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独裁者
“周铭。”
门悄无声息地开了,一个中年男人躬身而入,笔挺的西装、干净利落的头发,眼神冷静而锐利。
“二爷。”
“时机到了。”顾鸿涛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从书本中翻出的一页,“‘火’要烧得更旺,风要吹得更猛。”
“目标很清晰:让所有人都认定 顾胤深,是顾氏衰败的罪魁祸首。他不是一个暂时失败者,他是一个贻误大局的独裁者。”
周铭点头,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快速记录。
“我明白。第一阶段,我们要坐实他‘任人唯亲’,以林峰为例,营造其提拔心腹、无视程序的独裁形象。”
“第二阶段的时候则是要渲染他‘打压异己’,尤其强调他在董事会中无视王董等老资格声音,频频一意孤行。”
“最后我们还要包装您曾‘苦口婆心劝谏’但被无视的形象,您是忠言逆耳的受害者,也是顾氏真正的‘老成之道’代表。”
“这样,顾胤深的失败将被视为‘骄狂所致’,而您,则成为被冤枉却不动声色、最终‘力挽狂澜’的智者。”
顾鸿涛微微颔首,眼神中掠过一抹如霜的寒意,淡淡道:
“很好。”
他轻敲桌边:“联系‘老枪’。”
周铭立刻拨出加密通话。
那端,是一位代号“老枪”的老牌媒体掮客,手握数十家财经媒体与百余个自媒体KOL的“喉舌资源”。
顾鸿涛声音低沉而坚定:
“让他动用一切资源,把我给的三批料,以设定的节奏,全线发出。”
他目光落在一张文件上,像是在看待一个倒下的猎物:
“记得,节奏要讲究,不要一把掐死,要一点一点勒紧。”
“第一批料,明早八点整发出。”
他轻轻扳指,语气缓缓:“标题就叫,据顾氏内部深喉独家透露,前掌门人顾胤深在位期间,重大决策从不经董事会充分讨论,多次否决资深董事合理建议,独断专行已成常态。”
他闭上眼,微微一笑,仿佛已经看见转发量和评论区被怒火点燃的模样。
“第二趁午间流量高峰的时候发。”
“就用,独家新闻,顾氏核心泄露关键人物林峰,系顾胤深破格提拔的心腹!内部人士曝其能力存疑,提拔过程疑点重重,或涉权钱交易,这样的标题。”
“记得写的模糊一些,不落真锤,但能让人信以为真。”
“第三批则是要放到傍晚日落之前。”
他眼神冰冷如刀,低声总结道:
“强化‘打压忠良’、‘不听劝谏’,让公众主动对比谁是‘忠言逆耳’的元老代表。”
他停顿半秒,抬眸,缓缓吐出一个名字:
“而这个人,当然只能是我。”
昏黄的灯光下,顾鸿涛半倚在书桌前,拇指缓慢着那枚深青色的古玉扳指,眼神阴郁而深沉。他的唇角轻轻抿起一条冷直的弧线,仿佛猎人盯住猎物最后挣扎的一瞬。
他拿起手机,熟练地切入加密通信频道。随着电子信号接通,那端传来一个沙哑带笑的嗓音:
“老枪。”
“在。”
“料分三波,按周铭给你的时间点发。”顾鸿涛开口,语气平稳却压迫,“基调就是:‘独裁者的覆灭’。”
他声音缓慢而有力,每个字都像钉子钉入棺盖:“重点是那些在股灾里亏得血本无归的中小股东。让他们的愤怒、恐惧、绝望,全部变成砸向顾胤深的石头。”
他轻笑一声,嗓音透着冰冷:“记住,用词要‘客观’,多用‘疑似’、‘据传’、‘引发广泛担忧和质疑’,但矛头必须明确。”
电话那头,老枪咳了两声,笑意未散:
“二爷放心,这套路我熟得很。‘有理有据、引发质疑’,我们这些老笔杆子懂的。”
“我会让财经版块那几位‘名记’写得滴水不漏,血淋淋但‘公正客观’;让散户看得义愤填膺,以为终于有人替他们说话了。”
“还会安排几位‘股评人’跳出来,从专业角度‘分析’顾胤深‘战略误判’‘机制独裁’,再搭配几个‘亏惨的小股东’现身痛哭,控诉血本无归。”
他顿了顿,嗓音压得更低,“社交平台水军同步调度,关键词已经预置好。话题一开,评论一灌,热搜冲得比导弹还准。”
“很好。”
顾鸿涛低声答,随即挂断电话。
他将手机轻轻放下,仿佛放下一枚定时炸弹,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他转头看向周铭,语气不容置疑:
“盯紧。每一波都必须精准打在痛点上。”
“特别是那些散户活跃的网络论坛、股吧、维权群。”
“集中灌溉!让他们坚信,只有彻底清算顾胤深,他们才有一线希望拿回血汗钱。”
周铭点头,语气沉稳:“是,二爷。已有专人入驻各大社区,二十四小时轮岗控场。根据关键词推送和评论走势,调整诱导语境。”
“保证,”他抬眼,语气斩钉截铁,“让‘顾胤深’这三个字,与‘罪人’二字牢牢捆绑。”
很快,几位与“老枪”私交甚密、或者早已签下“长期合作合同”的财经记者,几乎同时收到了来自一个“顾氏深喉”的“爆料包”。
邮件通过加密邮箱发来,文案专业,素材详实,其中包含了若干份“内部会议纪要”截图、一段经过剪辑的员工“录音”、数份“流程分析图”与顾胤深批示的“传真签字稿”。
虽真假参半,但形式完备,足够“信者有理,疑者震撼”。
记者们心知肚明,却无一人拒绝这块“流量盛宴”。有人敲开编辑部门,有人干脆窝在出租屋里连夜写稿。嘴角带笑,指尖飞快地敲击着键盘。
《顾氏陨落的根源:独裁者顾胤深的刚愎自用!》
《独家深挖:顾胤深的心腹林峰,是如何成为核心泄露关键一环的?》
《元老泣血控诉:顾胤深,你为何听不进一句忠告?》
一篇比一篇惊悚,一句比一句更能刺激散户的情绪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