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你的孙子…”
闻言,周天心中再次安定了不少,毕竟李世安能行,这个大孙子也不差吧?
不过他还是确认道:“这个李世明能力如何?与李世安相比如何?”
但问完他自己也无语了,自己明显问了一句废话,这天下有几个李世安?
如果这个李世明能与李世安相比,怎么可能寂寂无闻?怎么会毫无建树?
李玉玺却非常自豪的回答道:“抚台大人请放心,我这大孙儿虽然比不上我的嫡孙李世安,但在打仗方面绝对不差!”
“三年前,我这孙儿刚接手李家镖局,曾带十几人大战三百土匪而不败!”
“两年前,他奉下官的命令,带三十多名镖师,协助杨抚台的抚标营守城,击杀二百多反贼,顺利守住靖江城!”
李玉玺一开口就滔滔不绝,最终汇聚一个意思,李世明也是一员战将。
年纪轻轻己经参与了多次大战。
比李世安差的只是文化水平。
但是李世明识字,只是不喜欢科举文学,反而对杂学感兴趣。
这个杂学,不仅包括武艺,还有西洋枪械这些,所以,这两个营差不了。
“好!”周天听完忍不住赞叹道:“有你李家儿郎在,这谭中县城稳妥了!”
周天虽然不是怎么相信,但也决定先按兵不动,看看战斗情况再说。
柳总兵听完也是松了一口气,他松一口气不仅仅是李玉玺说的。
更多的是周天留下了。
周天留下,意味着守城兵马相对充足,第一责任人也不再是他。
天塌了自然是高个子先顶住。
这俩人松了一口气,李玉玺也松了一口气,他的任务总算完成了。
他还真的后怕,
要不是李世安及时来信,以及提前布局,真让这俩人弃城而逃了…
那么李家的工厂就是活靶子。
没有城池防护,别说李世明了,即使是李世安也没办法打赢。
毕竟这里只有八百新兵。
而且是以工厂护卫队形式存在的,训练过几个月,但不是全职训练。
更没有经过实战…
好在他的任务完成了。
现在朱洪英要打李家工业园,至少也要留下一半人员防备县城里的人。
……
李家军械所,位于谭中县1.5公里外的老君洞,这里地势隐蔽,周边群山环绕,有利于兵工厂的秘密建设和生产。
书中说明:这里借鉴曾经真实的兵工厂地址,但是打乱了具体坐标。
原本秘密的地方,但是因为时代原因,这个地方实际上一点不隐蔽。
毕竟,这是极为罕见的洋务。
虽然周边的人,大多数都不知道这里在干什么,但是这个地方毕竟有大量罕见原材料进出,以及船只往来。
有心人稍微认真查探一番,都能大致找到这个地方,只是进不去而己。
所以,升平军朱洪英也不例外。
因为这一支李家团练没有经历过实战,两个火枪营的统领也没有把握。
毕竟,刀剑厮杀与火枪两码事。
所以,兵工厂的负责人李世明,收到消息之后,马上停止了兵工厂运行。
企图以此来拖延时间。
毕竟,
少了声响,发现的概率也减少。
可惜,李世明有些异想天开了,这个兵工厂是李家私人产业,没有官方与民众的掩护,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书中说明:不要问为什么李家可以私自建造兵工厂,问就是小编允许。
另外,根据历史资料,这个时期朝廷默许了大量的地方团练私设兵工厂。
建造刀剑弓弩的军械所,自然多不胜数了,毕竟朝廷不发武器和军饷。
地方团练的武器盔甲,不是自己造的就是买的,反正不是朝廷发的。
更没有系统提供。
比较有名的曾某人的安庆军械所,其弟子李中堂的苏州洋炮局。
这些都是未经朝廷允许的情况下建设的,朝廷甚至长时间不知道。
反正只要内部使用,不售卖出去,朝廷都是默许的,要追究责任,那也是要平定天下之后,这个地方至少肃顺知道。
……
寂静山林里,随着一只飞鸟“嘶……”的一声振翅惊起,位于老君洞内的李世明深深的叹息一声,“终究还是找来了!”
李世明赶到军械厂高处,望着远处渐近的烟尘,他知道生死存亡的时候到了,生产的火枪也到了真正检验的时候了。
此次来犯的升平军人数众多,护卫队只有两个营,还要护着上千工人。
这是一场硬仗!
这种忧虑在李世明心态蔓延,毕竟,这与先前的战斗完全不一样。
八百对战数千人,
他熟知的只有当年玄武门之变。
可与之不同的是,他敢毫不犹豫的带着八百人杀向数千升平军。
却害怕自己守不住军械厂。
但一股决然之气在他心中涌起,暗自发誓:“这是安弟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我一首以来的理想,无论如何,定要守住这军械厂和这些无辜的工人!”
念及此处,李世明回身,
看向身旁同样神色紧绷的副手,沉声道:“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吗?”
“咱们这次任务艰巨,既要守住兵工厂,也要护好这上千工人。”
他心里明白,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众人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差错。
副手挺首胸膛,大声回应:“大人放心,弟兄们都准备好了!”
“武器检验完毕,弹药充足!”
副手指了指手中的德莱赛步枪,神色紧张,但又跃跃欲试的说道:“别说只有区区数千人,就是数万人也能力敌!”
“这家伙,可比咱们当年协助防守靖江城的火枪强百倍!”这副手是李世明老班底,两年前参加过靖江守城战斗。
当时用的是火绳枪。
“有信心很好,但也不可大意轻敌!”李世明拍了拍副手肩膀,“敌人人多势众,且来势汹汹,明显也是久战主力…”
“你有什么建议?”
副手毫不迟疑的说道:“大人,咱们只有八百人,我建议将三百人部署在洞口狭窄处,利用地形优势形成火力压制;”
“两百人分散在这两侧山林的制高点,主要负责警戒和支援;
“剩下三百人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听候调遣。”副手对着前方指指点点。
“至于工人,让他们都躲进溶洞深处,安排部分兄弟保护他们的安全。”
李世明一边听着副手的建议,一边在心里权衡着利弊,
随即目光坚定地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你去安排吧,咱们就借助这老君洞的天然优势,让他们有来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