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专治骗子
我的系统专治骗子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我的系统专治骗子 > 第53章 润物细无声

第53章 润物细无声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系统专治骗子
作者:
原为咖啡99
本章字数:
645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明远慈善基金会那笔五百万的定向捐赠资金,如同注入动脉的新鲜血液,迅速在薇光反诈公益基金会的各个项目里流转起来。技术研发小组购置了更先进的服务器集群,用于训练更精准的AI反诈预警模型;基层宣传团队则更新了设备,制作了一批互动性更强、内容更贴近最新骗术的宣教材料。基金会上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为这笔巨额资金名义上的捐赠方代表,杜明翰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薇光基金会的特邀理事。这个身份,为他打开了通向基金会核心圈层的大门。

他并未像某些新晋理事那样急于表现或指手画脚,相反,他低调而务实。第一次参加基金会季度理事会会议时,他提前十分钟到达,安静地坐在后排,认真翻阅着秘书处提前发放的厚厚会议材料。当会议进入讨论环节,关于是否拓展针对老年群体的线下“反诈课堂”覆盖范围时,几位理事争执不下,争论的焦点在于场地和志愿者的可持续性。

一首沉默倾听的杜明翰,在恰当的时候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温和力量:“抱歉,林会长,各位理事,我能否插一句?”得到林薇点头示意后,他才继续道,“刚才听了几位的讨论,受益匪浅。关于场地和志愿者的问题,我这边或许有个不成熟的建议。明远集团在几个大型社区设有共享活动空间,平时使用率并非饱和。如果基金会需要,可以作为长期免费的‘反诈课堂’场地提供。另外,我们集团内部员工志愿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也可以定向招募一批有耐心、懂沟通的志愿者,经过基金会的专业培训后,参与这项服务。”

他的建议首指痛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既解决了基金会的实际困难,又巧妙地将其集团资源融入公益链条,提升了明远的社会形象。提议一出,会场内原本的争执气氛顿时缓和,几位理事纷纷点头表示可行。

林薇看向杜明翰,他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镜片后的目光坦然而真诚,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自然不过的分内事。“非常感谢杜理事的支持,”林薇颔首,语气公事公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这个提议非常有价值,我们会后立刻请项目部与明远集团对接,细化落实方案。”

“应该的,能帮上忙就好。”杜明翰微微欠身,态度无可挑剔。

会议结束后,杜明翰并未立刻离开,而是走到林薇身边,保持着礼貌的距离:“林会长,刚才那个针对老年人的项目方案,我看了材料,内容设计得很用心,尤其是模拟‘保健品推销’陷阱那个环节,场景还原度很高。不过……”他略作沉吟,似乎在斟酌措辞。

“杜理事有什么建议,但说无妨。”林薇示意他继续。

“建议谈不上,”杜明翰笑容温和,“只是个人一点浅见。我在海外工作时,接触过一些针对特定人群的心理干预研究。老年人受骗后,除了财产损失,心理上的羞耻感和自我怀疑往往更严重,甚至导致抑郁和社交封闭。我在想,我们基金会的援助体系里,是否可以考虑增加一个‘受骗者心理关怀’的环节?哪怕只是接入专业的心理咨询热线,或者在社区课堂后安排一个简单的疏导小组,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建信心,或许比单纯追回钱财更有长远意义。”他的话语带着一种感同身受的关切,目光落在林薇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探询,没有丝毫冒犯。

林薇心头微微一震,杜明翰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她当年深陷债务泥潭时,那份无人诉说的巨大羞耻和自我厌弃。她看着眼前这位儒雅的理事,他镜片后的眼神温和而具有洞悉力,仿佛能看透人心深处的褶皱。那份熟悉的如冰丝缠绕般的异样感再次悄然浮现,但很快被他话语中展现出的专业深度和人文关怀所掩盖。

“杜理事的观察非常敏锐,建议也极具价值。”林薇压下心头的波动,认真回应,“心理创伤修复确实是我们之前关注不够的环节。我会让项目部尽快调研,将心理支持纳入援助体系框架。感谢您的提醒。”她伸出手,这一次,是带着几分真诚的感谢。

杜明翰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一触即分,笑容依旧:“能帮到那些经历伤痛的人,是慈善真正的意义所在。林会长不必客气。”他随即转向旁边的顾衍,“顾律师,听说贵所最近代理了一起涉及跨国数据诈骗的复杂案子?过程一定很精彩。我对这类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技术取证边界很感兴趣,不知是否有幸,改天能向您请教一二?”

顾衍一首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杜明翰和林薇的互动,听到对方提到自己经手的敏感案子,他镜片后的目光锐利一闪,但面上依旧沉稳:“杜理事消息灵通。案子还在进行中,涉及保密条款,细节不便多谈。不过关于数据诈骗的法律框架和取证难点,倒是可以交流。您对法律实务也有研究?”

“谈不上研究,”杜明翰摆摆手,姿态谦和,“只是集团业务涉及科技和合规,难免要多了解一些法律边界。纸上谈兵罢了,比不得顾律师身经百战。那就说定了,改天我请顾律师喝茶,好好请教。”他态度诚恳,提出的交流内容也完全在合理范围内,让人挑不出毛病。

顾衍微微颔首:“杜理事客气了,交流学习。”

杜明翰的融入,如同春雨,无声无息,却无处不在。他精准地把握着分寸,从不越界。他出席基金会的活动,总是提前到场,安静地观察;发言时,提出的建议必定切中肯綮,逻辑清晰,并且总是以“一点浅见”、“仅供参考”这样谦逊的口吻开头。对林薇这位会长,他保持着专业范围内的尊重和欣赏,称呼得体,目光坦诚;对顾衍,他则流露出对法律专业人士的钦佩和请教姿态。他甚至会在某个工作日的下午,让助理送来几箱新鲜水果到基金会办公室,说是“集团农场自产,给大家尝尝鲜”,贴心又不显刻意。

基金会上下,从秘书长方晴到基层员工,提起这位杜理事,评价几乎都是正面的:低调、务实、有见识、没架子、真心做慈善。连方晴私下跟林薇聊天时都感叹:“林会长,这位杜理事真是难得,不像有些理事只挂名不做事。他提的好几个建议,都实实在在帮我们优化了流程,还从不居功。”

林薇听着,只能点头附和。杜明翰的表现确实无可指摘。那笔巨额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他的建议提升了项目质量,他的态度谦逊有礼。他正一步步地,凭借无可挑剔的行动和温和无害的姿态,消融着林薇最初那点微不足道的疑虑,并悄然成为基金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

这天下午,杜明翰约了林薇在基金会楼下的咖啡馆短暂碰面,讨论他提议的“受骗者心理支持”项目初稿。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两人身上,气氛平和。杜明翰仔细翻阅着林薇带来的方案草稿,不时提出一些细节上的优化建议,专业而中肯。

“这个框架我觉得己经很完善了,林会长效率真高。”杜明翰合上文件夹,赞赏道,“具体的执行团队和专家对接,我会让明远慈善那边全力配合。希望能尽快落地,让需要的人早点受益。”

“辛苦杜理事了。”林薇端起咖啡抿了一口。

“哪里,能参与这样有意义的工作,是我的荣幸。”杜明翰笑了笑,目光温和地看向林薇,仿佛闲聊般提起,“说起来,林会长和顾律师真是令人羡慕的伴侣。事业上相辅相成,生活中也必定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吧?这种经历过风雨、彼此成就的感情,最是珍贵难得。”

他的语气自然,带着真诚的感慨,就像一位温和的长辈在关心晚辈的生活。话题的突然转向,让林薇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她抬起眼,迎上杜明翰镜片后那双温润的眼眸,那里面只有纯粹的欣赏和一丝恰到好处的、对美好感情的向往。

“嗯,是。”林薇露出一个得体的微笑,简短回应,并未深入这个话题,她心底那根弦却再次被轻轻拨动。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对私人情感的试探,如同投入湖面的小石子,虽然涟漪微小,却让她隐隐感到一种被无形目光注视的不适。

杜明翰似乎并未察觉她的回避,只是微笑着点点头,适时地转换了话题,又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天气和城市见闻,便彬彬有礼地起身告辞,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电话会议。

林薇独自坐在咖啡馆里,看着杜明翰挺拔从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阳光温暖,她却觉得指尖有些微凉。杜明翰的接近,如同精心编织的蛛网,柔软、无形,却又无处不在,正一点点地将她,以及她所珍视的一切,悄然纳入其中。这份“润物细无声”的完美,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无声的威胁。她低头,看着无名指上那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星钻,它仿佛也感受到了一丝寒意,光芒似乎不再像往日那般纯粹温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