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豹也很意外,
郑玄上来就要收徒,而且还是关门弟子。
郑玄是贯通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儒家宗师,别看蔡邕的名气很大。可是郑玄在经学造诣上,在天下士人中的影响力,都远超蔡邕。
这是一代儒宗!
袁豹拜郑玄为师,对自身的帮助非常大。
可是,郑玄代表古文经学收徒,要把袁豹拉入古文经学,对袁家的打击也很大。
袁家才是根本,袁豹不会为了拜师就抛弃袁家。
袁豹一副谦逊姿态,说道:“郑公要收我为徒,晚辈感激不尽。可是,晚辈却有一个条件。”
哗!!
周围一片议论和震惊声。
郑玄是天下闻名的儒宗,主动收徒,袁豹竟然要提条件,简首是狂妄。许多人看袁豹的眼神,都觉得袁豹不知好歹。
蔡琰更是为袁豹干着急。
拜师郑玄,袁豹在士人中,就有了巨大的人脉。有这一层师徒关系,未来袁豹走仕途,除了袁家的门生故吏外,郑玄门下的许多弟子都是助力。
现在,袁豹却在谈条件。
蔡琰一双妙目转动,也没了往日的镇定和睿智。
卫仲道瘫倒在地上,眼中闪烁着兴奋神色。袁豹自以为是,肯定会激怒郑玄。只要郑玄不再收袁豹为弟子,袁豹就是一个笑话。
卫仲道站起身,主动道:“郑公,在下卫仲道,河东卫家人,家师蔡邕。我之所以在太学,是为了……”
郑玄打断道:“聒噪!”
卫仲道顿时愣住,像是被捏住了脖子的鸭,一张脸变得涨红,眼中流露出愤懑神色。
郑玄目光落在袁豹的身上,没有半点恼怒,反而尽是赞许神色。
遇到利益,没有急吼吼的答应,却有自己的坚持和想法。
这是定力。
这样的定力在关键时候,才能坚守不变,不会见小利而忘义。
郑玄微笑道:“说说看,你有什么条件?”
袁豹说道:“晚辈拜郑公为师,不会帮助古文经学对付今文经学,不会参与双方的争斗。古文经学派不主动招惹,我不会随意对付古文经学派的人。”
郑玄说道:“老夫没有门户之见,不会让你偏向哪一派。”
“实际上,你的叔祖袁太傅娶了家师的女儿,也算古文经学派的女婿。可他本身,又是今文经学派的掌舵人。”
“一些顽固的古文经学儒生,或者是今文经学儒生,依旧对立。”
“其他开明的人,却在融合,这是大趋势。”
“老夫出身古文经学派,却向诸多今文经学派的大儒请教,通晓今文经学,并且在五经的注释中,采用了很多今文经学的观点。”
“单独的古文经学,有优缺点。单独的今文经学,也有优缺点。”
“老夫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统合双方。所以你提出的知行合一,很好。”
郑玄沉声道:“治学或者治国,都不应该非此即彼,应该采用行中庸之道,既不偏左又不偏右,保持平衡才是最好的。”
袁豹心头震动。
郑玄和一般的大儒不一样,这是能统合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建立起郑学的人。
这样的立场,很适合袁豹。
以后等他掌权了,不管你是什么派系,对我有帮助就用。如果反对我,不利于我,那就贬黜。
派系之争,表面上是治学路线。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之争。因为派系能衍生出来,是源自于利益的争夺。
古文经学的诞生,就是为了从今文经学中瓜分利益。
袁豹心中松了口气,拱手道:“郑公教诲,晚辈谨记于心。”
郑玄笑道:“还喊郑公?”
袁豹双手合拢,九十度躬身行礼道:“弟子袁豹,拜见老师。”
“好,好!”
郑玄接连点头,赞许道:“老夫刚到洛阳,住在白马寺附近。你先处理你的事情,等忙完了来老夫住处。”
袁豹说道:“今日拜师匆忙,等弟子忙完事情,会带上束脩礼物,正式拜师。”
郑玄拍了拍袁豹的肩膀,心满意足的带着一众弟子离开。
从始至终,都没看一眼卫仲道。
太学的士人,更有许多人议论着。现在袁豹拜师郑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己人,自然就没有人再针对袁豹。
不仅如此,反而是夸赞着袁豹。
“袁公子小小年纪,却提出知行合一,未来必成一代大家。”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此理念,既有今文经学的经世致用,也有古文经学的实事求是,妙哉!”
“袁公子不愧是袁太傅的侄孙,不愧是袁家人。”
句句夸赞的声音,回荡在周围。
袁豹却是神色如常。
当你弱小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错。当你强大了,有了社会地位,会发现周边都是好人。
有地位的人老了,人们叫他王老。普通人老了,人们叫他老王。
这就是现实!
袁豹不甘心做老袁,他要一步步的往上走,不愿意被袁绍控制袁家的一切。
袁家的当家人,只能是他!
袁豹脸上带着笑容,一副彬彬有礼的姿态,频频向周围拱手致意,凸显出袁家人的虚怀若谷,进一步获得许多太学士人的称赞。
卫仲道如芒在背,脸上更是火辣辣的,悄悄的往下走。
“等一下!”
袁豹的声音随之传来。
卫仲道神情僵住,转身强硬道:“袁豹,我虽然败了,绝不屈服。”
袁豹自信道:“你不服,欢迎你随时找我辩经。我叫住你,只是想提醒你,你要扬名,你要权势,没有人在意。”
“可是,你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名声,利用太学的士子,利用古文经学的人。”
“他们专心做学问,没有更多的心思。”
“而你为了一己之私,号召诸多的太学士子集会,肆无忌惮的抨击朝政,用他们做你的保护伞,出了事让他们一起承担。”
“可是得了好处,是你一个人扬名,这样不合适。”
此话一出,引爆了许多古文经学士子的怒火。
抨击董卓,显然是很危险。
卫仲道让他们承担风险,居心不良。也有一部分人明白其中的风险,却依旧来参加,因为有自己的心思。
此时此刻,都装作不懂,装作是被卫仲道利用,纷纷高呼卫仲道滚回去。
喊声此起彼伏,回荡不休。
卫仲道原本就郁结在心,被袁豹挤兑一番后,再也忍不住,一口鲜血吐出来,身体摇摇欲坠。
随从连忙上前,搀扶着卫仲道灰溜溜的离开了。
袁豹怼了卫仲道后,又勉励所有的太学士子踏实做事,不要再被人利用,就让所有人都散了。
人群散去,袁豹下台来到蔡琰的身边,笑着道:“昭姬,我送你回家。”