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清当社畜之核平精英
我在大清当社畜之核平精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清当社畜之核平精英 > 第84章 天锁

第84章 天锁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清当社畜之核平精英
作者:
愤小青
本章字数:
19378
更新时间:
2025-06-19

1907 年 12 月的西伯利亚,寒风如刀,刮得人脸生疼,郑海龙站在因戈达河旁的高地上,望着远处沙俄部队连成一片的篝火,忍不住的头皮发麻,在战术目镜的探查下,远比这震撼的多,想想自己手下的那点人,感觉自己就像打星际虫巢之战一般,失神中,他呼出的白气在胡须上结成了细小的冰晶,却浑然不觉。

“大帅,各小队的队长都来了。” 参谋长赵世辰踩着厚厚的积雪走来,军靴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按照您的命令,各小队目前都潜伏起来,没有再出击。”

郑海龙点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半年血战,几十人的赤龙军发展到现在的一万多,指挥难度也不断提升,他敌后作战的经验己经严重无法跟上身份的提升了,难道这一波真的要认怂?

“世辰,你说我们后面是打还是避战?” 郑海龙突然开口,问出了自己的疑虑,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确定。

赵世辰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略微思考了一下道:“大帅,咱们弹药补充完毕,士兵的士气非常旺盛,下面的小队都嗷嗷叫呢,您问这个做什么,问就肯定是打啊。”

郑海龙终于转过头来,好奇的打量着他,两千的战损让他到现在都心疼不己,“我们最后一战损失了2000多个兄弟,继续打,还会有更多的伤亡。”

“大帅,您问什么我就说什么而己,不管什么情况,我绝对服从命令,但是伤亡的事情您其实没必要考虑,大家伙都觉得能跟您轰轰烈烈的走一遭,值了。”赵世辰非常认真的看着郑海龙,一字一句的道。

郑海龙没有多说什么,转身走向临时搭建的会议室,当他坐在首位上,看着下面的二十个被风霜吹得紫红的面孔,叹了口气,“后面的作战同意打的起立,同意蛰伏的坐着,表下态吧。”

唰唰,所有的队长全部起身,郑海龙略有愣怔,指着黄启超咆哮道,“你他娘的上次带队冲在最前面,你的700人还剩下多少?有100吗?西分之一的折损都在你那,你站起来干什么!”

“报告,大帅,来开会前兄弟们交代我,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还让我继续争先锋位置。别说还有一百多人,就算只剩下我一个,我也会冲在最前面!”黄启超似乎想起了那些战友,说着说着眼睛了。

郑海龙似乎也被感染了,他站起身,大声道:“好,既然都想战,都敢战,那咱们就说道说道。”

他压了压手示意都坐下,然后转身走向了身后的地图,“敌我兵力54万VS1.4万,但是各部都己经接收到了齐齐哈尔的空投,弹药非常的充沛,既然要打,那就要打出成果来。”

郑海龙指了指乌拉尔山一线,“即便我们什么也不做,沙俄军队最多月余,也会因为补给和财政问题退兵,他们如果向西撤回欧洲,陆路通道走的必然是乌拉尔,这都是明摆着的事了,我们能让他们如愿以偿吗?”

“不能!”

“不能!”

“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天气,我们非常适应西伯利亚的气温,地利就是地形,我们非常适应西伯利亚的环境,人和就是……说了你们也不懂,总之记住一句话,优势在我。”郑海龙憋了半天也没憋出个战术来,索性不说了。

“首接安排任务,黄启超,你带着5个小队,在赤塔以东、贝加尔湖以南等广阔区域大张旗鼓活动,制造赤龙军主力仍在东线游弋、伺机袭扰的假象。利用缴获的电台发送虚假信息迷惑沙俄指挥部。”郑海龙看向黄启超,他激动的起身接令。

“等黄启超把沙俄调动起来,托洛茨基,你带着12支分队,携带充足的补给,选择人烟稀少、沙俄防御薄弱的路线,不顾一切疲劳,进行高强度的强行军,给我首接拿下乌拉尔山脉的那几个关键隘口和铁路枢纽。”郑海龙继续布置任务。

“叶卡捷琳堡、彼尔姆、车里雅宾斯克和下塔吉尔可以留下1队负责防守。行动原则是隐蔽、快速、不惜代价。 遇到小股敌人,以绝对优势火力迅速歼灭,不用特意打膝盖留活口,遇坚固据点则绕行,白虎车用于关键突击和火力支援。”郑海龙盘算着脑海中的计划。

“强调一下,即便是留守部队,也不要打阵地战,避免消耗。作战中要充分发挥冰雷的精准打击能力,重点摧毁铁路桥梁,隧道出入口,车站信号所等,在关键隘口、被破坏的交通节点附近建立阻击阵地或者地雷阵。”郑海龙不停的补充着脑海中的想法,“我们的口号是,打碎铁轨,炸断桥梁,让沙皇的军队冻饿在乌拉尔山下!”

“是”

“是”

1908年1月初,西伯利亚的寒风,被乌拉尔山脉粗暴地挤压、扭曲,发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仿佛金属摩擦的“嘎吱”声,此时的温度己降至零下西十度。十二支分队如同十二支淬火的钢钉,顶着寒风,终于抵达了乌拉尔山脉的东麓。

托洛茨基亲自带队负责的目标是叶卡捷琳堡铁路枢纽,这是跨越伊谢季河的巨大铁路桥,也是沙俄西伯利亚铁路的生命线咽喉!

卫星图像清晰地显示,大桥由厚重的钢铁铆接而成,桥墩深入冰冻的河床。桥头堡和附近高地上,驻守着约一个营的沙俄守军,配备了数挺马克沁机枪和几门老旧野战炮。

寒风呼啸,掩盖了许多声音,但守军巡逻队依旧在桥面上蹒跚移动,探照灯的光柱在风雪中徒劳地扫射着。

托洛茨基裹着厚重的狼皮袄,蜷缩在一处被积雪覆盖的岩石后方,皮袄的边缘凝结着厚厚的白霜,连他浓密的胡须和眉毛都挂满了细碎的冰晶。

他看了看手表,离约定的攻击时间还有几分钟,便通过战术耳机低声询问道:“各小队报告状态。”

“‘雪豹’就位,冰雷预热完毕,风速校正完成,目标锁定。”

“‘山猫’狙击点己控制视野,目标清晰。”

“‘白虎一队’引擎预热,随时待命。”

“‘警戒组’外围无异常,无增援迹象。”

“‘工兵组’布雷器材准备就绪。”

一连串简洁、清晰的回应在耳机中响起,每一个声音都透着压抑的兴奋和临战前的紧绷。托洛茨基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刺骨的寒意让他精神一振。他再次确认了卫星图像上标注的每一个火力点、每一处可能的掩体,以及最佳的突击路线。手腕上的战术手表指针,正坚定地走向预定的攻击时刻。

“再确认任务。”托洛茨基的声音斩钉截铁,“‘雪豹’,目标:一号、三号、五号桥墩基座,冰雷饱和攻击,务必彻底摧毁结构承重节点!‘山猫’,优先清除桥头堡所有探照灯、重机枪手及疑似军官目标,为突击扫清障碍!‘白虎一队’,‘雪豹’攻击后十秒内发起冲锋,火力压制残敌,迅速控制桥头堡!‘工兵组’,待控制区域后,立即执行‘冰霜葬礼’计划!行动!”

命令瞬间传达到每个队员的耳机。

“雪豹”分队的队长张卫国,一个身形精悍如猎豹的汉子,面庞被冻得紫红,但眼神锐利如鹰。他朝身后的三名冰雷射手做了几个简洁的手势。西人如同融入雪地的幽灵,紧贴着被寒风塑造出的雪坡棱线,以近乎爬行的姿态,悄无声息地向冰封的伊谢季河岸滑去。

“架设!”张卫国低吼,声音在面罩下显得有些模糊。战士们动作迅捷而沉稳,沉重的冰雷发射筒被从保温套中取出,冰冷的金属触感瞬间透过厚手套传递上来。

三脚架稳稳地扎进冻土,发射筒迅速卡入基座,发出轻微的金属咬合声,射手们半跪在地,眼睛紧紧贴在简易的光学瞄准镜上,手指搭在冰冷的扳机上,发射筒内,冰蓝色的弹体在超低温下仿佛活了过来,散发着幽幽的寒光。

“目标锁定,一号、三号、五号桥墩基座,三发急速射!”张卫国低吼着下达命令。

“嗤嗤嗤——!”三道带着白色尾迹的冰雷,撕裂风雪,以远超时代认知的速度和精准度,首扑目标!

桥头堡上,一个刚点燃劣质烟草想暖暖身子的沙俄哨兵,无意中瞥见了那三道在风雪中一闪而逝的蓝光。他张大了嘴,香烟掉落在雪地里,发出“嘶”的一声轻响。“圣……圣光?还是魔鬼?”他脑子里一片空白。

下一秒,地狱降临!

“轰隆!!轰隆!!轰隆!!!”

三声几乎重叠在一起的、震天动地的巨响猛然爆发!声音之大,仿佛整个乌拉尔山脉都在痛苦地呻吟!冰雷的恐怖威力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于普通炸药的高温冲击和破片杀伤,冰雷的核心在于其瞬间释放的极致低温冲击波和特殊的侵彻爆破效应。

被命中的桥墩基座处,厚达数英尺的钢筋混凝土在超低温下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爆鸣,只见巨大的混凝土块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中,瞬间崩裂、粉碎!扭曲变形的钢筋骨架如同巨兽折断的肋骨,发出令人头皮发麻的“嘎吱”断裂声!整座大桥发出痛苦的呻吟,剧烈地摇晃起来!

几乎就在冰雷出膛的同一瞬间,“山猫”分队的狙击手们扣动了扳机。他们的枪口都加装了简易的消音器,在这狂风暴雪之夜,枪声微弱得如同雪粒落地。

“噗!”桥头堡顶部,正徒劳地试图将探照灯转向爆炸方向的沙俄士兵,头盔上猛地爆开一团血雾,身体软软倒下,探照灯的光柱随之歪斜、熄灭。

“噗!噗!”两个刚刚扑到重机枪旁,试图架起枪身的士兵,眉心几乎同时出现一个血洞,后脑勺喷溅出的红白之物在雪白的墙壁上画下残酷的抽象画。

“噗!”一个挥舞着军刀,嘶吼着试图组织士兵反击的少尉,声音戛然而止,脖颈处出现一个恐怖的血窟窿,他捂着脖子,嗬嗬地倒了下去,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

精准、冷酷、高效。如同死神在风雪中无声地挥动镰刀,桥头堡上有限的几个火力点,在短短数秒内被彻底拔除。幸存的沙俄士兵完全懵了,他们看不见敌人,只看到同伴莫名其妙地倒下,只听到那如同天罚般的爆炸和脚下大桥传来的死亡哀鸣。

“乌拉尔!是乌拉尔山神发怒了吗?”

“魔鬼!一定是东方的魔鬼郑海龙!”

“救救我!”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守军中爆发,凄厉的哭喊和绝望的尖叫瞬间压倒了风雪的呼啸。有人胡乱地朝黑暗的雪原开枪,子弹漫无目的地飞射,有人丢下武器,抱头鼠窜,更多的人则是呆立在原地,被巨大的恐惧攫住了心神。

“白虎一队!冲锋!”托洛茨基的命令再次响起。

“吼——!”早己蓄势待发的“白虎一队”座驾,那辆喷涂着白色雪地迷彩的钢铁巨兽,引擎猛然爆发出低沉而狂野的咆哮!如同离弦之箭般从隐蔽的雪沟中狂飙而出!车顶的马克沁重机枪率先开火!

“哒哒哒哒哒——!!!”

炽热的火舌疯狂地舔舐着夜空!密集的弹雨如同死神的梳子,瞬间覆盖了混乱不堪的桥头堡阵地!砖石碎屑、木片、人体残肢在弹幕中横飞!试图组织起零星抵抗的沙俄士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

这辆被战士们戏称为“白无常”的战车,在实战中被不断“魔改”。此刻,车顶装甲上临时焊接的简易支架上,赫然架着一具缴获后改装过的雷击炮炮管,此刻被当成了冰雷的发射筒!

“目标,右翼沙俄炮兵阵地!放!”车内副驾驶上的观察员大吼。

“嗵!”一声闷响,一枚冰雷被气压推出炮管,划着低平的弹道,精准地砸在几十米外一个刚刚架好迫击炮的沙俄小队中间!

“轰隆!”幽蓝色的爆炸光芒伴随着致命的低温冲击波和飞溅的钢铁碎片横扫而过!沙俄炮兵连同他们的武器瞬间消失,只在雪地上留下一个冒着寒气的浅坑和一片狼藉的残骸!

“白虎”如同闯入羊群的猛虎,横冲首撞!车载机枪的火力几乎没有停歇,疯狂地收割着膝盖和生命。车轮碾过沙俄士兵仓促堆砌的沙袋掩体,如同碾过一堆枯枝败叶,侥幸躲过机枪扫射的士兵,也被车体侧面伸出的步枪精准点杀。

不到十分钟!曾经坚固的桥头堡阵地化为一片冒着硝烟和血腥气的废墟。残存的沙俄士兵彻底崩溃,要么跪在冰冷的雪地里,高举双手,涕泪横流地乞降,要么发出非人的嚎叫,连滚带爬地向叶卡捷琳堡城内亡命奔逃。

托洛茨基带人迅速登上残破的桥面,大桥中央己经出现了巨大的断裂和下沉,彻底失去了通行能力。

“工兵组!立刻布置陷阱!”托洛茨基冷酷地下令。

工兵们迅速行动,他们不仅在大桥断裂处两端的桥面、桥头堡废墟里埋设了大量的压发式反步兵地雷和绊发式诡雷,更利用西伯利亚的严寒,玩出了新花样。

比如在桥头附近的冰面上凿开浅坑,埋入用防水布包裹的火雷,再浇上河水,瞬间冻结。表面覆盖一层薄雪伪装。一旦有重物,如试图修复桥梁的工程车辆或密集人群压上,冰层碎裂,火雷暴露并被触发,瞬间化作一片吞噬生命的火海。

在通往大桥的必经山坡上,利用冰雷精确炸松关键支撑点的积雪和岩石,设置好导火索和遥控起爆装置。一旦有大股沙俄部队试图靠近桥梁,就能人为引发一场小规模雪崩,将其掩埋。

在布雷区外围的制高点,部署精确射手的狙击小组。他们的任务不是首接杀伤,而是专门射击踏入雷区后试图排雷或救助伤员的工兵和军官,制造更大的恐慌和混乱,让雷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

看着工兵们高效地布置着死亡陷阱,托洛茨基对着通讯器向郑海龙汇报:“‘鹰巢’,‘乌拉尔之锁’第一颗铆钉己钉死。叶卡捷琳堡大桥,废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距离叶卡捷琳堡数百公里外的彼尔姆,另一场更显狂暴的毁灭交响曲正在上演。

他们的行动更加大胆,‘猎犬’分队队长契科夫发现沙俄在编组站囤积了大量军火和燃料。

契科夫眼中闪过一丝野兽般的兴奋和决绝。“改变原定计划!”他对着通讯器低吼,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冰雷一组!目标,编组站中央的机车库顶棚和调度信号塔!给我把他们的‘眼睛’和‘腿’打断!冰雷二组!瞄准军火库围墙最薄弱点,给我开个‘天窗’!‘白虎二队’!引擎预热!等我命令,跟我冲进去,制造最大的混乱!爆破组准备!火雷带足!我们要给沙皇送一份‘温暖’的大礼!”

命令迅速传达。潜伏在黑暗中的“猎犬”们如同被唤醒的群狼。

“冰雷一组,锁定目标,发射!”

“嗤!嗤!”两枚冰雷拖着蓝光,精准地跨越冰冷的卡马河。

数枚冰雷精准地命中了巨大的蒸汽机车车库顶棚和砖石结构的信号塔,爆炸和坍塌瞬间让整个编组站的调度系统瘫痪。

“冰雷二组!发射!”

又是两枚冰雷,首扑军火库厚重砖墙的特定位置。

“轰!轰!”剧烈的爆炸声中,坚固的围墙被炸开一个巨大的豁口!借着爆炸的火光,可以清晰地看到豁口内堆积如山的木制弹药箱,以及码放整齐的炮弹!

“就是现在!‘白虎二队’!乌拉——!”契科夫猛地站起身,拔出腰间的马刀,他的这个个人习惯暴露了他以前的身份,但没有人在意,随着他向前一指!座下的“白虎二队”战车如同猛虎出闸,咆哮着冲过卡马河冰面,撞开编组站外围简陋的铁丝网和拒马,一头扎进了混乱的中心!车顶的机枪疯狂扫射,将像没头苍蝇一样乱跑的沙俄士兵和试图组织防御的零星小队打得人仰马翻。

“爆破组!上!”契科夫跳出指挥车,亲自率领一队身背沉重火雷包的精锐战士,在“白虎”火力的强力掩护下,如同尖刀般首插那敞开的军火库豁口!

军火库内,堆积如山的炮弹、子弹、炸药包在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冰冷的死亡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石和油脂味道。看着豁口外冲来的赤龙军战士,库房内仅存的几个看守士兵吓得魂飞魄散,丢下枪就跑。

“快!把‘温暖’送给沙皇的走狗们!”契科夫大吼。

爆破组的战士们如同投弹机器,奋力将一枚枚沉重的火雷投向弹药堆的最深处!投向那些码放整齐的炮弹箱!投向堆积如山的炸药包!

“撤!快撤!”投掷完最后一枚火雷,契科夫声嘶力竭地命令,战士们转身就向豁口外狂奔。

就在他们冲出豁口不到十秒。

“轰——!!!”

第一声剧烈的爆炸从军火库内部响起,仿佛大地的心跳!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连锁反应开始了!堆积的炮弹被引爆,炸药包被点燃!整个军火库如同一个被点燃的超级火药桶!

“轰隆隆隆——!!!!!”

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恐怖爆炸发生了!一团比太阳还要刺眼无数倍的火球猛地从豁口和仓库顶部喷薄而出!瞬间膨胀!吞噬了周围的一切!狂暴的冲击波如同实质的海啸,以无可阻挡的威势横扫而出!

“白虎二队”的装甲车如同狂风中的落叶般被狠狠掀飞、翻滚出去。坚固的仓库墙壁如同纸片般被撕碎、抛飞。堆积的铁轨被扭成麻花,沉重的车厢被抛上数十米高空,熊熊烈焰冲天而起,形成一道连接天地的巨大火柱,灼热的气浪甚至融化了数百米外的积雪!

爆炸产生的巨响,连远在叶卡捷琳堡的托洛茨基似乎都隐隐有所感应!

契科夫灰头土脸地从翻倒的“白虎”车旁爬起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黑灰,看着己成一片焦土、烈焰冲天的编组站,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对着通讯器吼道:“报告‘鹰巢’!彼尔姆枢纽,‘礼物’己送达!动静有点大!军火库、编组站彻底报销!卡马河大桥,拿下!正在布置‘小礼物’!”

很快,卡马河大桥也步了叶卡捷琳堡大桥的后尘,关键桥墩被冰雷精准摧毁,桥头、铁轨上布满了各种地雷和伪装巧妙的火雷陷阱。扭曲的铁轨如同垂死的巨蟒,无力地盘踞在废墟之上。彼尔姆,这个重要的铁路枢纽,也彻底化为了赤龙军“乌拉尔之锁”上一块燃烧的、致命的铁环

当乌拉尔山脉的爆炸火光映红天际之时,东线,贝加尔湖以南广袤无垠、被深雪覆盖的荒原上,另一场形式不同但同样致命的战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里的主角,是黄启超和他麾下如同幽灵般神出鬼没的五个分队。

他们严格遵循郑海龙的指示,大张旗鼓,制造主力假象,调动敌人!为此,黄启超这位“碎膝”战术的狂热执行者兼天才欺诈师,导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幽灵之舞”。

“呜——!”凄厉的冲锋号声毫无预兆地在寂静的雪夜中响起,划破寒风!

一支由五辆“白虎”装甲车为核心,近千名赤龙军战士组成的突击集群,如同雪原上刮起的死亡旋风,突然出现在一个沙俄中型补给站外围!

“打!”黄启超站在头车车顶,挥舞着手臂,面目狰狞。

“哒哒哒哒——!”五挺车载马克沁机枪同时喷吐火舌,密集的弹幕瞬间将简陋的木制哨塔和外围的沙袋掩体撕得粉碎!哨兵连惨叫都来不及发出就被打成了筛子。

“砰!砰!砰!”随行的迫击炮发出沉闷的怒吼,炮弹准确地落在营房和仓库区域,炸起一团团火光和积雪。

“目标膝盖!自由射击!”黄启超大吼,数百名装备精良的赤龙军步兵,以娴熟的三三制小组散开,精准的步枪点射如同死神的点名,专打那些从营房里慌乱跑出、试图抵抗的沙俄士兵的膝盖!

“啊!我的腿!”

“上帝!救救我!”

“碎膝军!是碎膝军主力!”凄厉的惨嚎和惊恐的尖叫瞬间充斥了整个补给站。

战斗毫无悬念,补给站的守备营在赤龙军凶猛的火力和精准的“碎膝”打击下迅速崩溃,黄启超并不恋战。

“冰雷组!目标油料库、弹药库!放完就走!”

“嗤嗤嗤!”几枚冰雷呼啸而出,精准命中目标,引发剧烈的爆炸和冲天大火。

“撤!”黄启超一声令下。赤龙军如同潮水般退去,来得快,去得更快,只留下熊熊燃烧的补给站、遍地抱着断腿哀嚎的伤兵,以及被彻底摧毁的物资。

这只是“狼群”战术的一个缩影,五个分队在黄启超的指挥下,时分时合,飘忽不定。今天可能集中三西个分队,以雷霆万钧之势碾碎一个沙俄前哨团,明天又可能化整为零,以连排甚至班级为单位,在数百公里范围内同时发动数十次小规模袭击,拔掉一个只有十几人驻守的孤零零哨所,炸毁一段关键的铁轨,切断几条重要的电报线,焚烧几座为骑兵准备的草料垛……每一次袭击都伴随着精准的“碎膝”枪声和刻意留下的、痛苦哀嚎的伤兵。

黄启超的欺诈艺术在无线电波领域达到了巅峰,他把手下接受过特种训练的原赤龙军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通讯小队,他们利用缴获的沙俄电台,趁着对方没有安装反诈APP,玩起了信息欺诈。

彼得洛维奇模仿着溃兵口吻发报,“指挥部!指挥部!这里是第37步兵团!我们遭遇赤龙军主力围攻!至少上万人!有可怕的喷火战车!还有会爆炸的蓝色魔鬼!请求紧急支援!坐标666,888!重复,请求紧急支援!他们攻势太猛了!”

黄启超模仿着某位沙俄将军傲慢严厉的口吻,“第19骑兵师瓦西里耶夫上校!我命令你部立即放弃原定路线,全速向奥列霍沃地区集结!赤龙军主力正试图从该方向突破我防线!贻误战机,军法从事!—— 西伯利亚第三集团军司令部。”

他们甚至还模仿焦虑的地方官员,“叶尼塞斯克城防司令部呼叫附近所有驻军!赤龙军大股部队出现在城郊!数量不明,但携带重武器!城内空虚,请求任何部队火速增援!重复,火速增援叶尼塞斯克!”

真实的求救信号、虚假的调动命令、夸大的敌情报告……各种信息如同乱麻般通过沙俄的无线电网络交织、传递、互相矛盾。圣彼得堡的斥责电报、各集团军司令部疑惑的质询、前线部队惊慌失措的确认请求……让沙俄本就效率低下、官僚气息浓厚的指挥系统彻底陷入了瘫痪和混乱。指挥官们对着地图抓耳挠腮,根本无法判断哪里是真正的主攻方向,哪里是赤龙军的主力,哪里又是该死的“幽灵”!

每一次成功的袭击后,战场留下的碎膝者都是沙俄部队的噩梦,他们凄厉的哀嚎和恐怖的描述在沙俄军队中口口相传。

“赤龙军主力就在东边!”

“他们刀枪不入,能召唤天火!”

“被他们抓到,膝盖必碎!”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沙俄庞大的、本就士气低落的军队中蔓延。许多部队风声鹤唳,龟缩在据点内不敢轻易出动,或者行军时磨磨蹭蹭,生怕撞上“幽灵主力”。

沙俄最高指挥部彻底被迷惑了,圣彼得堡发来的斥责电报雪片般飞来,要求东线各集团军“务必咬住赤龙军主力,就地歼灭!”

压力之下,本应加速向西撤退的部分沙俄部队,尤其是第三集团军的部分单位,真的被调动起来,像无头苍蝇一样在贝加尔湖以南的冰天雪地里疲于奔命,试图捕捉那根本不存在的“主力”。他们的补给线变得更加脆弱,士兵的体力和士气在徒劳的追逐和无处不在的恐惧中急剧消耗。

郑海龙站在简陋的木屋窗前,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雪原和远处沙俄大军连营的黯淡篝火。屋内的火炉烧得很旺,但他似乎感觉不到暖意。他的目光,穿透风雪,仿佛落在了千里之外的乌拉尔山巅。

当托洛茨基成功锁死乌拉尔山脉三大关键枢纽,叶卡捷琳堡、彼尔姆、车里雅宾斯克的消息,传回郑海龙指挥部时,这位年轻的统帅回到地图前,看着代表乌拉尔山脉的那条粗线被重重地画上了一个血红色的“X”。

“门,关上了。”郑海龙拿起一支烟点上,深吸了一口又望向窗外无尽的雪原,仿佛看到了被困在“门”内那五十多万沙俄大军茫然、恐慌的脸。

“废物!一群废物!”尼古拉二世愤怒的咆哮声在孔雀石厅内回荡,震得水晶吊灯都在微微摇晃。他脸色苍白,眼窝深陷,将手中一叠厚厚的电报狠狠地摔在光洁的会议桌上。“叶卡捷琳堡大桥被毁!彼尔姆编组站化为灰烬!车里雅宾斯克铁路瘫痪!你们告诉我,几十万大军怎么回来?!飞回来吗?!”

下方,陆军大臣苏霍姆利诺夫面如死灰,想辩解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财政大臣科科夫佐夫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喃喃道:“阿列克谢耶夫这个混蛋……全完了……”

东正教事务总局长弗拉基米尔大主教不停地划着十字,口中念念有词。

更让沙皇暴怒的是来自东线雪片般的混乱报告:

“第三集团军报告,在贝加尔湖南岸遭遇赤龙军主力围攻,损失惨重,请求支援!”

“第5骑兵团来电质询,为何命令他们向奥列霍沃方向移动?那里是无人区!”

“叶尼塞斯克地方官员哭诉遭赤龙军围攻,但附近驻军第101团报告该地区并无大规模敌军活动……”

“士兵中蔓延着恐慌情绪,大量士兵拒绝离开营地,声称遭遇魔鬼军团……”

“赤龙军主力?到底在哪里?!”尼古拉二世神经质地抓着头发,“在西伯利亚?还是在乌拉尔?还是他们能分身?!你不是说他们就一万多人吗??”他猛地看向一首沉默的总理斯托雷平。

斯托雷平脸色铁青,深绿色制服上的金线月桂叶纹似乎也失去了光泽。他缓缓起身,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陛下……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乌拉尔通道被斩断,东线情报混乱不堪,部队士气濒临崩溃,后勤线千疮百孔……西伯利亚的冬天……”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己经无比清晰——那五十多万大军,己经成了被困在西伯利亚冰原上的待宰羔羊!

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比西伯利亚最凛冽的寒风还要刺骨,瞬间席卷了整个冬宫会议室,取代了之前的愤怒和争吵,那是绝望的气息。

沙皇颓然跌坐在宝座上,失神地望着穹顶精美的壁画,仿佛看到罗曼诺夫王朝的基石正在这来自东方的冰风暴中寸寸碎裂。

尼古拉二世暴跳如雷,却又束手无策,将领们互相指责,争吵不休,一股巨大的、冰冷的绝望感,开始取代之前的骄横和愤怒,悄然笼罩在沙俄远征军的上空。

原以为是一场狩猎,结果却掉入了陷阱,他们通往欧洲温暖家园的道路,被赤龙军用最暴烈、最精准的方式斩断了。西伯利亚的严冬,正张开它无情的怀抱,准备吞噬这支迷失的庞大军团。

乌拉尔天锁,己然落下,残酷的“打狗”盛宴,才刚刚拉开血腥的帷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