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还没开口,孩子就带着点哭腔的把自己的鱼往余大夫那边递过去。
“给,鱼鱼给你,不要给豆豆扎针了。”三岁的孩子眼泪汪汪看着余大夫。
余老爹尴尬的看着屠户,该不会以为自己欺负他家孩子了吧?
被看着屠户也有点慌乱,家里孩子只要不听话,媳妇就会威胁他,把他带去余大夫家扎针。
今日媳妇去县城,他只能把孩子带到摊位,臭小子自己玩了会就开始捣乱,他刚威胁要带他去扎针,余大夫就来了……
“那边河沟里面最近不少小鱼,余大夫你要是想要,可以去那边抓。”屠户伸手轻柔的给儿子擦了擦眼泪,知道孩子舍不得自己的鱼,只好告诉余大夫哪里有。
“好的。”把孩子都弄哭了,余老爹也只想快点离开这地方。
至于家里的大狸子!想吃鱼自己抓去!它那体型,抓鱼肯定没难度!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的余老爹,提着肉快步就往家里走去。
推开院门,就看见躺椅上面睡着的一人一猫。
听到响动的大狸子,睁眼看了眼,看清是谁后,就继续趴下假寐。
余老爹看着这突然出现的大狸子,挺自然熟,心疼的看着睡着了闺女,看来是真累到了。
把肉放进厨房,就把昨天配好的药粉拿出来放入小砂锅里面熬,搅拌到挂在筷子上不流动了,拿过纱布抹上。
余枳实在浓烈的中药味中转醒。
拍了拍胖头的大脑袋。
胖头从瞅了余枳实一眼,从她的腿上跳下地,蹲坐着望着她。
“醒了?刚好,爹爹熬的药也好了。”
“爹爹,我没有生病,不喝药!”这药闻着就很苦很苦,余枳实浑身都写满了抗拒。
“不是腰疼吗?”闺女这点小心思,余老爹还能看不出来?
余枳实慌忙摇头,满眼真诚看着爹爹:“不腰疼了,今天不腰疼了!”
虽然今天腰还有一点点疼,但她不想喝苦苦的药。
见闺女都快哭了,余老爹赶紧解释:“这药不喝,外敷的。”
“把它贴在吱吱腰上,腰就不疼了。”
知道不用喝了,余枳实悄悄松了一口气,但还是警惕问了一句:“那会痛吗?”
昨天她看见爹爹给柱子腿上撒药粉的时候,柱子就很疼。
“不疼,可能会有点烫,吱吱要是贴上实在不舒服,就不贴了?”
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余老爹拿着做好的膏药过来。
“喵呜~”被拦路的胖头,哈气!
可能是这家伙看出来枳实不太愿意,所以拦住不让余老爹靠近。
余枳实抬手就是,梆梆两下。
“说了,不许凶我爹爹!”
被维护的余老爹,嘚瑟看了一眼这大狸子。
“爹爹,我给它取名了,它叫胖头。”
都取名了,闺女这是要把它留下来?
可大狸子养不熟,要是到时候离家出走了闺女会不会伤心?
“爹爹?”见爹爹一首盯着胖头看,以为爹爹不喜欢胖头。
余枳实看看爹爹,又看看地上蹲坐的胖头,虽然接触还不多,但她喜欢这只大狸子。
要是爹爹不让自己养,那她就求求爹爹,如果实在留不下,她就去问问云奶奶要不要养胖头。
“嗯?没事,我就看这家伙挺胖,胖头这名字挺适合它的。”
知道胖头被留下来了,余枳实开心的很:“是吧!我也觉得这名字很适合它。”
“喵呜~”
挨了两下打的胖头也不敢造次了,退到余枳实腿边。
等闺女把后腰衣服撩起,余老爹把手上的膏药贴了上去。
“爹爹,烫烫的。”
“很烫吗?有没有其他不适?”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膏药的效果。
细细感受了一下的余枳实摇了摇头:“一点点烫,还有点舒服的,没有其他不适。”
贴上后,她好像感觉腰都没有那么痛了,爹爹真厉害。
“有不舒服就和爹爹说,如果没有不适,晚上洗漱的时候在把它揭下来知道吗?”
“嗯嗯。”
“爹爹,你找到人帮我们家插秧了吗?”要是找不到,她可以一个人慢慢去种。
“别惦记地里了,云小子己经把水田里的秧插完了。”
“云猎户?”
“嗯。”
云猎户好厉害,他有那么多地,还能帮自己种,他不会腰疼吗?
见家里没什么事了,余老爹想到屠户说的那条小河:“吱吱,想不想去抓鱼?”
“想!”
“好,爹爹去拿些工具,就带吱吱去抓鱼!”余老爹决定一定要在闺女面前找回面子。
提着木桶,里面放了一张渔网,一柄鱼叉。
锁上院门,带着闺女和家里的新成员就往小河边走去。
这段时间雨水少,河里水位也低了不少。
到达目的地的余老爹,看着小河的鱼群信心满满的拿出渔网,自信的抛出去。
看到爹爹动作的余枳实兴奋大喊:“爹爹真厉害。”
迷失在闺女夸奖中的余老爹自信收网,呆滞在原地,又不可置信的看向河里那些肉眼可见的鱼群。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一条都没有抓到?
尴尬找补:“咳咳,爹爹就是太久没有用渔网,爹爹换个工具。”
拿起那柄看起来更新的鱼叉,就开始插鱼。
河里的水越来越浑浊,只能通过水面波动来判断鱼群再来。
每一次自信把鱼叉插下去,都是一场空欢喜。
余老爹现在都不敢回头面对闺女……
“哇,胖头好厉害!”
侧目看向不远处,就看见胖头矫健的身姿,不费吹灰之力的抓起一条又一条鱼。
注意到余老爹眼神,它又淡然下爪抓起一条。
挑衅!这胖猫是不是在挑衅自己?
那鱼叉的手都不自觉的越握越紧。
看着鱼桶的余枳实:“胖头,你把鱼叼到桶里来。”
胖头瞅了眼余老爹,叼起一条大鱼,扭着壮硕的身体就往余枳实那边走去。
就这一会,带来的木桶就装了一半。
余枳实揉着胖头的大脑袋,不停夸奖。
下工回来的村民看见父女俩:“余大夫不仅医术厉害,这捕鱼的手艺也好。”
看到木桶的鱼获,有人也附和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