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故意说错话
梁金涛从邱富海口中得知,即将坐镇北川湾乡收购站的负责人叫张振铭。
前世的记忆如同从鹞子翻身峡奔涌而出的河水,一股脑向他涌来。
两年后,这位即将成为单位排名第一副经理的国家干部,因为盗卖濒危珍惜动植物,最后让人举报,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
安抚完梁金涛,心里有亏的邱富海突然想起来,今早上出门的时候林沛夏叮嘱自己的事。
于是一拍脑门,让梁金涛等一下自己,他撒开脚丫子朝宿舍跑去。
这个时候。
抽检完药材的张振铭在老张的陪同下,从库房的另外一个门出来了。
木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老张按照要求去办公室取其他账本了。
张振铭在院子里踱着方步,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他藏蓝色的制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就在这时,张振铭注意到了不远处的梁金涛。
这个年轻人牵着大红骡子的缰绳,身后的板车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药材。
与其他老百姓进了政府的院子,畏手畏脚的样子不同,他脸色平静,看不出丝毫不自在的样子。
尤其是板车上的药材,无论是装袋的还是捆放的,都整整齐齐,一点都不杂乱。
张振铭慢慢走近细看,发现那些从袋子里露出来的药材,根根粗壮,表皮光滑,断面呈现出均匀的淡黄色,显然是上等货色。
“同志,有火吗?”
张振铭从口袋里掏出一包过滤嘴金陵。
梁金涛似乎因为听到了他的声音,这才察觉到有人过来了。
他扭过头,阳光正好照在他略显黝黑的脸上。
他放下手中的麻绳,从裤兜里摸出一盒火柴。
“刺啦”一声,橙红的火苗在两人之间跳动。
张振铭借着火光打量着这个年轻人——约莫二十四五岁,眼角有几道细纹,是常年风吹日晒的痕迹;手指关节粗大,却意外地灵活。
“来一根儿?”
张振铭灵巧地弹了弹烟盒。
“谢谢领导,我不会抽烟。”
梁金涛腼腆地笑了笑,露出一颗略显突出的虎牙。
张振铭挑了挑眉:“不抽烟还揣着火?”
梁金涛心里暗笑,这可是邱富海言传身教的结果。
尤其是开始倒腾药材之后,更加知道了随身带火柴的好处,方便随时照明查看货物成色。
但在张振铭面前,可不能这么说。
于是只是谦逊地回答:“习惯带着,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张振铭吐出一个烟圈,目光钉在梁金涛黝黑的脸上,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公家人?”
这个年代,普通老百姓见了公家人,习惯的称呼都是领导。
梁金涛笑说道:“领导,你跟邱股长一起从车上下来的,而且老张称呼你周主任。”
张振铭坐在汽车驾驶室进来的时候,其实看见站在骡车旁边的梁金涛了。
他微微点头,眸光从梁金涛脸上移开,又落在那堆露在外面的药材上:“小同志,你这活儿干得也太细了吧?”
梁金涛回头看了一眼张振铭手指的药材,笑说道:“领导,我之前是收废品的,两个多月前才开始倒腾药材,之所以做的还能看得过去,这可都是老张跟邱股长的功劳。
我每次过来交药材,他们两位都会给我挑一堆毛病,慢慢地,我也就摸索出来,应该怎么做,才能卖个好价钱了。”
“小同志,你这个挑一堆毛病说的好啊!!”张振铭笑出了声。
他这么一说,梁金涛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慌的手足无措地说道:“领导,不对不对,是老张和邱股长手把手地教我。”
张振铭笑着摆摆手说道:“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听你这么一说,看起来老张和老邱对待工作和下面来交货的百姓,态度其实都挺好挺负责的。”
他说着,拿起一根黄芪轻轻掰断,露出里面细腻的纹理。
摆出一副专业人士地架势说道:“嗯,不错看这断面,金盏银盘,是正宗的北芪。
要是捆扎时不小心伤了表皮,药效就会打折扣。
小同志,你做的就很不错,既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它入药后的药效。
如果所有过来交药材的人都像你这样,那我跟老张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梁金涛没说话,只是憨憨地笑了笑。
在知道眼前这个张振铭,就是前世因为违法乱纪牢底坐穿的张副经理之后,他已经开始琢磨,应该怎么跟这个“危险”的家伙打交道了。
张振铭把还没有抽完的纸烟丢到地上用脚踩灭。问道:“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啊,是哪个村子的?”
梁金涛如实回答道:“领导,我叫梁金涛,是四十八军户乡峡口村人。”
“梁金涛?峡口村?”张振铭听完后,似乎想起了什么,“听你的名字,你应该跟在县一小教书的梁金来是本家吧?我记得他就是峡口村人。”
“那是我三哥!!梁金水是我大伯家的老二。”梁金涛听张振铭的口气,应该跟三哥认识,就有心打听一下,他俩的关系到哪个程度了,毕竟这家伙两年后可是要坐牢的,“领导,您知道我三哥?”
“嗯!!”张振铭看梁金涛脸上激动的样子,误以为这家伙要跟自己攀关系,就淡淡地说道,“我姑娘在一小念书,你三哥梁金来给她代过一个月的课,所以我才对他有印象。”
这种关系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而且看张振铭的样子,也不会因为三哥在一小教书而对他另眼相待。
梁金涛心里暗舒一口气,这样一来,三哥跟他也就谈不上有啥关系了。
就在这时,老张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张主任,这个月的账我都拿来了。现在就装吗?”
“老张,你先把这位小同志的货给办入库,我自己看就行了。”
张振铭应了一声。
老张答应一声,过来把两本子账递给张振铭,让梁金涛拉着骡车去交货。
张振铭瞅着他们俩人离开的背影,叹气说道:“这么多,够忙活一阵子的了。”
这句话像是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梁金涛行动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