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墨愣神了好一会儿,沉默良久,用看陌生人的眼光上下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好兄弟。
他可是知道这位好兄弟以前心思敏感脆弱,有多在乎万家人,不管她們出于什么理由去欺負他,他都大多都会第一時間默默忍受下來。
看样子,是真的彻底失望,所以才选择掀桌子撕破脸,准备报复他們了。
心中不由怜憫,嘆息一聲,
“祐哥,附近有家花婆婆烧菜館,我們去那边吃边聊!那里的我經常去吃,今天带你去尝尝!”
万沈祐点头,正好自己这副身板需要好好養,刚才在万家发瘋,己經算强弩之末了。
花婆婆烧菜馆。
一桌美食,万沈祐狼吞虎咽,那样子簡首就像好久没吃飯的乞丐。惹得周围人側目。
“慢点吃,没人和你抢!”
陳子墨慢条斯理地吃着,不顾满嘴油膩又继续説:
“祐哥,你放心,我会跟我家人説的。”
“對了,以後你打算做什么?万家家産肯定没你的份了。最多就是协商拿一大笔抚養費或者精神損失費作為补偿,相当于買断了親緣。”
“到時候你肯定要好好讀書,考一所好大学,找好工作,要么全职备考公务員,事业单位。反正万家給你的錢,只要不拿去创业、投資,一輩子躺平都没問題。”
“祐哥,创业你就千万别想了。不是兄弟我打击你,就你那考个位数的理科成績,財务报表拿到你手上你都看不懂。你去创业,第二天就得血本无亏。”
“等到時候你毕业了,看你的專业,我去問問我哥的公司还要不要人。你要不想躺平也可以找份工作。”
果然,富二代可以囂張可以紈絝,但不能没脑子不能审時度势。
不怕富二代花天酒地,就怕富二代创业,陳子墨没有任何經商天賦,家族企业也不会考慮他做继承人,他只需要躺平玩乐吃喝,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行。
万沈祐放下筷子严肃地説道:
“刚才我也在思考这問題。老弟你既然知道我的身份,以後我是肯定要踏入修行之路的,但是这条路充满荆棘坎坷。”
“修行之路有多難,天之道損有余而补不足。修行之路,走古仙,盗天地、夺造化、攅五行,会八卦。哪怕走神道,也是欲求地仙,当立三百善,欲求天仙,当立一千三百善。”
“我們正一道士,做斋醮科儀也要内煉金丹大药,走群众路线,為人民群众駆邪消灾祈福、水火煉度、积攅功德,授籙得位阶,当授予天庭仙官,乃至名录仙籍、逍遥上清。”
“你以后会有家族的安排,而我无所謂,我就是一孤兒,以後肯定跟着度师,我的师兄师姐雲游西海,弘揚道法。”
“人生在世,一輩子很長,但是在天地看來,人类如同蝼蚁一般,正是因為我們有很多事要做,所以我必須把握自己的時間。今后自己要走的道路,那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
“祐哥,”
“所以。。。。你要当道士去修行?”
陳子墨眼睛瞪得溜圓,嘴巴張得能吞下一顆雞蛋。
“你能带我修仙嗎?”他也顾不得周围吃饭的食客,拍着桌子站起来兴奋地喊道。
。。。。飯館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像看白痴一样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意识到自己不妥的陳子墨,赶紧坐下来捂着脸,然后凑近万沈祐,小声地詢問:
“能我装逼带我飞嗎?能翻江倒海、御剑飛行、呼風唤雨嗎?我給你端茶倒水、鞍前馬後在所不辞。”
陳子墨一脸希冀,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万沈祐嘴角一抽,左右看了看,
“少看那些玄幻小説!”
“道士道士,《太上太霄琅書經》説了,‘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士者,何也?理也,事也。身心順理,唯道是从,从道為事,故称道士。’”
“我們正一道士很多都在世俗,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帮人民群众排忧解難那只是副业。”
“你不要戴着濾鏡美化道士,只要没成仙,没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道士也是俗人。”
喝了口湯,万沈祐继续説:
“如果你确定你要跟着我当道士修行,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你希望自己像小説主角那样,想要飞天遁地,移山倒海,左拥右抱开後宫,我建議你別来。可能得讓你失望了。”
陳子墨似懂非懂地点头,思考了一会儿,眼神坚定地説,
“不管怎样,我还是想跟你去修行。我以前也看过这方面的資料。我还自己复盘了自己的生辰八字,我命中带华盖、偏印,童子煞,有华盖的,都会在玄学、宗教、哲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成就。”
“反正我也没经商天賦,家族继承也輪不到我,我只要躺平摆烂就行,就算我自己接手了,我也只能坐吃山空。还不如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行。”
万沈祐点点头,自己以后弘扬祖师道法,修道成仙,肯定要收徒,不管是亲傳弟子内門弟子还是記名弟子,都会是自己的帮手。
他打开手机,翻出了《太上洞玄靈寶出家因緣經》相关内容拿給陳子墨看。
經云:
“所以名為道士者,謂行住坐臥,举心運意,為道為务,持斋禮拜,奉誠誦經,烧香散花,然燈忏悔,佈施愿念,講說大乘,教導眾生,发大道心,造諸功德。。。。”
“。。。。凡有七阶,俱称道士。七者祭酒,謂屈己下凡,救度危苦,故得天下地上,六道西生,禮拜歸敬,最為尊勝,不朝天子,不揖公侯,作人天福業,受三界供養。”
“看到没?祭酒道士,不用給官老爷權貴脸色看,超越钱權之上,受三界供养。正所謂‘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東晋時期,中華道家修行界第一女冠紫虚元君魏夫人,不僅是天师道祭酒道士,也是上清派第一代宗师,更是玉清傳法,在九百年前清微法脉傳入人間,成為我清微派与祖舒元君齐名的开山祖师。”
提到清微派,兴盛于12~17世紀,横跨南宋、明朝的符籙三宗衍生支派。万沈祐一脸自豪,打开了話匣子,仿佛回到了那个无比輝煌的時代。
那時候,“真人多如狗、宗师遍地走”。
随便拿出一位放在今天都能降維打击,那些历史上响当当被封“真人”“大真人”“帝君”“元君”名号的,如今都出現在了科儀法本的启师科里。
自己从小到大不止一次看到度师眼神中,流露出落莫与兴奋,交替複杂的情緒,那种眼神不止一次朝自己投来。
万沈祐也知道度师的心思,既有為师門如今的衰敗而落寞,也有九个天賦秉异的亲傳弟子能傳承法脉而兴奋。
不知不覚,己經八点多了,万沈祐也吃得差不多了,連忙起身招呼老板打包作為明天的早餐。
他拍了拍陳子墨的肩膀,一脸歉意道:
“子墨老弟,真對不住,没想到一時間成了話唠,説了那么多有的没的”
陈子墨摆摆手:
“那不是有的没的,那是一个我从未見过的新世界。”
“我小時候和你一样,喜歡看《夷坚志》《搜神記》《唐傳奇》《酉陽杂俎》《大自然未解之謎》等等奇聞异事,超出人类現有認知的书籍。”
“那里面有太多奇闻异事,虽然有一半多佛教的内容,但是有成就的道士也有很多。”
“我相信祐哥你以后也会有他們那样的成就。”
“哈哈,借兄弟吉言。”
万沈祐抱拳拱手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