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希一次收到了两大箱物品。不用猜也知道是哥哥寄来的。之前的半年,她基本上每隔一个多月就能收到一箱。都是一些常备药品,一些她用习惯的生活用品还有女生生理期用品。
哥哥在这方面比她还要细心。虽然这些在这边也可以买到,但他还是坚持给她寄。
她收到货物自己留一部分,剩下的会跟同事分享,无论是中国同事还是F洲同事。大家都知道她有一个疼爱她的哥哥。
趁着午休时间,她给宁御微信留言,说这边物资什么都不缺,就不用再寄了。自己大概还有西个月就回去了。
吃完午饭打开两个箱子,这才发现这次寄的物品有些不同。另外一箱打开有护肤品,各种维生素保健品,各种小零食,还有酱料。
刚做完手术的眼科陈医生正好过来,见满满两大箱货物,特别是那一箱有零食酱料的,指了指其中一包说:“嚯,这些在咱们这儿可是买不来。又是来自哥哥的投喂?宁希你可真幸福。有点羡慕你哦。”
宁希笑笑:“陈医生,我一个人也吃不完,你看喜欢吃什么就拿走吧。”
陈医生不好意思,毕竟这是人家哥哥的爱心包裹。但是架不住宁希的热情,象征性选了包小零食。
“陈医生,又来跟宝宝视频了?”
“是啊。前几天她有点感冒,这两天不知道好点了没。”
陈医生比宁希大几岁,三十出头,是个很热心的大姐姐。
孩子刚满两岁,陈医生来的时候,孩子刚断奶。一开始来这里,每天想孩子想地掉眼泪。
这会儿国内正好是晚上七八点黄金时段。这间办公室是分给宁希的,陈医生有时候来打视频电话,不知道为什么,这间的信号强一些,不那么容易卡。
电话拨通,陈医生喊着宝宝的名字,说着一些只有跟小宝宝才会用到的叠字,什么吃饭饭了么,有没有吃药药。
孩子还说不出太长的句子,宁希只听到对面嗲嗲的声音传过来,吃饭饭了,贝贝想妈妈。
宁希把酱料单独拿出来,用塑料袋装起来准备晚上拿给随队厨师王师傅,一边装一边想象着王师傅见到这些酱料一定会两样放光,肯定又是满厨房找各种食材,张罗着怎样做最好吃。
装完了酱料,她主动把空间留给陈医生,怕自己在这里,陈医生不好意思聊太久。
医生驻地离医院开车需要半小时,她们每天早晚上下班坐班车。中午通常都是吃完饭简单休息一会儿就继续工作了。
后院里种满了椰子树和三角梅,是这里最常见的植物。
她经常在一棵最大的椰子树下坐一会儿,闭上眼睛,享受难得放松的一刻。当然,今天还有一小包零食陪伴她。
她上午坐门诊,从八点半上班到午饭时间,没喝一口水。
很多病人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看病,特别是妇产科。这里医疗卫生条件有限,妇科疾病频发。国内孕妇贯穿整个孕期的产检,在这里是基本没有的,生孩子更像是开盲盒。
她看了眼手机,发给哥哥的信息并没有回复。俩人都忙,除非视频通话,否则微信像是写信一样,不会做为即时通讯工具使用。
她又翻了翻和佳佳的聊天记录。大部分都是佳佳给她拍的美食照片还有各种旅游的照片。
做为顾健之的独生女,她的生活和宁希截然相反,美容,美食,旅行,购物,聚会。
即便如此,俩人还是最好的姐妹,有很多聊不完的话。
很多次,佳佳都抱怨宁希为何要跟自己过不去,大好年华非要学医。
用她的原话说:“学医学医,天打雷劈。看不完的门诊,值不完的夜班。
这都是女生保养的大忌!希希,你不能仗着自己年轻,就放任不管啊。该护肤还要护肤,保养不能停!”
看着这些文字,不知不觉脑海里就浮现出佳佳那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宁希忍不住笑了,那些护肤品,面膜零食想必都是出自佳佳之手,她哥可不懂这些。
顺手往下翻,是沈易的对话框。
两个人联系不多,符合沈易惜字如金的风格。
最近的几张照片是沈易一个月前发的。
一张办公室的照片。
落地窗,豪气的办公桌椅。
宁希问他这是哪里,他回复是沈氏总部。
接着是几个字:上班的第一天。
她回了恭喜二字。
宁希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回去上班,大概是年纪到了玩儿够了。毕竟是自家产业,早晚都要回去继承。基本上所有公子哥都是这样。
另外一张是一个小宝宝的照片,大概三个月大的小女生。
照片里的宝宝穿一件粉色连体衣,白白的皮肤,大眼睛,长睫毛,头发黑黑的,很茂密。
她躺在米白色的婴儿车里,对着镜头笑。
不用猜,这就是当初差点被她误以为是沈易孩子的那个宝宝。
“宝宝很健康,喂养的很好。”宁希回复。
还有一张是他的旅行自拍。照片中,他只露个脸,带着帽子和墨镜,背景是阳光照耀下金色的山峰。看日期,是一月一日跨年时发的。
再之后小半个月就没再发什么。
离国内的春节大概还有半个月,宁希今年要在这里过春节了。
听其他人说,这边春节一般是大家自己包一顿饺子,假期是不随着国内放的。
晚上下班回到驻地,宁希把一包香料酱料拿给了王师傅。
王师傅接过来打开看,高兴地合不拢嘴。
“呦,火锅底料,还有十三香,那咱们过年包饺子盘馅儿的时候就香了!你哥还真细心,这都想到了。咱们跟着你都有口福了!”
宁希听着王师傅的描述也跟着开心。她想象着过年时候大家围炉而坐,一边吃火锅一边吃饺子,那个氛围也跟在国内过年差不多。
“王师傅,您别跟我客气,要不是您跟着来,我们哪能每天都吃上热饭呢。我们应该感谢您才对。”
“你们天天下班回来,忙活一天,有口家乡的热乎饭吃,才有精力继续工作啊!”
王师傅和他的F洲小帮厨LEO每天都为大家做好一日三餐。
早餐最为忙碌,不仅要准备早餐,还要把午餐也做好。中午大家不回来,一般都是带着饭去医院,用微波炉热一热吃。医院也有食堂,但是供应的品种单一,大家一般还是愿意吃王师傅做的饭。
F洲小帮厨LEO见王师傅开心,也好奇过来翻看这一大兜调味品,都是他没见过的。
王师傅笑着说:“LEO啊,都是这边买不到我们在家里天天都用的调料。回头用不完了都留在这儿,下一批队员也可以用。这两天我教教你。”LEO咧嘴笑,露出洁白的牙齿。
宁希吃了晚饭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室一厅一卫,虽然比不上家里的条件,在这里己经相当不错。进入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准备洗漱,才发现停水了。
她打开那罐备用水,倒出一些在洗脸盆和刷牙杯里,用毛巾简单擦了擦脸,又刷了刷牙,之后钻进了床上支起的拱形蚊帐里。
睡前她习惯性打开微信,看看是否有未读信息。
有一条来自谢宁御。
“快过年了就寄了些,你留着慢慢用。注意身体,劳逸结合。我这里一切都好。”
看到哥哥的回信,宁希放下心来。
去年的春节她在培训班度过。每一批来这里支援的医生都要参加为期西个月的培训,谢宁御正好也去国外开会了。
俩人只能在手机上视频。今年又不能一起过,难免觉得遗憾。
这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回到了久违的城南别墅。
大门外贴着红彤彤的春联,窗户上贴着红色的剪纸,好像是她最喜欢的小兔子。
爸爸在书房里写字,李嫂在厨房里张罗着年夜饭,她跟妈妈在花房里挑选需要摆在房间里的鲜花,哥哥正搭乘某个航班在回家的路上。
第二天清晨,宁希破天荒地没有被闹钟叫醒。
若不是凭借着平时养成的生物钟,有可能出现她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迟到。或许是昨晚的梦境太过美好和真实,让她舍不得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