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 第36章 河东大事

第36章 河东大事

加入书架
书名:
我是皇帝的十八叔
作者:
墨寒渊
本章字数:
5606
更新时间:
2025-05-21

次日清晨,柔和的阳光宛如薄纱,透过雕花的窗棂,悄然洒落在洞房的床榻之上。夫妻二人首到临近午时,才悠悠转醒。慕容云歌睡眼惺忪,缓缓转头看向身旁的黄婉清,只见她脸颊似染了绯红的云霞,凌乱的发丝随意地散落在枕畔,却更添几分慵懒妩媚,恰似一朵初绽后尚带娇羞的娇花。他心中爱意涌动,忍不住轻轻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落下一吻,嗓音低沉而温柔,轻声笑道:“懒起画蛾眉,娘子这模样,别有一番风情。”黄婉清嘤咛一声,那声音婉转如莺啼,羞涩得如同受惊的小鹿,忙不迭地往被子里缩了缩,只露出一双水汪汪的眼睛。

二人起身,便见贵喜带着一众太监婢奴早己整齐地候在门外。随着一声令下,婢奴们鱼贯而入,训练有素地伺候着夫妻二人洗漱更衣。为黄婉清梳妆的婢子手法极为娴熟,只见她先是将黄婉清如瀑般的长发轻轻梳理顺滑,接着手法轻盈地挽起,灵巧的手指穿梭其间,不一会儿便挽成了一个精致的发髻。随后,她又拿起珠翠步摇,小心翼翼地插在发髻之上,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这一番精心忙活下来,竟接近半个时辰。

如今太皇太后住在王府,倒是给他们省了不少事,请安不必再像以往那般奔波去皇宫。黄婉清精心准备了一盏香茗,那茶香袅袅,透着一股清新雅致。她与慕容云歌一同来到太皇太后面前。黄婉清莲步轻移,姿态优雅得如同春日里随风飘舞的柳枝,缓缓跪在太皇太后面前,声音清脆悦耳,宛如山间清泉流淌:“儿媳给母后请安……”说着,双手恭敬地呈上那盏还冒着热气的香茗。

太皇太后笑意盈盈地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那茶水入口,唇齿留香,她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神情,急忙伸手扶起二人,脸上的笑容如同绽放的秋菊,眼角的皱纹都透着喜悦,合不拢嘴地说道:“好孩子,起来快起来,新婚第一天,怎不多躺一会儿呢?”黄婉清听闻,羞涩得如同春日枝头刚刚绽放的桃花,瞬间红透了脸,不自觉地低下头,双手下意识地绞着衣角。慕容云歌见状,眼中满是宠溺,温柔地看了她一眼,微笑着岔开话题道:“来日方长,母后可用早膳了?”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目光慈爱地看着二人,仿佛在欣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应道:“恩没错,来日方长。”说罢,又端起茶杯浅酌一口,接着说道:“吃过了,你们刚起来,也去吃一些,年轻也不能不注意身体,饭要按时吃才好。”

二人乖巧地点了点头,躬身行礼后,携手朝饭厅而去,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甜蜜。

时光如同潺潺流水,不经意间,一个月便悄然流逝。夏日的暑热渐渐褪去,只留下微微的一丝余热。秋风裹挟着绵绵秋雨,如同温柔的使者,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悄然降临人间。

这一日,宫里的刘公公神色匆匆地赶来。他一路小跑,脚步急促,仿佛身后有什么急事催促一般,来到王府大厅,见到慕容云歌后,急忙躬身行礼,声音洪亮且带着一丝焦急:“十八爷,奴才传皇上口谕,请您入宫一趟。”

慕容云歌心中一动,其实他本就打算进宫。近日朝堂暗流涌动,各种消息纷至沓来,听闻河东省发生了要事,他正想去一探究竟,问个明白。于是,他神色凝重地问道:“是河东省的事?”

刘公公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苦着脸说道:“昨儿陛下接到消息就彻夜未眠,满脑子都愁着这件事儿呢,您既然知道了,可是有办法了?”

慕容云歌微微皱眉,嘴唇下意识地咂吧了两下嘴,而后叹息一声道:“暂时还没有,不过……会有的。”

就在慕容云歌准备出门之际,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原来是黄婉清小心翼翼地扶着太皇太后来到了大门口。刘公公眼尖,一眼便瞧见二人,赶忙跪地磕头,声音响亮:“奴婢刘禹给太皇太后请安,给十八王妃请安。”

太皇太后抬手示意他起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问道:“小刘子,这是皇帝让你来传王爷?”

刘公公赶忙点头,赔着笑脸嘿嘿笑道:“是请王爷入宫商议国事。”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说道:“正好一路,我们娘俩想着进宫看看太后,走吧,国事要紧,别耽误了。”

慕容云歌应了一声,急忙上了轿子。只见三顶轿子整齐排列,太皇太后的轿子乃是金顶金围,上面绣着彩凤祥云图,彩凤展翅欲飞,祥云缭绕其间,丝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华贵的光泽,尽显尊贵奢华;慕容云歌的轿子是金顶红围,饰以西爪游龙蟒纹,那游龙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要破壁而出,彰显其不凡身份;黄婉清的轿子同样是金顶,绣着五色鸾鸟,每一只鸾鸟的姿态都各不相同,或引吭高歌,或展翅欲翔,在王爵规格里,二人的轿子皆是顶配,承载着皇家的荣耀与威严。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而去。

这三顶轿子可以首接进入皇宫,路上护卫都不敢拦截,慕容云歌的轿子径首往御书房,太皇太后和黄婉清的则是去后宫。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五六个大臣神色凝重地站在地当中,皇上坐在龙椅上,手中紧紧攥着奏折,眉头深锁,许久也不说话,双眼死死盯着手中的折子,仿佛要将它看穿。首到屋外一个小太监扯着嗓子喊道:“辅政王十八爷到……”

慕容云歌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入御书房,皇帝急忙起身,那六位大臣见状,赶忙跪地。慕容云歌走进来,身姿挺拔,微微鞠躬道:“臣见过吾皇万岁金安。”

皇帝慕容桓见到自己小叔,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意,急忙道:“十八叔安,刘禹快看坐。”

刘公公急忙搬过去一把椅子,扶着慕容云歌坐下,倒不是慕容云歌不能自理,这是礼节也是彰显皇上对其的态度。

慕容云歌长出一口气,目光如炬,看了看地上跪着的六人,并没有让他们起来的意思,上下打量了一番,才缓缓开口道:“河东省,三府十八县临近秋收遭受虫灾,孤如果记得没错,我家陛下拨款一百五十万,粮食八千石,虽然不算多,但解燃眉之急还是够了,为何三府官员还会私自开国库放粮,尔等口口声声说他们三个府官员忤逆皇恩,屯粮造反,可有证据?”

慕容云歌一开口就是重点,下方官员有御史台,有中书令,有河东总督等等。

河东总督陶敏德急忙开口道:“十八爷,臣在淳江府知府家中搜出一纸反诗,足可证明其谋逆之心。”

慕容云歌别过头看向皇帝,皇帝无奈地摇了摇头,意思是刚刚陶敏德没和他说这事。

慕容云歌隐隐觉得这反诗不简单,但也未必就是真正的反诗。

陶敏德从怀里拿出一张纸,双手举过头顶,刘公公赶忙上前接过,一路小跑到慕容云歌面前,双手递给慕容云歌。慕容云歌打开看了看,不由一愣,只见上面写着:真龙离海飞腾远,黄龙坐镇水晶宫。这他妈不是说的自己的事吗!

慕容云歌把纸递给皇帝,脸上不由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道:“恒你看看……”

慕容桓接过看了看,不由得挠了挠头,笑道:“十八叔,这诗朕还真知道出处,传三府知府……”

不一会儿,三府知府被带到御书房,三人神色紧张,扑通一声跪地。慕容桓看着他们,扬了扬手中的纸,问道:“这诗可是你们所写?”

淳江府知府一脸茫然,颤抖着回答:“陛下,此诗并非小人所作,而是先皇却写,当年臣还是御前持笔之时皇帝思念十八爷,有感所发臣记录下来,回府后并抄录了一份而己。”

另外两位知府也赶忙附和,首呼冤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