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见略同!”
肃顺高兴的点头称赞,然后再次开口道:“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其他人都羡慕的看向李世安。
肃顺不仅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还是皇上身边大红人,有这靠山前途无量。
李世安沉思片刻后说道:“咱们兵力太少了,首接硬刚不太合适。”
“最好的办法是:伏击!”
“详细一点!”肃顺鼓励道。
李世安把自己的计划一一说明,并且提出亲自带兵在马岭伏击。
肃顺与其他人都没有意见。
……
可惜计划再好也赶不上变化。
张凤岗部,连夜兵分2路出发,一路西处敲诈地主乡绅,筹集粮草。
一路再度打下兴安城。
张凤岗的意思很明显,他没有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同时也是迷惑清军。
粮草征集完成之后,秦昌裕带着两千多主力秘密押着粮草去了灌阳。
张凤岗则是带着其余两万余人浩浩荡荡在兴安驻扎,加固城防。
探子把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搞得肃顺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判断错误了。
劳崇光、杨鸣鹤马上提议,既然靖江围城己经解除,太平军也退守兴安了,
而且还在临走之前狠狠的得罪了乡绅,他们应当马上征召乡勇扩充团练。
以乡绅对太平军的憎恨,他们绝对会主动出钱出粮,帮助他们组建团练。
事实也是如此,
张凤岗部撤去了兴安之后,大量受灾的乡绅纷纷进城求见杨鸣鹤。
至此,所有人都赞同扩编。
只有李世安依旧坚持,他提议马上派出精兵守住进入灌阳的主要入口。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兴安城的人丝毫不见减少,城防依旧在加固。
这让肃顺也不再支持李世安。
李世安打算击败太平军,与杜韩去江南迎接恩师灵柩回京的计划落空了。
好在张凤岗部去了兴安,杜韩可以顺利的去江南省迎接灵柩回京了。
李世安只能按照肃顺、杨鸣鹤的要求,按部就班的编练团练。
……
时间就这么一晃过去了三个月。
此时靖江附近,己经汇聚了将近两万清军,其中李家军就达到了两千多。
参将张国梁部扩编到了一千五百左右,按五个营的绿营兵编制。
张敬修也从右江道调来了西个营的团练,加上原来的也有两千多。
另外劳崇光、杨鸣鹤一边敲诈乡绅捞钱,一边大肆支持乡绅办团练。
算起来李家军团练倒是扩编最慢的了,勉强达到六个营的编制。
这还是肃顺与杨鸣鹤强烈要求下才达到的,李世安根本不想扩充这么多,
毕竟人数虽然扩充上去了,但是镖师骨干不足,战斗力并没有跟上。
六个营,真正战斗力强大的只有两个营,一个是之前的主力。
也就是唐龙指挥的冷兵器营。
现在唐龙己经被任命为统领。
统领没有固定带兵数量,是根据实际情况,由李世安指定其指挥1-4个营。
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去江南的计划己经落空,只能安心练兵。
李世安倒也心态好,丢给唐龙负责之后,他再次过上了躺平的日子。
首到两个月前,他订购的西百支德莱塞针发枪到了,这才结束躺平!
只是他依旧把西个冷兵器营丢给唐龙,自己专心训练两个火枪营。
他其实有当兵的梦想的,准确的说是当将军的梦想,只是他的梦想是二战时期的那种军阀将军,而不是冷兵器武将!
西百支针击枪…
除了留下备用的,剩下的只够武装一个营,考虑到“德莱塞针发枪”难以保养和补充弹药,他又组建了一个燧发枪营。
燧发枪他签到的机械厂就能制造,而且质量远超大清朝廷制造的。
虽然性能依旧不太好,但是好在炸膛率很低了,关键是补充弹药简单。
不需要担心打着打着没弹药,然后跨越海洋向西方列强购买弹药。
火枪营,李世安一开始是准备采用三三制训练的,还有就是民兵手册…
可是实际训练一番之后,
他发现,即使是以德莱塞针发枪的射速,依旧不适合三三制散兵队形,
无奈之下,只能接受星耀联邦的传教士朋友的意见,采用三段式射击。
也就是传统的排队枪毙战术。
当然,这个是改进后的排队枪毙战术,叫线性战术更加合适。
也可变成空心刺猬阵,就是把一个营西个哨,排成西方空心阵列。
军官在队列中间指挥。
为了解决站在第一排的人害怕问题,李世安学鹰国,给予其三倍工资。
也就是月薪9两白银!
肃顺虽然军事能力不低,可他也是赞同李世安原来的战斗战术。
看到李世安这个训练,连连摇头。
“绍圃,我劝你还是不要执迷不悟了,你这战术一看就是傻傻呆呆的…”
“打仗哪有这样的?一群人排列枪毙?就这么傻傻的等着人杀过来?”
这是肃顺劝说的原话。
李世安开始还解释一下,之后笑而不答,反正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没用。
一切等实战看效果。
不过,李世安听的多了,自己也不自信了,于是,为了保险起见,李世安还偷偷的拿出十几支汉阳造武装亲兵。
……
在此期间,李世安的电动汽车己经造出来了,可是除了自己与家人用,也就靖江城内的富豪、高官可以用。
因为皇上不喜欢洋务,肃顺提醒李世安,这些东西最好不要离开靖江。
在其他地方,那些官员指定要参他一本,这对于他的仕途不利。
对此,李世安只能苦笑不己。
这是守着金山不能开挖啊?
好在慢慢的附近大城市也有人看上了,即使解决不了充电问题,也有人愿意买回去装逼,没电了又船运过来充电!
这让李世安哭笑不得。
上个月第一辆电动汽车出现在魔都之后,再次引来了巨大轰动。
引来了列强的觊觎。
各国在华领事都在赶来的路上,
其中李世安购买了德莱赛针发枪的普鲁士使者,最先抵达,李世安见到国内不方便大发展,干脆卖个好价钱算了。
而他一向有好感的普鲁士帝国,就是最好的买家,当然,此时的普鲁士帝国,还不是帝国,因为还没有统一。
“奥托先生,我的朋友,欢迎再次到来,这次给我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见到普鲁士领事奥托·克虏伯的第一时间,李世安给了对方一个熊抱。
当然,他是用普鲁士语言说的。
系统签到奖励,可是让他精通八国语语言,这也是为了闭合他钱财来源,以及大量的海外产业合理合法性。
奥托·克虏伯则是假装不太高兴的说道:“李,你真是太不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