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洛阳德阳殿内,晨曦刚刚透过窗棂,急促的马蹄声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报——!"传令兵风尘仆仆冲入大殿,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豫州大捷!樊将军阵斩颜良,宇文将军击杀文丑!袁军溃退百里!"
"啪!"荀彧手中的竹简落地,他罕见地失态了:"竟……竟如此神速?"
曹操先是一愣,随即拍案大笑,震得案几上的茶盏跳了起来:"好!好一个樊梨花!好一个宇文成都!真乃当世虎将!"
徐庶却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看来陛下早有准备,这些猛将……"
还没等徐庶说完,殿外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报!周瑜将军大破蔡瑁水军,焚毁敌舰三十余艘!"
"报!马超将军率西凉铁骑收复凉州三城,韩遂败逃羌地!"
"报!樊将军派军使请示,是否乘胜进攻扬州?"
一连串的捷报砸得满朝文武头晕目眩。荀彧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可手指仍不自觉地轻颤:"进攻扬州……"
他环顾西周,目光扫过诸葛亮、徐庶、曹操和杜如晦:"各位,你们怎么看?"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只有铜壶滴漏的"嗒嗒"声清晰可闻。
曹操干笑两声,粗糙的大手不自觉地搓了搓,像是在擦拭无形的冷汗:"这个……老夫一时也没主意。"
他眼角余光偷瞥向诸葛亮,心中暗忖:"这卧龙平日口若悬河,今日怎的装起哑巴?莫非……"
杜如晦轻咳一声,指节在案几上敲出三声闷响:"扬州富庶,若能一举拿下,可断袁术根基。但……"
荀彧眉头一皱:"但什么?"
"但战线拉得太长。"杜如晦指尖在沙盘上划出一条蜿蜒曲线,"从豫州到扬州,八百里粮道需经六处险隘。若司马懿派死士焚粮……"
他忽然噤声,因为看见徐庶正在用茶汤在案上写了个"荆"字——荆州刘琦的态度尚未明朗。
"别忘了。"徐庶突然用羽扇挑开纱帘,阳光在他脸上割出锐利的阴影,"司马懿还在暗处。"
这句话像块冰砸进热油锅。
曹操猛地想起什么,从袖中甩出一份密报:"三日前,幽州边境出现乌桓游骑,子龙将军判断——"
"疑兵。"诸葛亮突然开口,羽扇停在沙盘并州位置,"真正的杀招在这里。"
众人顺着他扇尖看去,只见代表司马懿的黑玉棋子正压在并州与冀州交界处。
更深的寂静笼罩大殿。
荀彧发现自己的手指正无意识着腰间玉佩——这是他在先帝朝养成的习惯,每当遇到棘手政务便会如此。
曹操的脚在地上轻轻点着节拍,这是他算计人时的小动作。
徐庶与杜如晦交换了个眼神,两人同时看向诸葛亮。
而诸葛亮……在煮茶。滚水冲开茶末的声响,成了殿内唯一的生机。
"诸公可还记得官渡?"徐庶突然发问。
曹操脸色骤变。那年袁绍十万大军压境,正是司马懿献上的"疲曹三策"险些让他全军覆没。
"元首是说……"荀彧瞳孔微缩,"此番又是连环计?"
诸葛亮终于放下茶壶,在蒸汽缭绕中轻声道:"扬州是饵,并州才是钩。"
一滴冷汗顺着曹操的鬓角滑下。
就在殿内众人陷入沉思之际,诸葛亮轻抬羽扇,微风拂过,茶香袅袅。他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诸位,亮有一策。"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如箭般射向他——曹操的虎目微眯,荀彧的指尖停在竹简上,徐庶的茶盏悬在半空,连杜如晦都微微前倾了身子。
诸葛亮不疾不徐,羽扇轻点沙盘上的扬州:"扬州要打,但不能由樊梨花打。"
"哦?"曹操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那由谁打?"
他心中暗忖:"这卧龙莫不是要坑我曹家子弟?"
诸葛亮羽扇悠然转向南方,在沙盘上轻轻一划:"孙策。"
"孙伯符?!"荀彧愕然,手中的竹简"啪"地合上,"可他才十七岁,未经大战……"
诸葛亮目光深邃,如古井无波:"正因他年轻气盛,袁术才会轻敌。"
他羽扇轻摇,继续道:"袁术此人,骄矜自大,若见樊梨花按兵不动,而孙策率军南下,必以为我军无人可用,只会派个少年郎送死。"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突然拍案大笑:"妙!袁公路向来瞧不起年轻人,当年他还嘲笑过本初兄的长子袁谭!"
"更何况……"诸葛亮羽扇一转,指向洛阳城内的孙坚府邸,"孙坚将军还在洛阳,他岂会让儿子孤军奋战?"
荀彧恍然大悟:"孔明是说……孙文台必会暗中调兵相助?"
诸葛亮含笑点头:"孙坚爱子心切,必会派程普、黄盖等老将随行。如此一来,我军既不必抽调主力,又可借江东之力消耗袁术。"
曹操嘿嘿一笑,不置可否:"妙啊!让孙家父子去打袁术,既能消耗孙氏兵力,又能让他们跟袁家结死仇!"
他说完才发现满朝文武都盯着自己,连忙改口:"咳咳……我是说,此乃驱虎吞狼之策!"
荀彧无奈摇头,徐庶则意味深长地看了曹操一眼。
诸葛亮轻咳一声,继续道:"此外,可令樊梨花佯攻扬州边境,牵制袁术主力,实则……"
他羽扇在沙盘上轻轻一划:"首取寿春。"
荀彧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就依孔明之策。"
他转向传令兵:"传令樊梨花,摆出进攻态势,但不可轻进。另,加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即日南下!"
曹操突然补充:"再给孙坚将军加个'监军'头衔,省得他儿子乱来。"
众人闻言,皆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