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将军震惊的问道:“王爷可是上了水师战船,大营那边还有数千人…”
“水师?那也叫水师?”
王老六一翻白眼道:“你知道咱们在路上看见的骑兵是什么人吗?”
“什么人?”将军疑惑道。
“李家骑兵营!”王老六语气非常忌惮的说道:“灭了张凤岗的李家骑兵营!”
“李世安的起家部队!”
“这有什么?”
将军不解道:“咱们打的不就是李家军吗?军械所不就是李家军的?”
“这有什么?”
王老六没好气的说道:“要不是看在你跟我多年,我都懒得救你!”
“李家这支靖江骑兵,那是李世安的亲兵营,本该驻防在靖江城!”
“可是现在出现在这里…”
将军还是一脸茫然。
王老六无奈的摇摇头,继续解释道:“咱们升平军这次可是双管齐下的,李世安不去守靖江城,跑这里来干什么?”
“还有,咱们刚刚逃走的时候,你没听到火炮声吗?咱们可就一门火炮!”
朱家军只有一门火炮,可刚刚一次性十几门火炮开火,明显不是自己人。战场上,不是自己人,那就只能是敌人!
将军这个时候恍然大悟,“丞相,您的意思是?靖江那边的联军失败了?”
王老六点点头,心有余悸的说道:“虽然我也怀疑,但事实可能就是如此…”
“以我对李世安的调查,他如果没有解决天国联军,不可能带兵南下!”
“别忘了,这个军械所虽然重要,但是李家的根基可是在靖江城!”
“丞相所言有理…”将军担忧的说道:“按您说的,如果王爷没了的话…”
“咱们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王老六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狠辣,“先回去查探一下消息再说!”
“如果联军真的失败了…”
如果熟知王老六的人,眼见他这个表情,一定会知道,他又要坑人了!
……
应付完巡抚周天与柳总兵,李世安与李世明等人来到了右江道衙门。
这里是李玉玺的道台衙门所在,是办公地点,后院也是他的住所。
“三弟,大哥让你失望了!”李世明一脸惭愧的说道:“大哥没有守好军械厂,这次兄弟们死了37人,伤了80多人…”
“冯队官与几名兄弟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了,被炸的面目全非…”
“是大哥无能,指挥不利…”李世明说到最后,整个人己经泪流满面了。
冯队官也是李家镖局老镖师了,跟着李世明参加过靖江城防御战。
李世安眉头紧皱,他对李世明其实很有信心的,但是没想到损失如此大。
这是李家军最大的一次损失了,伤亡人数堪比他伏击三万升平军。
但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相对于绿营兵,他己经很厉害了。
想到这里,李世安赶紧劝说道:“大哥,你不必自责,你能守住军械厂,己经很厉害了,至于死伤的兄弟们…”
“死伤兵勇抚恤一百两/人。”
“冯队官五百两,并且优先给其家人安排职位!哨官以下职位随便安排。”
“参战人员每人奖励五两,立功的你看着奖赏,五两起步,封顶100两。”
“伤员医药费李家负责到底!”
“伤残退役的安排工作!”李世安一边安抚李世明,一边说着一系列的抚恤。
说完战斗的事情之后,
李家爷孙三人开始聊家常,李世安准备给李世明请一个七品候补知县。
李玉玺自然是大喜,这几年李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个因为李世安过上了富裕生活不说,还有了地位。
高兴之余又有些不满足,“世安啊,你看,现在家里的长辈兄长,一个个都有了官职,就差你哥还没有官职…”
其实以李玉玺的身份,给李世平安排一个职位轻而易举。
但是他想让李世安去做。
一个是李世安去做,更容易压得住这些人,有利于李氏家族团结。
一个就是,李世安的安排更好,
至少起步职位就能高出不少,现在低于七品,李玉玺己经看不上了。
李世安当然明白官迷爷爷心中所想,笑道:“爷爷,孙儿知道的。”
“我哥与大哥不同…”
“他是文弱书生,又不擅长科举套路,今年勉强考中了一个秀才!我觉得,他还是管理李家产业比较好!”
“等过几年,我会向朝廷提议变法,到时候各省会成立咨议局…”
“我大哥去咨议局比较合适…”
李世安半真半假的安慰李玉玺,他没敢说,过几年准备造反。
到时候让大哥当财政部长,现在先管理越来越多的李家产业练练手。
“好!”
李玉玺虽然不知道咨议局是什么,但是自家孙子聪明,他能上心就好。
……
京城,朝堂之上。
因为太平军席卷南方数省,现在送往京城的奏折时快时慢,
经常在路途被耽搁,
也会出现后发的奏折先抵达。
毕竟,有些奏折路过的地方可能刚好被太平军拿下,只能绕道而行。
而且可能不止一次被耽搁,后面的奏折又有可能因为收复一路顺畅。
为此闹出不少乌龙。
这次百越的奏折就是如此。
(这是历史上真实情况哦)
……周天上奏朝廷,
报告灌阳被天地会拿下,并且成立升平天国,靖江被围的奏折还没抵达,
结果,李世安在灵川大境设伏,大败三万升平军的折子先一步抵达了。
这让一头雾水的清文宗脸色异常难看,说:“这个李世安怎么回事?”
“打了一个兴安攻防战,朕给他破格提拔,现在这是升官上瘾了?”
“骑步兵两营兵马,一千多人就敢埋伏三万升平军?还大败升平军?”
“斩首五千,俘虏三千…”
“升平天国?有这个组织吗?”
结果一个个摇头,甚至一首以来不喜欢李世安的穆阴还站出来,“皇上,这个李世安狗胆包天,实在是有负圣恩!”
“卑职建议对其撤职查办!”
“微臣附议!”穆阴刚刚说完,在靖江大丢脸面的翁泰北也出言附和道。
两个大佬一发言,他们的同党虽然没见过李世安,但也进行了落井下石。
尤其是御史言官,
他们就是靠着参奏官员吃饭的。
李家根基太浅,风向竟然是一边倒,包括一向比较公正的祁寯藻也是。
他也觉得李世安巧设名目,虚报战功,这可是欺君之罪,应该查办。
只有回到京城的肃顺,李世安唯一的靠山站出来说道:“皇上,此事恐怕有什么误会吧?李世安不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