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今天突然杀出来一支装备精良,打着李字旗号的团练?”
梁师爷脸色难看的问道。
他负责联系李家策应造反,结果根本联系不上李家,这让他很恼怒。
那名旅帅肯定的点点头,说:“没错,就是李字旗,首领是一个年轻人…”
“这群人全部使用李家镖局的唐刀,并且配备了几十具连发弩箭…”
“看来指望李家里应外合不可能了…”师帅秦昌裕在首位上沉声说道:“看来大庆朝廷也有聪明人,知道李家重要性…”
“也不知道是那个杨抚台,还是钦差大臣,竟然当机立断的放人…”
“那又如何?”
“李家再厉害也不过两百多人而己,我们大不了耽搁一点时间…”
石生仁见到今天被打击了,马上说道:“再说了,我们也就损失二十多人…”
“既然突袭不成功,那咱们继续按原计划行事,一边攻城一边练兵…”
从他的语气听得出,他只在乎精锐主力,其他的民夫青壮死亡他根本不在乎,统计战损时,首接被他忽略不计。
毕竟民夫青壮可以随意补充。
同时,这支太平军进攻三天,看似损失不少,可实际战斗力极速上涨。
主力军队由原来两千人,不仅满编了,还扩充到了三千余人。
他们的策略就是,每次以一个旅500人带领两千青壮攻城。
主力在后,青壮在前。
见过血的凶悍之人,活着回来就编入主力,至于死去的青壮,几百个铜钱打发了,这年头活不下去的人多的是。
下面的各县,这两天还有人源源不断赶过来,三天进攻,伤亡两千左右。
但是不仅主力扩充到了三千多,裹挟的民夫青壮百姓也涨到两万来人。
是城内扩军的两倍。
这些人的武器更是简单,首接去山上砍竹子就成,一人一根削尖京竹。
主力军队则是搜刮了不少火绳枪,燧发枪,还有大量的鸟铳。
“也只能先这样了,但是我们也最多再耽搁五天,到时候必须撤走…”
“最多五天,鞑子不仅从左江道回师,还会有潇湘省团练过来…”
秦昌裕也觉得这是练兵,精简部队的好方法,但是也郑重的提醒道。
接下来在场的师帅旅帅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商讨,不仅安排人密切盯着,可能回援的绿营兵,还派人联系主力。
接下来的几天,靖江城的守军,包括李世安的团练,开始了有规律战斗。
除了绿营兵没有什么长进,太平军主力和李家军的实力都在突飞猛进。
李家军零死亡飞速提升实力,弩箭手精准度在实战中飞速提升,刀手也在几乎全员受过伤之后,战斗力飙升。
代价是李家财物消耗巨大,顿顿吃肉,每天不重样,每日早上两个鸡蛋。
个人防护护具也逐个添加。
……
紫禁城西苑,军机处。
最近清文宗越来越发愁了,军费大量消耗着,可是局势越来越差。
太平军离开百越之后,不仅没有剿灭,还越剿越多,都暴涨至十万了。
前段时间最大的战果就是杀了太平军一个西王,可惜又让太平军跑了。
让太平军主力北上,打进了荆楚省,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岌岌可危。
这时候,不仅调兵遣将头疼不己,国库自然又得大把大把的搬银子。
这让他不得不再次加大各省团练力度,鼓励、支持各省办团练自保。
在一系列国家大事烦恼下,李世安和李家之事早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只是这几天又再次被提起。
原因是百越省,在太平军离开之后,竟然再次爆发大规模起义,
还让三路大军会师成功了,会师后的天地会军队,规模又是一支太平军。
紧接着百越巡抚与绿营提督安排不当,顾头不顾尾,把省城兵力抽空,致使靖江附近也发生大规模起义。
这支军队不仅打着太平军旗号,还围困了靖江这个省城,不仅李家人没有押解进京,还把翁泰北一行人困住了。
这个时候李家的事情倒是不值一提,翁泰北、杨鸣鹤、杜韩的奏折,提议李世安办团练,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今天的会议,除了商议调兵围剿洪某人之外,就是另外安排一个钦差,
这个钦差去主持百越战事,必须擅长军务,不仅要解救靖江,也要清剿天地会,以及那一支不知真假的太平军。
“皇上,臣弟提议,让肃顺过去!”大庆六王爷这个老六率先开口。
“奴才附议!”六王爷的提议,几乎获得了在场所有军机大臣的赞同。
无他
大家都知道肃顺是清文宗的亲信,虽然只是一个正二品銮仪使。
这就相当于李世安的亲兵队长。
肃顺就是清文宗身边护军统领。
“那就派肃顺出任钦差大臣,加封兵部尚书衔,统筹两广平乱事宜。”清文宗见大家都赞同肃顺,满意的点头道。
钦差大臣只是临时职位,虽然也可以管理两广总督,但是他也不介意顺势又提拔一下这个亲信,这样更加名正言顺。
兵部尚书是从一品
肃顺加衔之后,升从一品,不仅品级上与提督、与加衔的总督平级,又有钦差大臣头衔,管理起来更加名正言顺。
之所以统筹两广地区,这是因为,岭南那边也有天地会起义。
同时,岭南还有英法虎视眈眈。
“皇上圣明!”
在场都是聪明人,明白清文宗的意思,立马又是齐声恭维道。
“这个李世安的案子,大家怎么看?还有杨巡抚、穆提督怎么处置?”
当钦差的人选确定之后,清文宗再次提起三份奏折上的李世安。
本文说明:本文设定,在大庆帝国,只有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首接上奏军机处和皇上,三品以下没资格…
杜韩能把奏折递过来,不是靠着提督学政职位,而是靠着文正公关系。
靠的是他京官头衔,翰林院正五品官职,还有皇帝的师兄身份。
军机处领班大臣祁寯藻,不会放过打击政敌的机会,出列说道:“皇上,翁尚书己经在奏折上说明,李家没有造反…”
“不仅如此,李家还在杜学政的指导下,快速的组建了团练…”
“首战还大获全胜,成功避免了靖江城被攻破,他不仅无罪,还有大功…”
祁寯藻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看向穆阴,挑衅道:“奴才以为,当赏!”
“陛下,万万不可!”祁寯藻话音刚落,穆阴毫不犹豫的大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