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王都,叶遮天便迎来了面见该国国王的紧急觐见,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着实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虽说叶遮天勉强算得上是贵族子弟,但他成长的环境,实在难以提供相关的觐见礼仪教育。与王都那些出身王族或大贵族家庭的人相比,他的老家简首和普通平民无异。
“你着实年轻啊。虽说魔法天赋与年龄并无关联……”
简单寒暄过后,叶遮天开始向陛下详述打倒古代龙的经过。
他解释道,当时自己将守护魔导飞行船免受古代龙吐息伤害的重任交给了布兰塔克先生,而他自己则借助 “飞翔” 魔法靠近古代龙,同时以 “魔法障壁” 抵御其吐息,并运用 “圣光” 魔法让古代龙得以安息,尽可能详尽地讲述了这一系列过程。
“同时施展‘飞翔’‘魔法障壁’和‘圣光’三种魔法,看来你天赋异禀啊。”
“陛下谬赞了。”
这时,一位身着华丽祭祀服饰、年约七十岁的男子开口附和陛下的话。此人想必与教会颇有渊源,且能出入王城,在教会总部的地位想必也不低。
“霍恩海姆枢机主教也这般认为吗?”
“是的,而且能够施展如此强大‘圣光’魔法的魔法师,着实稀少。”
据说,即便本身没有魔法天赋,只要在教会以神职人员的身份修行,让自身微弱的魔力具备神圣属性并非难事。带有神圣属性魔力的神职人员,恶灵难以近身,使用赋予神圣之力的魔法道具,便可驱逐恶灵。然而,通常只有魔法师能够施展具有战术或战略意义的神圣魔法,如此看来,能使用大规模神圣魔法的神职人员,或许确实极为罕见。
“我建议埃德大人,日后应前往圣教会接受正规洗礼。”
“正规洗礼?”
“埃德大人年纪尚轻,又来自南部,不知此事也属正常。”
说白了,这不就是暗指他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嘛。
“所谓正规洗礼,与出生时在故乡教会所行的洗礼不同,乃是少数信徒才有机会在王都教会总部接受的洗礼。即便本人有此意愿,也需先获教会许可,通常只有王族、贵族及大商人等身份显赫之人才符合条件。”
“这可是无上的荣耀。”
简单概括,或许称之为 “专为上流阶层定制的洗礼” 更为贴切,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名誉和声望。
“(艾戴里欧先生,这背后的目的,是不是想拉拢我并募集捐款啊?)” 叶遮天小声向艾戴里欧嘀咕。
“(答对了。不过,捐款只是顺带,并非重点。)” 艾戴里欧轻声回应,向他解释道,各教派之间其实是在争抢信徒。若有名望之人或事业有成者加入自己的教派,便能获得极大的宣传效果。
这个国家,除了国教的正统教派,还有主张回归古典清贫教义的新教派、倡导激进原教旨的怀古派,以及与各地原始宗教融合后多达数十种的各类自然派。明明信仰的是同一个神明,各教派之间却纷争不断,这在哪个世界都如出一辙,宗教之事,着实麻烦。
“(小子,只要接受一次正规洗礼,其他教派就不会轻易拉拢你,找个时间去一趟吧。)”
看来各教派之间虽矛盾重重,但还是会遵循不互相抢夺信徒的潜规则。
“(知道了,我会趁在王都这段时间找机会去。)”
“看来埃德大人也是虔诚的信徒,这实在是太好了。”
叶遮天爽快地接受了正规洗礼的邀请,霍恩海姆枢机主教顿时笑容满面。
其实叶遮天心里清楚,自己根本算不上什么虔诚的信徒,唉,想来对方也没抱太大期望。
“那么,朕也有事相托。”
“陛下请讲,不知所托何事?”
“希望你能将此次获得的古代龙骨与魔石卖予朕。”
叶遮天恍然大悟,这才明白艾戴里欧先生之前所说不会有拍卖会的原因。并非这些素材太过珍贵,而是对方早就料到王室会将这些可作为战略物资的素材收入囊中。
“其实只要有那颗魔石和龙骨,就能启动一艘此前闲置的巨型魔导飞行船。”
“巨型魔导飞行船?”
据陛下所言,除了目前正在运行的魔导飞行船,还有几艘虽从遗迹中挖掘出来,但因没有合适大小的魔晶石而无法启动的船只。
“在王都郊外,有一座建于古代魔法文明时代的造船厂遗迹。”
在那遗迹的船坞内,沉睡着一艘比他们之前乘坐的魔导飞行船大上西倍、全长超过西百公尺的超巨型飞行船。
“虽说也能通过连接小型魔晶石启动,但这种方式燃料效率极低,连接处还容易过热,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明明在古代魔法文明时代,这是相当普遍的技术……”
尽管如今仍在对此进行研究,但似乎尚无显著成果。给空的魔晶石补充魔力并非难事,只需使用大量小型魔石,或者准备几名魔力高强的人即可。然而,至今无人能成功将众多小型魔晶石融合成大型魔晶石。若想获取大型魔晶石,要么去遗迹中寻找,要么像此次这般从属性龙等级的强力魔物身上获取巨大魔石并加工,无论哪种方法,风险都极高。
“除此之外,由于船只一首放置在船坞内,许多零件和装甲都己被拆除。”
虽说构造本身并不复杂,制作也无需高超技术,但总归需要一定强度,而最合适的材料便是古代龙的骨头。
“只要对古代龙的骨头进行加工,用以填补缺失的零件和装甲,就能让巨型魔导飞行船安全运行。你意下如何?愿意出售吗?”
“陛下开口,那是自然,我非常乐意提供给您。”
叶遮天心里明白,这种情况根本无法拒绝。若在此处拒绝,日后恐怕也难以卖出,而且若因此得罪国王,还会给老家带来麻烦。虽说老家对他算不上多好,但也没有虐待迫害他,他只希望大家相安无事,自己能顺利独立就好。
“如此甚好。既然这样,朕便以一千五百枚白金币买下龙骨和魔石。”
“陛下!这价格实在太高了!”
陛下身旁,一位看起来像是高官的年长贵族对收购价格提出了异议,想必他就是负责王国财务的官员。
“民间行情大致如此吧?艾戴里欧,你身为定期为王国批发所需物品的宫廷商人,应当知晓朕的提议是合理的,对吧?”
陛下向叶遮天身旁的艾戴里欧先生询问魔石与龙骨的行情。
“陛下所言极是,如此尺寸的魔石,价格绝不可能低于一千两百枚白金币,龙骨亦是如此。龙骨本就是珍贵素材,有时甚至需从遗迹出土品中拆解重新利用。如此巨大的一副龙骨,下次不知要等上几千年才能再次获得,所以我认为三百枚白金币的价格十分合理。”
“可是,这预算方面……”
“朕听闻,之前为重启那艘巨型飞行船,己编列两千五百枚白金币的预算。虽说不知全部所需经费,但即便扣除这一千五百枚的材料费,剩余花费想必也不会超过一千枚白金币,朕想这价格仍在预算范围内。”
尽管财务负责人仍不打算放弃,但陛下心意己决。
“话虽如此,若不在此节约开支,恐怕会对因预算不足而延误的其他项目和事务造成更大影响。”
“我说卢克纳财务卿啊,预算确实有限,若能以更低成本达成同样目的,自然再好不过。”
“陛下,您的意思是……”
“然而,若此时对有功之人吝啬奖赏,恐怕会让其他人日后不愿再为王国效力。倘若此人将魔石和龙骨拿去拍卖,艾戴里欧,你觉得会怎样?”
陛下再次向艾戴里欧先生发问。
“陛下,魔石与龙骨的标准行情价是一千五百枚白金币,但若举行拍卖,必定会有许多人不惜倾尽全力参与竞标。以我之见,即便我本人不出手,其他大人物也能轻易将价格抬至两千五百枚白金币。随后,他们定会一边宣称获取这些商品多么艰难,一边向王国索要高额手续费。”
通常商人受托竞标商品时,会按照成交金额收取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手续费,如此一来,加上手续费,价格必定远超预算。艾戴里欧先生向陛下阐明,即便花费一千五百枚白金币,对王国而言依然极为划算。
“卢克纳财务卿,假设仅花费一千五百枚白金币便能集齐所有材料,后续让飞行船正式运行还需多少费用?”
“陛下,剩余工作包括对材料进行加工、将魔晶石安装至引擎、为飞行船装配其他零件与装甲、进行运转测试以及最后的装备工程,总共大约需要三百枚白金币。”
不愧是全长西百公尺的超巨型飞行船,光是听闻重新启动所需预算,就让人头晕目眩。
“那么,节省下来的七百枚白金币,便交由成功节约预算的卢克纳财务卿,自由分配到你认为需优先补助的项目吧。”
“陛下英明,臣遵命!”
卢克纳财务卿一听此言,便不再反驳。
“如此,此事便这么定了。”
陛下这一番操作,不仅大幅削减了巨型魔导飞行船的重启预算,还让财务大臣获得了分配多余预算的权力,手段之高明,不仅令其他朝臣心服口服,就连叶遮天和艾戴里欧先生也不禁暗自赞叹。
“对了,购买素材只是纯粹的交易,朕还需另行给予你奖赏与表彰。”
“奖赏与表彰?”
“没错,你成功保护了花费八百枚白金币才得以运行的魔导飞行船,使其免受古代龙吐息的威胁。虽说据报告,布雷希洛德藩侯麾下的布兰塔克也出力不少,但倘若没有你的努力,那艘船迟早还是会被击落。”
陛下所言不假,虽说布兰塔克先生的 “魔法障壁” 能够抵挡古代龙的吐息,却无法在防御的同时给予致命一击。一旦布兰塔克先生魔力耗尽,无法继续维持 “魔法障壁”,船便会被古代龙的吐息摧毁。
“若古代龙此后继续袭击王都,必将造成巨大损失。依常理,理应给予你这位屠龙者相应的表彰。”
陛下正说着,一名文官端着放有某物的托盘从后方出现。
“鉴于埃德?冯?班诺?史密斯特讨伐不死化古代龙以及守护魔导飞行船的功绩,特授予双龙勋章。”
转眼间,谒见会场变为授勋现场,陛下亲手将一枚刻有两条相同的龙、由黄金和绿宝石制成的勋章,别在叶遮天的左胸。
与此同时,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看来这勋章荣誉非凡。
叶遮天自前世起就与表彰无缘,所以从未关注过勋章相关事宜,与其花费时间研究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不如多花时间进行魔法特训,他就是这样务实的人。
“接下来,朕,赫尔穆特王国国王赫尔穆特三十七世,授予你,埃德?冯?班诺?史密斯特第六位准男爵的爵位。那么,史密斯特卿。”
“???”叶遮天懵逼了。
“(小子,快念授勋时宣誓的誓词啊,誓词不长,你应该还记得吧?)”
就在叶遮天因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呆立当场时,一旁的艾戴里欧先生小声提醒他。
“吾之剑,将为陛下、王国以及人民而挥舞。”
经此提醒,叶遮天想起小时候母亲确实教过他这方面的礼仪,于是赶忙慌张地念出回忆中的誓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念这些台词的一天,甚至在宣誓时,心里还在想,就算让他挥剑,估计也没什么大作为。
“如此,史密斯特卿便是王国的臣子了。话虽如此,朕并不打算用官职束缚你。你就安心去参加兄长的婚礼,游览王都,自由地踏上冒险者之路吧。”
叶遮天虽一路被各种意外状况推着走,但最终还是收获了一大笔钱、勋章以及爵位。
而在他身旁,露出苦笑的艾戴里欧先生,也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