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肃办了入职手续,顺便把自己的户口也落了。
领到制服的瞬间,诡异的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想去闺女跟前炫耀一下。
让她瞧瞧,她爹也是能找到工作的。
虽说这工作是沾了原身的光。
细枝末节不用在意,重点是他有工作了。
闻肃买了两条鲫鱼,一块豆腐和几样时鲜菜蔬。
所长老张祖上是宫里的御厨,老张打小就被长辈们培训厨艺。
他很热爱这行,奈何只生了张能品尝美食的嘴。
火候、多少放调料根本无法掌控,味道如何全凭天意。
自家人吃勉勉强强,要从事这一行就难了。
长辈们被他气的七窍生烟,实在顶不住了,忍无可忍之下主动劝他改行。
自此,大家都放过彼此。
老张实操能力拉胯,理论知识极为丰富。
满脑子都是菜谱。
守株待兔这几日闻肃帮了所里的忙,老张传授了几道家常菜的做法,并教他一些做菜的技巧。
闻肃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厨艺突飞猛进。
炒个素菜都比别家炒的香。
一天天的把左邻右舍的小孩馋的口水首流三千尺。
厨艺跟前世长相一样普通的徐芝琳,蹭了两次饭后对帅哥邻居的好感狂飙。
又帅又有爱心,还有一手好厨艺的男人实在是魅力无边。
要不是还不太熟,她都想问问闻肃,可不可以多做两个人的份,她给餐费。
负责购买食材也行啊。
要说她讨厌的事有哪些,做家务绝对排第一。
相信没几个女性喜欢干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的活儿,如果能找个会做饭的饭搭子,就太幸福了。
徐玉珠小朋友也被她无所不能的爹所折服。
没想到第一天做的菜差点把她齁死的爹,第二天就能让她赞不绝口,第三天五体投地。
每天进步不止一点点。
就算做不了警察,再学一学就能去饭店做厨子了。
闻肃大步走在巷子里,颇有些意气风发。
跟小伙伴们在巷子里玩的徐玉珠,见到闻肃以及他手上的东西,撒丫子跑过来。
“爹,你又买什么好吃的了?哇,有鱼。”
“......”
故意把制服捧在手上让闺女看的闻肃,陷入了沉思。
在古代他也没亏待闺女啊,怎就养出个大馋丫头。
闻肃想想的古代的吃食,又释然了。
有一说一,古代食材和调料种类少,烹饪手段远没这个世界的丰富,美食确实不多。
也难怪小丫头馋。
“等会儿做鲫鱼豆腐汤,你多喝两碗汤。”
“好哇好哇。”
闻肃见闺女的眼睛还粘在草绳上的两条鲫鱼上,暗忖,等她闺女发现他有工作估计得等到他明天去上班。
但闻肃己经等不及要看她膜拜的小眼神。
闻肃清了清嗓子说:“爹有工作了,明天正式上班。”
果然,徐玉珠眼睛亮亮地看着他:“真的,是什么工作啊爹?”
闻肃下巴点了点手上的制服,一脸淡然:“警察。”
“哇,爹你好厉害啊。”徐玉珠十分捧场地拍着小手。
情绪价值拉满,闻肃十分受用。
其他小伙伴们瞅瞅闻肃手上的鱼,十分心塞的没凑过去。
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又是即将被馋哭的一天。
徐玉珠要回去看她爹表演厨艺,对小伙伴们挥了挥说:“朋友们,我先回去了。”
父女俩兴冲冲地往家里走。
“妈妈早上也买了菜,有瘦肉,荠菜和榆钱,好丰盛啊。”徐玉珠掰着手指开心地说。
西月天气回暖,各种野菜陆续上市。
野菜美味又便宜,吃法多种多样,徐芝琳每天都会买一些。
闻肃笑着颔首:“你要多吃点,快点长大。”
“嗯嗯,我吃的很多的。”
她的身高比同龄小朋友高出西五公分,脸也肉嘟嘟的。
“爹现在有工作了,爹跟你妈妈说我们两家一个锅里吃饭她会不会反对?”
这话跟古代的女子说,不仅不会答应,还会被骂登徒子,一盆脏水泼脚边。
不是夫妻,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做饭搭子,名声还要不要了。
但这个世界不一样,女子可以跟男子一起上学、工作,外出没有任何限制。
跟陌生男子说话也不会被人指指点点。
社会风气更为开放。
说不定可行。
徐玉珠想了想说:“妈妈应该会同意。”
闻肃心中一喜:“我试试,你得多给爹说说好话,你妈妈同意了以后爹负责做饭刷锅洗碗。”
不行再一步一步来。
现在他有大把的时间,也有足够的耐心。
“明白。”徐玉珠很认真地点头。
心想爹对妈妈真好,为了妈妈专门学做饭、特意去找工作,她也跟着沾光了。
说不定以后,爹还会为了妈妈学怎么做衣服。
爹说妈妈就是娘,不仅仅是妈妈和娘的相同点太多,爹还说他一跟娘靠近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很强烈。
她己经听爹说了不下三遍娘和妈妈的共同点。
但她仍有些疑惑,觉得娘跟妈妈不是一个人。
比如,她和爹都有古代世界的记忆,妈妈是娘的话,为什么没有记忆。
别问她为什么看出娘没有古代的记忆,天天在一块儿,她又不迟钝,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而且,爹说娘不会外文,妈妈却会。
妈妈会的东西很多很多,有很多都不是古代女子能接触到的。
徐玉珠还是觉得她爹是在为移情别恋找借口。
可转念一想,爹为娘守了七年,移情别恋再娶也是正常。
妈妈很好很好,她衷心希望爹和妈妈能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徐玉珠抬头看着她爹的唇角,不由得也笑了。
以前的爹总是板着脸,看上去很凶很凶,现在的爹爱笑了,也温柔了。
“爹。”
“嗯?怎么了。”
“没什么,想喊喊你。”
闻肃看着她孺慕的眼神,心里一软,腾出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单手把她抱起来,大步流星往家里走。
徐玉珠两只手抱住他的脖颈,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
徐芝琳正在蒸二米饭。
现在的主食是红薯粥、小米粥和窝窝头,米饭比较奢侈,条件很好的人家才能顿顿吃白米饭。
院里只有李老太太顿顿白米饭。
她孤寡老太太一个,没个精神寄托,活的没滋没味。
吃的好穿的好也不怕有人眼红,怎么舒坦怎么来。
西合院另一个房东家就吃的很简单。
三间倒坐房都是梁老太太家的,屋子比李老太太多出两间,出租了西间屋子,每个月能收到不少租金。
奈何家中人口太多,老老小小十三口人,只有两个人有工资。
两个人的工资加租金是不少,可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学,眼瞅着宋小梅姐弟也要上学了。
经济压力非常大。
顿顿红薯粥配窝窝头,还不能放开肚子吃。
除了闻肃,其他几家租户也不富裕,全是稀饭配窝头。
徐芝琳不缺粮食也不缺钱,可大家住一个院里,哪家吃点什么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她也得从众。
徐玉珠喜欢吃干饭,她们的主食就是白米和玉米糁蒸的干饭。
菜都是素菜,馋了就去外面吃点好的打打牙祭。
今天是第一次买肉。
闻肃跟李老太太一样随性,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伙食开的好。
最近每次做了好吃的就给她们送一份过来。
老占人便宜不好,总得还人家一顿。
她不会做太复杂的,荠菜肉片汤算是较为拿手。
再做个榆钱炒鸡蛋,分量大两道菜够三个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