!”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苏瑶站在人群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
夜晚,月光如水。苏瑶站在村子的高处,俯瞰着热闹的产业景象。灯火通明的厨房,来来往往的车辆,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她心中己经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是她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或许可以增加一些新品种的美食,满足更多人的口味。”她自言自语道。
提高产品的质量也是关键。苏瑶想到了之前客户反馈的问题,决定加强对徒弟们的培训,让他们的手艺更加精湛。
“还得拓展销售渠道,不能只局限于周边的村子。”苏瑶皱着眉头思考着。突然,她眼睛一亮,想到了可以利用现代商业思维,开展线上销售。
但这在七十年代谈何容易,信息传播不畅是最大的障碍。不过,苏瑶并没有退缩,她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苏瑶转身回到房间,拿出纸笔,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她的眼神坚定,仿佛看到了产业未来的辉煌。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苏瑶心中一惊,放下手中的笔,快步走向门口。她打开门,只见一个村民神色慌张地站在门口,喘着粗气说:“苏瑶姑娘,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