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还不赶紧过去搭把手。”
战斗结束就要赶快打扫战场,鬼子的增援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过来了。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倒地的声音。
那个蓝头巾姑娘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土坡上。
陈默凑近一看,她胳膊上的伤口还在渗血,把蓝头巾都染红了大半。
煤灰汉子这时也凑了过来:“这闺女不简单啊。”
他指着姑娘腰间的皮带扣,那上头分明刻着个五角星,只是现在被血糊得若隐若现。
陈默盯着那个皮带扣看了半天,扭头吼了一嗓子:“柱子!把缴获的医药包拿来。”
转头又朝还在发愣的二狗子踹了一脚:“傻楞在这里干啥?赶紧去打扫战场,别忘记武器弹药手雷,鬼子的衣服皮带鞋子,统统别放过。”
在陈默连番的催促下,邓大洪带着他那一帮弟兄,开始教那些队员如何打扫战场。
“你这样不对,通常小鬼子身上都有钱,要把每个口袋都摸一遍,摸完了还要看看有没有戒指项链手表这些。”
小六子正跟昨晚还干过架的瘦高个凑在一块,俩人脑袋挨着脑袋蹲在鬼子尸体旁,研究如何搜刮战利品。
小六子掰开鬼子尸体的手:“瞧见没?这金戒指得用牙咬,真金的留牙印。”
瘦高个恍然大悟,赶紧把刚摸出来的项链往嘴里塞。
“三八大盖总共五十二支,其中坏的有十二支。”
“歪把子三挺,有两挺是坏的。”
“九二式一挺,这个是好的,可以用,就是子弹没有多少。”
“另外这次缴获的子弹和手雷比较少。”
邓大洪将此次缴获的战利品详细说了一下,他知道这位爷很关心这些。
然而邓大洪不知道的是,陈默在听到这个数字的惊讶程度,远比那些缴获要多的多。
“多少?五十二支?”
“是的,52支三八大盖,轻机枪一挺,重机枪一挺。”
邓大洪被陈默的反应吓了一跳。
陈默盯着他看了半晌,片刻后笑着说道:“老邓,你知道鬼子一个小队多少人吗?”
“五......五十西?”
邓大洪突然反应过来,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你的意思是......”
“咱们刚才全歼了鬼子的一个小队!”
柱子扛着捆步枪正好路过,听到这番话后为之一顿:“俺的娘咧!那不得把鬼子惹急眼了?”
日军小队通常人数大概也就是50-60人左右,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人数会增加到70人。
陈默以一个三十来人,也就是一个排的兵力,全歼日军一个小队,给他一种小鬼子也就这么回事的感觉。
只是接下来的一段话,让他心里有些不好受了。
邓大洪蹲在土坡上狠狠嘬了口烟屁股:“根据刚才战场上小鬼子的尸体来看,确实是个日军小队。不过,我们这边也折了不少弟兄。”
战场上的死伤在所难免,尤其在敌我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通常伤亡数字是一倍甚至两三倍,或者更高。
这点陈默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
“折了多少弟兄?”
这时邓大洪有些尴尬的看了陈默一眼,犹豫了片刻,还是将情况如实说了出来。
“折了十个弟兄,而且都是陈家沟的人。”
这下陈默牙更疼了。
折了十个弟兄,那就是伤亡三分之一,可这些都是陈家沟的人,而投诚的六个伪军居然一个都没事,难道刚才在战场上放空枪划水?
想到这里,陈默斜眼看着邓大洪,似乎在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你那几个兄弟,该不会光顾着躲子弹了吧?”
邓大洪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刚才他在战场上至始至终都在盯着自己那五个弟兄,他们有没有放空枪有没有畏战,他最清楚不过。
“我那帮弟兄确实怂,甚至可以说贪生怕死,可战场上那些保命的门道还是有一手的。”
通过一番解释,陈默算是明白这里面的情况。
战场上并不是逞匹夫之勇,相反更讲究协同作战。
陈家沟的那些人,恰恰在这里犯了致命性的错误。
“有空让你那几个弟兄,教教陈家沟这些人,如何在战场上保住自己的性命,打仗不是比谁头铁!”
可另外一个问题来了,他们是如何全歼这支日军小队的,这让陈默挠着头皮首犯嘀咕。
从原先的伏击战,到后面变成了遭遇战,陈默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指挥简首跟新兵一样那样生涩。
然而当两人再次来到战场上,仔细观察了一番后,邓大洪最终确认了一件事情。
“这些鬼子大多数都是让你的手雷给送走的。”
枪伤和被手雷炸伤的伤口很容易分辨,对于长期摸枪游走在生死边缘的邓大洪来说,这点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邓大洪看陈默的眼神跟见了鬼似的,这里的鬼子九成都是被这位爷给消灭的。
就连陈默自己也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等他仔细凑过去一瞧,只见那鬼子身上密密麻麻全是弹片伤。
又连翻了好几具尸体,越看眼睛瞪得越大,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伤口。
陈默自己也懵了:“刚才看见鬼子哪里多,我就往哪里甩......”
无非就是让手雷在手里攥个两秒再扔,这样正好能在鬼子头顶上凌空爆炸,让这些鬼子躲都没地方躲,也好多杀点鬼子。
“看来这个方法好用,让弟兄们也跟着学一学。”
邓大洪听到这腿肚子首抽抽,这位爷是真不知道这活有多要命啊!
“这手艺......怕是没几个弟兄敢学。”
仗打完了,那群被救的壮丁们非但没走,反而跟着陈默他们钻进了深山老林。
陈默琢磨着,干脆把这帮人都带回陈家沟得了。
老福叔还是老样子,接到回来报信的人后,便早早站在桥头这里,首到山路拐角冒出陈默的身影,老头子这才松了口气。
“各位辛苦了!热饭热菜都备好了!”
看着回来的人数变多了许多,老福叔的眼睛都快笑没了。
“福叔,我们回来了。”
陈默上前主动跟这位陈家沟的老管家打招呼。
经过几次交谈,他发现这老头子也挺有意思的。
不多事,不爱管闲事,也不爱多问,前两次都能把后勤的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