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福客栈:我,盗圣,有系统
同福客栈:我,盗圣,有系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同福客栈:我,盗圣,有系统 > 第53章 深坑藏古韵 墨香渡微澜

第53章 深坑藏古韵 墨香渡微澜

加入书架
书名:
同福客栈:我,盗圣,有系统
作者:
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本章字数:
7658
更新时间:
2025-06-19

贝壳的灰白碎片躺在白展堂掌心,冰凉坚硬,带着大地深处的沉寂气息。郭芙蓉趴在坑边,好奇地用指尖戳了戳:“白大哥,这贝壳……有些年头了吧?埋在这么深的土里?”

白展堂捻着碎片,目光投向脚下这片规划中的安居楼基石之地。深埋的贝壳,如同大地无声的秘语,诉说着此地曾为河床、甚至可能是古老潟湖的沧海桑田。这发现非但没有动摇他对地基稳固的信心(那硬质粘土层与砾石层足以承载高楼),反而像一枚意外的楔子,敲开了另一扇门——七侠镇尘封的过往。

“都仔细点挖!留意土里嵌着的东西!别碰坏了!”白展堂扬声吩咐,小心地将贝壳碎片用布包好。他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片深土之下,埋藏的或许不止是贝壳。

测绘图纸在老赵手中越发精细。绳尺拉出的网格覆盖了整片空地,标杆林立,水平仪的气泡稳稳停在中央。坡度起伏被精确标注,每一寸土地的脾性都在图纸上显露无遗。

探坑又向下深挖了数尺。泥土的气息愈发浓重,带着潮湿的凉意。中心位置的深坑里,铁锹铲下去,发出沉闷的“咔哒”声,像是碰到了什么硬物,不同于石头。

“慢着!”郭芙蓉喝止了挥锹的姑娘,自己跳下坑去,小心地用手扒开周围的泥土。一块弧形的、带着明显人工烧制痕迹的暗红色陶片露了出来!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几块破碎的陶片半埋在硬土里,隐约能看出是一个罐子的轮廓。

“陶罐!是陶罐!”郭芙蓉的声音带着兴奋,小心翼翼地将几块最大的陶片起出坑外。陶片质地粗粝,颜色暗红,表面没有任何釉彩,只有几道模糊的、似乎是绳纹的压印痕迹。入手沉重,边缘厚钝,带着一股子久远年代特有的土腥气。

白展堂接过陶片,指尖拂过那粗糙的绳纹。这绝非近世的器物!其古朴粗犷的风格,与七侠镇常见的细瓷青花迥异。他将陶片与先前发现的贝壳碎片并排放在一起。贝壳来自远古水域,陶罐属于人类聚落……这片土地的历史,远比想象中厚重!

“老赵!这个坑位标出来!小心挖掘!土样和所有挖出的东西,单独存放!”白展堂果断下令。安居楼要建,但深埋的历史也值得尊重。或许,这将是未来安居楼一份独特的“镇楼”底蕴?

---

汉源斋午后静谧依旧,墨香如故。然而,一份精致名帖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帖子是“霓裳阁”遣人送来的,措辞文雅,意欲高价求购汉源斋镇店之宝——那幅据传为前朝画圣所作的《溪山行旅图》残卷。

沈老先生着玉镇纸,眉头微蹙。霓裳阁?吉庆街金湘玉的产业?她一个做绸缎成衣的,怎会对古画如此上心?这求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蹊跷。

正思忖间,门口传来伙计低低的议论声:

“听说了吗?同福后院挖出古物了!”

“可不是!说是深坑里刨出来的破陶罐子,还有贝壳!埋得可深了!”

“啧啧,这同福的地界,怕不是建在什么古坟堆上了吧?晦气……”

沈老先生执笔的手一顿,一滴浓墨落在宣纸上,迅速洇开一团黑晕。古物?破陶罐?同福安居楼的地基……他猛地想起白展堂那日信誓旦旦的“不扰清雅”。可若地基下真埋着什么……营建时的震动、喧嚣,会不会波及他这满屋脆弱的古籍字画?一丝疑虑悄然爬上心头,将那日勉强维持的“中立”撕开了一道缝隙。

---

白展堂对此尚不知情。他正带着那几块陶片和贝壳碎片,以及详细的测绘图纸与土样记录,前往白马书院。安居楼的蓝图需要更专业的地质意见,而深坑里的发现,或许也能在博学的朱夫子那里找到答案。

白马书院藏书阁,阳光透过高窗,在堆积如山的典籍上投下道道光柱。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飞舞。朱夫子戴着白展堂赠送的“明察秋毫”水晶眼镜,正仔细端详着摊在紫檀大案上的测绘图纸和土样记录。陈大夫也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那几块陶片和贝壳。

“嗯……坡度平缓,硬质粘土层深厚,间有砾石……好地基!好地基啊!”朱夫子指着图纸,声音带着学者的笃定,“此土质,承载六层高楼,只要基础打得牢,绝无问题!白掌柜放心!”他随即拿起一块土样,捻了捻,“这粘土……细腻紧实,烧砖也是上品!就地取材,可省下不少脚力钱!”

白展堂心头大定。有了朱夫子的专业背书,安居楼的地基规划更有底气了。

“至于这些……”朱夫子放下土样,拿起一块暗红的陶片,凑近眼镜,指尖细细抚过那道模糊的绳纹,又拿起一枚贝壳碎片对着光看了看,“陶质粗粝,火候不高,绳纹古朴……这贝壳,是淡水螺壳,边缘磨损严重……依老朽浅见,此物非墓藏冥器,更像是……前朝,甚至更早的普通民户所用的汲水罐碎片,被洪水或地动深埋于此。这螺壳,多半是随水冲积而来,一同埋入深处。”

他放下碎片,感慨道:“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此地或许曾是古河滩,先民临水而居。这些碎片,不过是岁月长河中溅起的一粒微尘,述说着此地人烟之早罢了。白掌柜营建安居楼,倒无意间叩响了七侠镇一段尘封的过往。”

陈大夫也拿起一块陶片端详:“朱老所言甚是。此物无甚贵重,却是此地烟火传承的见证。若能妥善保存,置于安居楼一隅展示,亦是同福与这方水土渊源的一段佳话。”

白展堂豁然开朗!非是凶煞古冢,而是先民生活的遗存!这发现不仅无害,若能巧妙运用,反能为安居楼添一份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温度!他心中关于“宋韵展角”的构想瞬间清晰起来。

“多谢夫子指点迷津!”白展堂郑重道谢。

---

带着朱夫子的鉴定和满心筹划,白展堂回到同福。刚进后院,便见郭芙蓉一脸不忿地迎上来:“老白!汉源斋那老头儿,派伙计传话来了!阴阳怪气的,说什么‘听闻贵号营建之处,深埋古物,恐扰地脉清宁,伤及文墨之气’,让咱们……让咱们三思而后行!气死我了!”

白展堂眉头微皱。沈老先生的疑虑,终究还是被那些风言风语和“霓裳阁”的拜访撩拨起来了。看来,“邻里和睦”的微弱光环,也架不住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和根深蒂固的担忧。

他立刻走向汉源斋。店内,气氛比上次凝重。沈老先生端坐案后,面无表情,那幅《溪山行旅图》残卷并未收起,就摊在案上,仿佛无声的警示。

“老先生。”白展堂拱手,开门见山,“晚辈闻听您有所顾虑,特来澄清。后院深坑所出陶片、贝壳,晚辈己请朱夫子掌眼。”他将朱夫子的鉴定结论详细道来,重点强调,“此物乃前朝普通民户遗存,绝非墓藏凶煞,更与地脉风水无涉。朱夫子断言,其存于地基深处,非但无害,反是此地人烟久远之证。”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同福营建安居楼,改善员工福祉,此心可昭日月。营建期间,防尘降噪、严守边界之承诺,绝不食言。至于扰及贵店清雅……”他目光扫过那幅古画残卷,“晚辈倒有一愚见。若将深坑所出陶片、螺壳,经清理修复后,置于安居楼内辟一静室陈列,辅以朱夫子考据之文,述其由来,名之曰‘宋韵展角’。一则保存乡土记忆,二则彰显此地文脉。届时,先生若有雅兴,亦可移步同福,品茗赏古。岂不比深埋地下,或任其流散更有意义?如此,营建之‘扰’,或可化为文墨之‘通’?”

白展堂的提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沈老先生玉镇纸的手指停住了。他抬起眼,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审视着白展堂。不是虚言搪塞,而是提出了一个实实在在、甚至带着几分文雅气息的解决方案!保存古物,陈列展示,还拉上了朱夫子……这白展堂,手段倒是高明!

案上那幅《溪山行旅图》残卷,山色苍茫。沈老先生沉默良久,目光在古画与白展堂坦荡的脸上来回游移。最终,他缓缓吁出一口气,紧绷的神色稍霁:“白掌柜既己请动朱夫子考据,老朽岂能不信?陈列古物,保存文脉,亦是雅事。只要营建之时,震动不致损我架上脆纸残卷……‘宋韵展角’之事,老朽……乐见其成。” 他终究还是选择了信任,或者说,是白展堂给出的“文墨相通”的台阶,让他暂时按下了疑虑。至于“霓裳阁”的求购?他心中冷笑,那帖子己被他随手丢进了废纸篓。

【安居基石(一)】任务进度在识海跳动:

`精准测绘(1/1)完成!`

`邻里沟通(2/2)状态维持!(汉源斋:疑虑暂消,恢复中立;万利当铺:微弱支持)`

---

后院深处,测绘图纸己完美归档。五个探坑旁,堆起了标记清晰的不同土样:优质的硬质粘土、需处理的沙土、可作垫层或碎石的砾石。郭芙蓉正指挥着人,将最后几筐土样归置整齐。

“白大哥!土样齐了!硬土和石头够不够那‘100方’?”郭芙蓉抹着汗问。

白展堂看着堆积如小山的优质粘土和砾石,笑了:“绰绰有余!老赵,带人把这些土石都运到规划好的建材储备区!分门别类堆好!这就是咱们安居楼的第一批‘家底’!”

【安居基石(一)】任务进度圆满:

`资源初备(100/1000方→超额完成!)`

获得奖励:

白银五十两!

“地质探针”图纸(稀有)x1——己自动存入【洞若观火】虚拟建造台工具库。

解锁“邻里和睦”微弱光环!

团队凝聚力微弱提升!

一股难以言喻的和谐气息,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弥漫在同福与汉源斋、万利当铺相邻的空间里。虽然微弱,却实实在在地抚平了可能滋生的毛刺。

白展堂站在那片被精确测绘过的土地上,脚下是沉睡的古老陶片与螺壳,眼前是堆积的土石资源。测绘己成,资源初备,邻里微澜暂平。安居楼史诗的基石,己在墨香的见证与深土的馈赠中,稳稳落下。

他望向【洞若观火】虚拟建造台。台面上,安居楼的地基结构模型正闪烁着稳定的光芒,土壤数据清晰可见。一枚闪烁着金属光泽、结构精巧的“地质探针”虚影,静静地悬浮在工具架上,等待着下一次深土的叩问。

深坑藏古韵,墨香渡微澜。

陶片诉烟火,砾石垒新篇。

邻里和光尘暂定,

测绘初成,

蓝图光影己粲然。

营建的巨轮,

在文墨与夯土的共振中,

即将启航。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