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解开后,刘爽突然有种莫名的感觉,那就是自己之前或许是因为偏见误会苏凯了。
之前,她因为对苏凯他们律所有误解,所以自己便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跟他们所有关的一切,甚至是在有意无意的对他们进行妖魔化。
通过几次接触,她发现苏凯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可恶,相反他还是一个非常大度、乐于助人的人。
不知不觉间,吴燕对苏凯的印象也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本来,她跟苏凯之间也没有什么恩怨。
虽然苏凯让她输了案子,但是在心里她还是非常钦佩他的办案思路和庭审表现的。
半天没开口的吴燕对苏凯说:“苏律师,恭喜你在韩莎那个二审案件中大获全胜,你可真是厉害啊,打的我措手不及。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的当事人交差呢?”
“吴律师,您过奖了,我只是运气好罢了。”苏凯尴尬的笑了一下,“您那天在法庭上表现的也非常的棒,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中间有好几次,我都有些不知所措。”
“苏律师,您就别给我台阶下了,输了就是输了,这个案子我输的心服口服。说实话,那天我真的没想到你竟然会提交那么多的证据,而且还从我们的证据里找到那么多的漏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确是做的不够好。我当时还抱着固有的思维,认为我们一审胜诉了,二审最多也就是走个程序而己,所以这次我败得心服口服。”
刘爽拉着闺蜜的手,打趣说:“你就别在这发表战败感言了,又不是你一个人败在苏律师手上。我可是第一个战败的好吧,当初那个案子我本来以为会百分百胜诉的,连调解都给放弃了,没想到在庭上,苏律师上来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最后,不仅败了案子还丢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顾问单位。”
“两位尊敬的女神律师,对不起,我错了,那两个案子我不该赢。”苏凯试图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尴尬。
刘爽和吴燕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两个人几乎同时笑了。
刘爽笑的乐不可支:“我怎么突然感觉咱们俩好像有点输不起似的啊,竟然在这大义凛然的指责人家苏律师。”
见她们俩这副模样,苏凯只能尴尬的陪笑。
刘爽努力的收起嘴角的笑容,一本正经的对苏凯说:“苏律师,咱们可谓是不打不相识,过去的误会和不愉快就都让他通通过去吧。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好朋友,怎么样?”
苏凯:“能跟两位美女做朋友是我的荣幸。”
“那我用不用买个猪头再弄只火鸡,咱们来个歃血为盟,义结金兰。”吴燕捂着嘴逗趣道。
刘爽白了燕闺蜜,“歃你个头啊,你还真把我们当成梁山好汉了啊?”
见时间不早了,苏凯缓缓起身,“刘律师,你好好休息,那我就先回去了啊。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别客气。”
刘爽笑了笑:“谢谢你,苏律师。慢走啊。”
苏凯离开病房后,吴燕盯着刘爽审问道:“刘爽同学,本庭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必须如实回答。你刚才说从今天开始跟苏凯就是朋友了是随便说说的还是心里就是那样想的?”
“多个同行当朋友难道不好吗?遇到疑难问题还能探讨探讨,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吗。”刘爽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道。
吴燕嗤笑道:“还多个朋友多条路,我看你是想给自己铺一条羊肠小路留着私会吧?”
刘爽有些心虚的发怒道:“吴燕同学,你要是再胡说我可真的生气了啊。”
吴燕忙摆手认错道:“对不起,亲爱的,我错了。我再也不胡说了,再说了,我们如花似玉的刘大律师怎么能看得上一个落魄律师呢?”
“在背后这样说人家好像不太好吧。”
“好,好,我不说了还不行吗。对了,我差点忘了,从现在开始,那个苏凯就是你朋友了,对吧?对不起,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说你那个朋友坏话了,可以了吧?”
韩莎那个案子己经结案了,那个过失致人死亡案的庭审也己经结束了,苏凯他们又进入了案源荒模式。
苏凯和陈颖坐在律所里大眼瞪小眼,百无聊赖。
这就是小律师的生活常态,没有稳定案源的律师,办完手上那可怜的案子后,就会立刻无所事事。
京沪市中级人民法院大会议室。
院审委会的委员们围坐在椭圆形会议桌周围。
会议室的气氛凝重而庄严。
大家正在这里讨论韩冬冬过失致人死亡一案。
案件的主办人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这个案件的基本情况,重点强调了二审上诉人提交的那个关键视频证据。
“视频显示,韩冬冬和死者陈金龙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过身体接触或碰撞,这一点至关重要。”主办人指着屏幕上的视频,语气坚定。
他进一步解释说,此外,上诉人要求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鉴定,以确定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他们的目的是想确定死者的死亡是否有其他因素介入。
主办人介绍完案情后,审委会的委员们开始发表意见。
刑三庭庭长洪林首先开口,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沉思:“从目前的证据来看,确实存在一些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的难点。但是,如果我们首接认定他无罪,又似乎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
他的话语中透露着对案件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紧接着,民二庭的庭长柴蕊也发表了她的看法。
“我认为,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鉴定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为了给被告人一个公正的判决,更是为了办案的严谨,不给案子留下任何证据漏洞。”
行政庭庭长王长林表示:“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成经得起法律、经得起媒体和人民群众检验的铁案。因为一旦二审宣判被告人无罪,那么就会面临责任追责、国家赔偿等事宜。所以,我建议一定要谨慎处理这个案件。”
会议室内,委员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认真倾听、仔细思考。
他们深知,这个案件的审理结果将首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因此,他们必须要谨慎对待每一个细节,确保案件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
最后,审委会同意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鉴定,以确认他们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