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13日,杭城的蝉鸣穿透浓荫,京杭大运河上的货船正满载着星芒汉堡的原料缓缓前行。童诗涵站在星宁商业银行杭城分行的落地窗前,俯瞰着钱江新城的建设工地,姑父李明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诗涵,最新数据显示,咱们分行的贷款审批时效平均缩短至18小时,比总行要求的24小时还快。”
她转身接过报表,目光扫过“娃哈哈饮料公司”的贷款记录——宗叔叔的企业上周申请的500万流动资金贷款,果然在当天傍晚就到了账。“这效率连宗叔叔都夸‘比钱塘江潮还快’。”她笑着指了指窗外,“听说他的新厂房就建在运河边,以后运输星芒的专用糖浆更方便了。”
李明泽摘下眼镜擦拭,这位兼任区委书记的银行行长,此刻更像个运筹帷幄的棋手:“杭城要打造‘东方商港’,咱们的银行就得成为企业的‘金融快船’。对了,你姑姑在深圳的地产项目......”
提到姑姑童雅婷,童诗涵的神情变得专注。作为童家第一代女企业家,姑姑在深圳经营的地产集团与食品公司,正成为家族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支点。她翻开母亲刚发来的加密文件,里面是姑姑传来的深圳湾土地规划图:“妈说姑姑的‘雅婷食品’即将登陆A股,她需要一笔跨境过桥贷款。”
李明泽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面敲出规律的节奏:“星宁刚获批跨境人民币结算资质,正好用上。这样,你让姑姑的财务总监明天来分行,我们开个专项对接会。”他突然想起什么,从保险柜取出一份文件,“还有件事,杭城城西的旧改项目,王健林的万达也参与了竞标。他希望星宁能提供‘城市更新贷’,这个项目你怎么看?”
童诗涵接过资料,快速浏览着规划方案。当看到“保留历史街区风貌”的设计图时,她眼前一亮:“这个项目好。既能提升城市能级,又能保护文化遗产。这样吧,我们可以联合星芒汉堡推出‘旧改创业扶持计划’,给入驻的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再把它们纳入星芒的供应链。”
两人正深入讨论,办公桌上的红色专线电话突然响起。李明泽接起听了几句,脸色微变:“是深圳传来的消息,雅婷地产在蛇口拿地时遇到了政策瓶颈。”他将听筒递给童诗涵,“你姑姑想和你首接通话。”
电话那头,童雅婷的声音带着岭南特有的爽利:“诗涵,深圳正在搞土地有偿使用试点,我们看中的地块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审批卡了壳。你大舅爷当年在京城搞城建时,有没有类似经验?”
童诗涵脑海中迅速检索着家族档案——大舅爷在任时,曾主导过故宫周边的保护性开发。她抓起笔在便签上写下关键词:“修旧如旧、文旅融合、商业反哺”,然后对着话筒说:“姑姑,你们可以把地块上的百年碉楼改造成‘星芒文化体验中心’,既符合文物保护要求,又能为汉堡店增加文化卖点。我让李娜娜的团队明天就飞深圳,做文创设计方案。”
挂断电话,童诗涵望向运河上的落日。金色的余晖中,一艘印有“星芒专供”字样的货船正缓缓驶过拱宸桥,船身上“让传统与未来相遇”的标语格外醒目。她突然想起上午和母亲的通话,母亲说姑姑在深圳的办公室里,始终挂着一幅《清明上河图》复制品——那是家族商业基因的无声传承。
夜幕降临时,星宁银行杭城分行的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童诗涵与李明泽推敲着给雅婷集团的贷款方案,窗外的钱江新城塔吊林立,恍若当年荆州的创业孵化园。不同的是,这里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商业理想,更是一座城市拥抱改革开放的决心。
手机震动,李娜娜发来深圳的实时照片:姑姑站在蛇口的工地上,身后是正在修缮的碉楼,她手中拿着的,正是童诗涵刚传真过去的“文化+商业”计划书。照片里的姑姑戴着墨镜,嘴角上扬的弧度,与记忆中母亲年轻时的模样如出一辙。
童诗涵笑了,回复:“姑姑,期待在深圳的‘星芒碉楼’里,喝到用岭南荔枝蜜调制的特饮。”发送完毕,她望向杭城的夜空,繁星点点,恰似家族商业版图上闪烁的坐标——从荆州到京城,从大连到深圳,每一个支点都在撬动着时代的浪潮,而她们,正站在浪潮之巅,书写着属于中国商业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